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探尋世界糧價上漲周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 09:02 保監會網站

  2003年下半年開始,世界糧價持續上漲。這次上漲有何特點?糧價波動是否有規律可循?如何規避風險,引導我國糧食產業進入和諧發展軌道?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世界糧價波動的基本規律隨著全球一體化步伐的加快,發展趨勢表明,世界糧價存在一定的波動規律:剔除物價總水平攀升導致名義糧價上漲,至少在若干年度內,糧價在周期性下滑后,勢必存在一個持續上漲周期。在此基礎上,新的周期循環往復。這種周期律除了產需變化導致,一般由下列因素促成:1.經濟周期。全球一體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日益呈現為“一國感冒,全球吃藥”的共進共退,衍生出全球糧價的周期性漲落。就入世后的中國而言,糧價作為“萬價之基”,經濟周期的波谷發軔于糧價筑底,高峰則終結于糧價的無序暴漲,并與世界體現為日益一致的波動周期。2.政府行為。即便是徹底市場化國家,政府也通過各種形式對糧食市場施加影響。我們強調自然因素導致糧價波動,其實全球范圍內糧食生產此消彼長,此起彼伏,自然因素有時甚至沒有人為因素的影響大。各國事實證明,政府調控不僅對糧食產業產生重大影響,更主要是調控導致的價格反應過度現象始終如影相隨。3.自然氣候。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研究表明,水汽從地表蒸發上去,每年的蒸發量相差不大,落在一個區域的多,落在其他地區的就會少。也就是說,一個地區遭受洪災,與之對應的另外一個地區必有旱情。撇開工業發展、環境污染等使氣候復雜化的因素,氣候規律反映在對糧價的影響上,即:若干年度內糧食產區天氣相對平穩壓低糧價與水旱災害滯留推升糧價的交替出現。4.糧食生產自身特點。“春種、夏耘、秋收、冬藏”的規律,決定調整糧食生產不會像工業生產那樣,只要開足或減低馬力就能立竿見影,過長的生產周期使它與生俱來具有調整的滯后性,在“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共同作用下進一步放大,通過價格對市場做出過激反應。從根本上講,糧食供求平衡是動態的,產不足需和供過于求是其常態。只是上述因素的疊加作用,一定程度上拉長了波動周期,放大了波動幅度。新一輪糧價上漲的特點這輪漲價特點有:1.來勢迅猛。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后期的上一波糧價大跌延續到2003年上半年,國際糧價一輪又一輪的跌勢,讓主產區國家吃盡苦頭。進入下半年,風云突變,在很多專家“眼鏡跌碎一地”的驚駭中掉頭向上,全球范圍內飛速攀升。印度以食品價格10%的年增幅創下了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的最高紀錄;美國商務部調整季節變動后的數字,在持續走高的基礎上,2007年以來美國國內食品價格又上漲了6.7%,照此水平上漲,到年底將是1980年以來最大的年增長幅度;中國的食品價格正在以高出其他商品價格兩倍多的速度上漲,特別是2007年5月份上漲了7.1%,上漲率達到了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的最高水平。2.面廣時長。農業大國“集體”遭遇減產,全球食品價格上漲態勢明顯,美國扮演著全球食品價格上漲急先鋒的角色,歐洲地區食品價格上漲的勢頭同樣明顯。英國消費者價格指數顯示,該國截至目前的食品價格年增長率達到了6%,是近6年來的最高水平。再有,一波行情一般維持2年-3年,這次在維持近5年的基礎上,依然漲勢如虹。與2006年同期相比,2007年6月份國際市場大米、小麥、玉米和大豆價格分別上升5.1%、53.2%、72.0%、39.9%。從趨勢判斷,暫時還不能判斷本輪漲價已到盡頭。3.成因復雜。與以往波動周期比較,影響因素首先具有共同點,如:(1)自然氣候。最近五年,全球范圍的氣候惡劣:作為世界糧食主要出口國的澳洲連續干旱;在世界第八大小麥出口國烏克蘭,持續的干旱已經導致40萬公頃的小麥顆粒無收;羅馬尼亞2007年小麥產量也因干旱可能創下四年來的低點。(2)經濟周期。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開始了加速發展。隨后體現在傳統產業上,糧食生產在跨越前期萎靡行情的同時,因其直接勞動力投入、農資化肥成本提高等因素,隨著經濟的周期性發展,共同進入一個新的上升周期。其次存在一些特殊原因。一是能源價格拉升。由于國際市場能源價格近年來突飛猛進,迫使許多國家將糧食產品用于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產。美國是最大的玉米生產國,占世界出口總量的2/3。目前乙醇生產使用量占美國玉米產量的20%,預計2007年將達到2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警告說,對生物燃料的需求已經導致玉米(1528,6,0.39%)和大豆(3409,20,0.59%)價格的上升。二是供需情況變化。2006年世界糧食產量21.93億噸,遞減1.6%;世界庫存量在2007年年中降至總使用量的15.8%,而1990年以來這一數據的平均水平是27%。與此同時,人口增加、飼料及工業用糧導致消費需求大于產量3.8%。石油生產國隨著石油出口收入的強勁增長,推動糧食消費2000年以來增長了1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也由于經濟增長加速,糧食消費增長了25%。對本輪糧價上漲的正效應因勢利導糧價上漲的兩面性是顯然的,這里討論的是其正效應一面。特別是在我國連續四年增收背景下的這次漲價,從幫助我們走出“多了砍,少了趕,不多不少不會管”管理怪圈而言,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1.因勢利導,讓農民得到實惠。要把糧價飛漲實惠的大頭落在農民手里,確保不被層層盤剝,為我國糧食產業長足發展注入后勁。多年來,比起應付缺糧的窘迫,我們被“多收了三五斗”困擾時更顯得無奈。畢竟,在現代產業鏈條中,糧食生產是弱質產業,農民承受不了糧價持續走低;而糧食消費卻是國計民生必不可少,這一矛盾使得我們在直接為農民增收方面縮手縮腳,畏首畏尾。這輪漲價,恰恰是在國家實力增強、城市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糧食連年豐收的背景下,是一次難得的價升量增機遇,政府不必匆忙限價。要在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保駕護航的同時,騰出手來,指導調整產業結構,做好農村基礎設施改善的投資,在機制上保證糧食產業的長足發展。2.抓好流通體制改革,建立國際市場一體化的進出口機制。2003年,我國糧食由千方百計促進出口倉促轉為全面進口,損失巨大。同樣因糧食價格上漲,僅2006年,我國國有糧食企業虧損額減少至29.7億元,為10年來最低。但與損失比起來,這種減虧并不是我們主動適應市場的結果。對比千變萬化的市場,在流通體制方面我們還有很多的挖潛因素。話題扯遠些,國際上,四家被簡稱為“ABCD”(分別是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路易·達孚(LouisDreyfus))的公司,控制著世界糧食生產、貿易、加工、消費諸環節的很大份額。僅在美國,這四大糧商是其糧食物流的實施主體,占美國糧食貿易量的80%以上。同時四大糧商還通過融資方式控制著南美大豆:南美豆農的融資大部分來自這四大糧商,他們通過易貨貿易,在農民播種大豆的時候,為農民提供化肥和種子,然后等大豆收獲的時候,讓農民以大豆來償還。四大公司通過控制豆源,左右了作為進口大國的中國大豆進口價格,在流通環節獲得巨額利潤。事情還不止于此,巨額利潤使他們有實力通過在我國設立加工企業,低價傾銷豆油(8438,42,0.50%),兵不血刃地通過進口環節攫取了高額利潤,不戰而勝地通過加工環節擠垮中國同行,實現了控制我國大豆及食用油市場的目的。我們要意識到形勢的嚴峻性,借漲價增大利潤空間的機會,對流通企業進行整合,打造一批中國的“ABCD”跨國糧商,通過運作全球產業鏈分散風險的模式,實現原料供應、購銷加工和風險管理的一體化。3.適時糴糶平準,調整儲備思路。在揚棄了“備戰備荒”功能后,糧食儲備越來越成為市場平衡的調節器和蓄水池。問題在于,在國內增產和消費預期正常、糧價持續走高的背景下,近幾年來,我國在加快倉儲設施建設的同時,谷物儲備持續增加。據FAO的估計,已超過世界總儲備量的2/5,個別年份甚至接近一半。近兩年還新增加了托市糧儲存。大量庫存在享受各種補貼的誘惑下,承儲企業像股民一樣“死了都不賣”,地方管理部門同樣失去了平準市場的動力。這種逆市場而動、“為儲存而儲存”做法,扭曲了糧價走勢,糜費了大量財力,與“越漲越買,越跌越賣”的小農思想無異。針對這種狀況,應充分意識到“有漲必有落”的糧價運行規律,全面創新糧食儲備理念,充分發揮儲備對市場平衡的作用,適時糴糶平準。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糧價漲落的自身規律決定了隨之而來的必然是糧價的漫漫熊途。這不但可能使全球經濟發展勢頭逆轉,對于既是發展中國家、又是糧食生產大國的中國,負面影響更為深遠。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必須在糧價轉勢之前,充分利用上漲機遇,因勢利導,趨利避害。[][41]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