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蘇淮河沿岸百姓對洪水沒有了往日的恐懼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 08:14 經濟參考報
“水大心不慌”,沿淮居民生活、生產情況安定有序。7月16日,洪澤縣興農村的孫錦兵(右)正在進行螃蟹的交易。新華社記者:楊磊攝“水大人不慌”、“工程修好了,搶險的次數也比往年少了”,這是記者7月份在淮河抗洪一線采訪最常聽到的話語。 7月9日至29日,洪澤湖水位連續20多天超警戒線,在江蘇淮河段高水位運行的20多個日日夜夜,記者采訪發現,盡管遭遇新中國成立以來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江蘇淮河沿岸的百姓對洪水卻沒有了往日的恐懼。 “即使大水真的漫過來也不怕” 記者近日驅車沿淮河大堤盱眙肖嘴段采訪看到,護堤的帳篷分段駐扎,巡堤人員正沿堤檢查是否存在滲水等險情。正在巡堤的引河村村民胡潤告訴記者,近一個月來,村里組織的巡堤隊日夜不停巡視,目前,還沒有發現管涌、滲水等險情。 7月25日,在淮河的一條引河大堤上,記者碰到了正在指揮排澇的肖嘴居委會主任唐儀根。“現在的災情主要是前幾天暴雨造成的內澇。”唐儀根指著一大片洼地告訴記者,經過幾天連續排水,低洼地區的澇水已基本排干,但有的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已經很難存活,下一步,將組織村民補種莊稼,盡量減少受災損失。 在淮河北堤邊的鮑集鎮防汛抗洪指揮部,記者看到,8萬條編織袋和3000多根木樁已經準備到位。鮑集鎮水利站站長羅太金說,他每2小時要觀測一次水位標桿,提前準備抗洪物資,并隨時檢查大堤巡視情況。 在離淮河大堤不到1000米的新遷村,記者看到村民們生活秩序正常,一些村民正在小賣部邊閑坐聊天。66歲的薛守恒大爺說,現在大堤牢了,準備工作早了,物資儲備多了,老百姓心里也踏實多了。“即使大水真的漫過來也不怕,村邊已建好了一條寬敞的水泥路,我們可以很快撤離到安全地帶。”薛大爺說。 “兒子不用回來抗洪了” 洪澤湖承轉淮河中上游15.8萬平方公里的洪水,再通過4條水道入江入海下泄。作為調蓄洪水的水庫,洪澤湖在淮河防洪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記者日前行進在洪澤湖大堤上,這道被國家明確為任何時候都要“嚴防死守”的“生命線”,保護著洪澤湖以下2000萬人的生命安全和3000萬畝耕地。在洪澤湖南岸大堤上,記者看到湖面離大堤頂部還有3米多遠,在呼呼的北風推動下,洶涌的波濤不斷拍打著堤岸,發出有節奏的轟鳴聲。正在守護大堤的周湖村村民劉光之告訴記者,村里安排了人日夜巡護大堤,雖然湖水的水位和2003年差不多,但險情卻少得多了。 7月26日,洪澤湖水位為13.69米,較25日下降0.03米,但超過警戒水位0.19米。在距離洪澤湖南岸大堤不到1000米的周湖村,記者看到,一些村民正在淘米洗菜,準備午飯。村民騰克俊告訴記者,現在雖然洪澤湖水位比較高,但自己并不太擔心。早在6月份,村里就開始籌集編織袋、木樁等抗洪物資。前幾天暴雨,大堤曾出現幾次險情,但村里的搶險隊很快解決了問題,還進一步加固了堤壩。 周湖村里的很多青年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的多數是老人和小孩。村民曹玉霞今年60歲了,兩個兒子都已帶著媳婦外出去打工,留下了4個孩子由她照顧,最大的8歲,最小的3歲。“2003年發大水,兒子媳婦都趕回來了,可是家里還是被淹了。但今年不同,大壩修過后結實多了,入江入海水道也早早開閘泄洪,村里更是提前一個月做好了準備。所以,兒子不用回來抗洪了。” “汛期也可以睡個踏實覺” 2003年淮河發大水,使江蘇境內淮河大堤兩岸的數千戶農民房屋進水,被迫轉移。此后,在上級的支持下,當地政府啟動災后重建計劃,每戶補貼1.5萬元,把原來生活在低洼地區的農戶分區集中安置到了安全區域。他們目前生活的怎么樣?記者日前驅車前往盱眙縣鮑集鎮的一個集中居住區。 在這里,記者看到,經過統一規劃,相同款式的樓房或瓦房整齊排列,水泥道路干凈整潔。記者上前和一位住在這里的村民攀談了起來。這位村民叫易傳剛,以前住在低洼地區,2003年發大水,3間堂屋全部被淹。2004年,靠政府補貼和自己籌資,在集中居住區蓋了160平方米的2層樓房,一家3口從此遠離了洪水威脅。“以前家里年年進水,大水大淹,小水小淹。”易傳剛對記者說,“現在汛期也可以睡個踏實覺。水再大也不怕,更不用擔心一覺醒來,滿眼都是白茫茫的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