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山西電企呼喚省內煤電局部聯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 09:25 中國經濟時報
煤炭大省電煤價格飚升,不合理運銷體制遭詬病 -本報記者張帆 靠山吃山,如今這句俗語卻很難在煤炭大省山西的發電企業身上體現。進入盛夏,山西省內發電企業關于煤電聯動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煤價暴漲導致發電企業不堪重負,是此次漲價動議的直接背景,然而仔細觀察,帶有山西特色的煤炭運銷體制成為被發電企業詬病的原因。 電煤價格飆升呼喚煤電聯動 山西省今年以來煤炭價格較上年大幅度上揚,煤炭漲幅已超過13%,火電企業經營困難。山西省電力行業協會于五月中旬召開發電企業常務理事研討會。與會代表分析了當前山西電力市場和電力企業經營現狀,一致認為山西應盡快實行第三次煤電價格聯動。 5月末,山西省電力行業協會向山西省物價局提交了一份關于請求啟動省內第三次煤電聯動的報告。 該協會列舉了山西省內主要發電企業今年1至4月用煤價格較去年的漲幅。其中最低漲幅在8.29%,最高漲幅在20.9%。2006年同期平均煤價為每噸305.11元,今年則為344.85元,漲幅達13.02%。而這一數據到7月份,已較去年同期上漲了17%,是全國平均增幅的2倍。 造成煤價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業內人士表示,這與山西省作為煤炭可持續發展試點省份后,國家開征資源稅和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的舉措有關。在賣方市場背景下,煤炭企業幾乎將這筆基金全部轉嫁到發電企業身上,僅可持續發展基金一項就導致電煤價格每噸上漲 21 元,這直接導致山西省內發電企業的生產成本比全國其他地方大幅上升。同時,山西省內發電企業長期以來使用價格相對便宜的小煤礦煤,其用量達到 70% 以上 ;而今年以來山西省內大量關閉小煤礦,導致這部分供應無法保證,價格由此迅速攀升。 山西省電力行業協會表示,山西省近年來電煤采購一直困難,幾次出現煤炭大省電廠缺煤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山西電價長期偏低,火電企業承受電煤漲價的能力十分薄弱。電廠買不起國有煤只好購地方煤,地方煤炭摻假嚴重,煤質每況愈下,不僅使標煤單價提高還使鍋爐磨損大大加劇,縮短了設備使用壽命,嚴重威脅電力安全生產。 國家發改委2007年一季度末發布的《電力行業2006年運行分析及2007年趨勢預測》數據顯示,2006年全年,電力行業完成銷售收入20808億元,同比增長20%,實現利潤1446億元,增長43%。 山西省電力行業協會則稱,眼下即使全國電力企業整體呈現盈利狀況,但山西電力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增長數值已經遠遠超過其他省份。山西省內火電企業去年之所以仍有盈利是拼設備的結果。山西火電企業2006年的平均利用小時為6842小時,比全國火電企業平均利用小時5633小時高出1209小時。這一方面說明山西缺電,另一方面說明山西的火電企業仍在拼設備。山西電價偏低不僅嚴重影響了電力企業的健康發展,也是造成山西高耗能企業屢禁不止,產業結構調整難度大的主要原因。 在山西電力行業協會組織省內電力企業召開的促進第三次煤電聯動專題研討會上,企業代表指出,目前發電企業仍有利潤空間,但隨著節能減排和今年省內400萬新機組的投運及設備利用小時的下降,發電市場將會受到比較大的沖擊,發電企業處境會相當艱難。 由此,山西省電行業協會代表省內發電企業,建議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充分考慮山西電力行業的特殊情況,爭取盡快啟動山西省的第三次煤電價格聯動。同時建議新的煤電聯動實行全額聯動,不再讓電力企業自行消化30%,山西火電企業已無自行消化空間。 “五統一”運銷體制被抨擊 在電煤漲價的背后,一個困擾山西電力企業多年的煤炭運銷體制痼疾——“五統一”政策也備受抨擊。 山西煤炭流通體制改革的嘗試始于20年前。1980年代初,中央提出“有水快流”、“大中小礦一起上”后,突然多起來的煤炭沖擊著原來計劃經濟中的價格。為了能將煤炭拉出省,人們千方百計用各種手段到鐵路上報計劃、爭車皮;而為了能將煤炭賣出去,許多成本低廉的鄉鎮礦競相壓價,使得國有礦一片抱怨,不少人也為“山西煤賣不起價”而可惜,建立一個統一協調的管理部門的呼聲越來越高。 1983年,煤運公司應運而生,這是一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由省經委直接管理,同時接受煤炭部業務指導的地方煤礦的聯營企業,山西希望它能掌管省內所有地方煤礦的銷售,一個聲音對外。 1986年,省政府下發《關于加強煤炭產運銷管理的通知》和省經貿委《關于印發公路外運出省煤炭的暫行管理辦法》等三個管理辦法,制定了“統一計劃、統一調度、統一結算、統一貨票、統一價格”的“五統一”政策。該政策對于保護當時處于“弱勢”地位的煤炭產業,增加財政收入起了很大的作用。 “五統一”的管理程序是:發電企業和地方煤運公司簽訂合同,煤運公司再和煤礦簽訂合同,煤運公司組織煤炭運抵電廠。煤款結算時,電廠不能與煤礦直接結算,而是電廠先與煤運公司結算,煤運公司再與煤礦結算。 1986年,原本由國務院以煤代油辦公室發放的一筆補貼,改為由山西對地方煤礦的出省煤收取能源基地建設基金,每噸煤20元(1989年后增加了煤炭生產補貼款和專項維簡費后,增加到35元)。煤運公司負責征收,因為按照此前的規定,每筆煤炭貨款都必經煤運公司之手——它與用戶結算后,再轉給煤礦。從這以后,煤運公司在出省的每一條路上都設立了眾多的檢查站。這些能源基金通常上交省、市、縣后由各級財政按比例分成,而煤運的收入則來自2.5%的服務費。 今年3月1日起山西省開征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原先的能源基金應停止征收。然而,4月初,山西煤運和長治、晉城、呂梁、運城等地市煤運分公司先后下發了收取電煤統一經銷差價的通知,額度為15—25元/噸不等。電力企業表示,這個經銷差價,其實就是變相征收能源基金,這意味著發電企業既要承擔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又要承擔經銷差價。 山西省電力行業協會指出,目前我國煤炭價格已經全面放開,煤炭生產銷售完全市場化,煤炭行業各個環節獨立成為市場競爭主體。在新的煤炭市場體制建立后,繼續執行計劃經濟產生的政策帶來許多問題。 他們稱,“五統一”是典型的政企不分的產物。煤炭運銷公司是一個獨立經營的企業,但它在社會上的形象是一個政府的職能部門。在煤炭生產企業和電力企業面前處處體現出“強制性”和“權威性”。作為一個企業行使政府職能,不利于企業間開展公平的競爭。 同時,“五統一”人為地將煤炭產銷割裂開來,在市場主體之間設置了一道“屏障”,使供需雙方不能直接見面,謀取壟斷利潤。這種做法違背了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 “五統一”還是亂收費和搭車收費的載體,各級煤運公司在“五統一”政策下,成為價格制定主體,各種收費名目繁多,亂收費、隨意性強且標準高,用戶跨市區購煤要雙重收費。一些縣政府利用“五統一”政策,在當地成立“五統一辦公室”(簡稱“五統辦”)搭車收費。煤運公司向用戶收費時不列明細,不出示收費依據,少則十幾元多則二三十元,發電企業不堪負重。“五統一”還導致煤質下降和虧噸虧卡。煤運公司只重收費不重質量,只重管理不重服務,客觀上使煤炭生產、裝載、運輸等環節摻假十分嚴重,煤炭質量每況愈下,不僅使煤炭標煤單價大大提高,而且使發電廠鍋爐磨損嚴重,減少了設備使用壽命,嚴重的威脅著電力安全生產。“五統一”造成供銷環節繁瑣,直接影響貨款結算效率。 省內煤電聯動是否可行 根據2004年國家發改委有關煤電聯動措施,煤價如果在一定時間內漲幅超過5%,將進行煤電聯動。但這是針對全國情況,只在一省內實行還未有先例。 但是據了解,山西大多數發電企業的電價是2002年廠網分開時按照零利潤核定的。該零利潤電價以2001年的煤炭價格:統配礦每噸111元、小窯煤每噸 88元為核定基數測算,而目前標煤單價已經漲到了320元以上,國家雖然實施過兩次煤電價格聯動,但由于煤電聯動周期的滯后和電力企業消化30%的漲價因素,導致前兩次煤電聯動不到位,隨著今年以來煤炭價格的快速上漲,使發電企業經營更加困難。 在今年5月底6月初國家發改委在重慶召開的相關會議上表示,今年夏季全國電力運行和電煤供應將總體維持平穩,但不排除個別地區有電力供應及電煤價格矛盾突出的情況,可以考慮地區區別對待。正基于此,山西發電企業向省物價局提交了煤電聯動的報告希望能考慮山西實際情況,實現局部聯動,緩解山西省內電力企業的經營困難局面。但有關人士也表示,這最終仍需要國家發改委批準。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