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余牧:推進城鄉統一配套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15:48 中國產經新聞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系列評論之六

  文/本報評論員 余牧

  最近,國務院批準重慶、成都為城鄉綜合改革試驗區,有關方案正在制定與實施中,表明國家正擬通過改革試驗,改變城鄉二元結構體制,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城鄉二元結構從古就有,但是計劃經濟時代把它制度化了,這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比如清朝中葉以后,山東、河北一帶的人拖兒帶女去東北闖關東,當時城鄉二元結構雖存在,但沒有體制化,闖關東的人可以在農村買地,賺了錢再到城里作生意,可以把親戚朋友召去。東北就這樣發展了。當時沒有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化,城市的人可以到農村,農村的人可以到城市。后來,計劃經濟把城鄉二元結構體制化了,農民要進城打工,需要證件,不然就叫“三無人員”,要被遣送回鄉。城鄉二元結構阻礙了城鄉之間生產要素的流動。城里的小孩子受義務教育,校舍是國家財政撥款建的,教員的工資是國家發的。農村孩子受義務教育,校舍是農民自己出錢蓋的,教員是農民自己出錢聘的。同樣是國家公民,同樣受義務教育,待遇就是不一樣。受教育的不平等,造成了就業機會的不平等,就業的不平等形成收入的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形成生活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又引起下一代的不平等。這種情況不符合以人為本的思想,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所以中央提出要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這次重慶、成都搞城鄉綜合改革試點,目的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為改變農村社會經濟狀況,做了大量努力。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5年的3255元,年均增長7%左右,總體上保持了持續較快增長速度。農村非農產業和外出打工收入日益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部分。從工資性收入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看,1998年超過50%,近年來已穩定在60%左右。近些年來,農村人口社會性流動大量增加,根據《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2006年),我國外出農民工數量為1.2億人左右,加上在本地鄉鎮企業就業的農村勞動力,農民工總數已有2億人,超過農村人口的1/5。農民進城打工,增加了收入,學到了知識和技能,不少成為大型企業的骨干和產業工人,如青島港所做的那樣。還有不少農民工返回家鄉,帶回資金和技術,又推動了家鄉建設。2006年,中國延續了2600年的“皇糧國稅”宣告終結,國家與農民關系發生顯著變化,實現了對農民由“汲取”到“給予”的轉折。農村稅費改革不僅涉及生產關系的改革,而且涉及上層建筑的變革,成為我國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切入點、突破口。

  但是,多年來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帶來的城鄉差別不是一下就能解決的。目前,城鄉收入差距仍呈擴大趨勢。城鄉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務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看病難、醫療保障水平低、上學難、行路難、飲水不安全、供水難、環境污染難治理等。要統籌城鄉發展,進一步解決城鄉二元結構,中央領導同志多次提出,還必須從以下4個方面努力:

  一是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和政策,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國家收入分配要向農業傾斜,通過稅收政策、財政轉移支付等,加強對農業、農村的支持。

  二是農業和農村自身要加快發展,推進城鎮化。要繼續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加快科技進步,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農業素質和效益。

  三是城市發展要和農村發展相協調,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要把更多的財力等社會資源用于農村,更好地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增收創造條件。

  四是統籌推進城鄉改革,消除體制性障礙。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就業制度、戶籍管理制度、義務教育制度和稅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體制和機制。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