不支持Flash
|
|
|
經常項目重回“自由結匯時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 16:29 21世紀經濟報道
外管局發布《關于境內機構自行保留經常項目外匯收入的通知》 經常項目重回“自由結匯時代” 本報記者 韓瑞蕓 北京報道 自1994年起實行的中資企業強制結匯制度終于走到了盡頭。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于境內機構自行保留經常項目外匯收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取消境內機構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限額,境內機構可根據自身經營需要,自行保留其經常項目外匯收入。 此前,境內機構可在上年度經常項目外匯收入的80%與經常項目外匯支出的50%之和的限額內保留其經常項目外匯收入。 “此項政策調整是外匯管理體制的一項重要改革。新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增強境內機構持有和使用外匯的自主性和便利性,有利于境內機構加強資金管理,有利于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眹彝鈪R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也有專家表示,從理論上講,此舉不僅可以緩解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有利于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也是國家外匯局近年來“藏匯于民”思想的體現。但在目前貿易順差激增的情況下,政策的實際效果有待檢驗。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 認為,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至少應包括三方面改革,即改革強制結匯制、繼續放寬個人購匯限制,以及放寬對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的限制。 李進一步認為,由于匯率形成機制的完善,將來就可以讓市場去決定匯率,人民幣便可因此逐漸走向市場化。 盡管強制結匯制度在1994年的出現被稱為是“應運而生”的政策,但近年來卻成為外匯管理高成本的一個癥結。特別是近兩三年來,由于貿易順差連年高企,強制結匯制度被認為是我國高額外匯儲備的一個誘因,并間接引發基礎貨幣增長及國內資產價格上漲。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2005年,我國的經常項目順差為1610億美元;而2006年,這一數據激增至2499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55%,在GDP中所占比重也達到了9.5%。 增長的步伐并不會慢下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全球經濟預測中,該組織預計中國2007和2008年經常項目順差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10.0%和10.5%。而渣打銀行則預測,今明兩年經常賬戶順差在GDP中的比重預期分別向上調整為12.8%和14%。 這種狀況下,結匯制度如果繼續推行,無疑將增加貸幣供應壓力。而且,“人們持有本幣的意愿在增強,以往的結匯制度也并非沒有漏洞可尋!敝袊缈圃阂晃粚W者認為“堵不如疏”,自由結匯是大勢所趨。 他同時表示,自2001年起,國家外匯局對國內企業經常項目結匯制度的政策調整每年都在進行,對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限額也連續三年逐步放寬。從這個層面上講,新出臺的政策對企業微觀影響并不會很大,但對我國的外匯管理制度來說是個飛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