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國企業突破專利壁壘 打贏中美知識產權第一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08:45 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 夏金彪 中國通領科技集團董事長陳伍勝不久前拿到了美國法院下達的中美知識產權官司勝訴的判決書,雖然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在中美知識產權領域拿到勝訴判決書,陳伍勝卻顯得出奇的平靜。 7月11日,也就是陳伍勝拿到勝訴判決書的第二天,他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邀請,出席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的知識產權專題學習會,并作了報告。他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官員們詳細介紹了通領科技集團知識產權工作開展情況,以及相關涉外知識產權訴訟過程。而此次知識產權專題學習會也是國家知識產權局首次邀企業家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做知識產權方面的講解。 打贏中美知識產權第一案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抗爭,就意味著行業的技術制高點和知識產權永遠受制于人,我們只能給人家做低端產業。”陳伍勝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談到三年前開始的那場中美知識產權紛爭,陳伍勝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痛苦的日子。 2004年,由通領科技集團生產的GFCI接地故障斷路器產品進入美國,并迅速占領美國主流市場。據悉,GFCI產品在美國每年有3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這引起了美國同行的恐慌。當年的4月至7月,美國電器巨頭、世界500強企業的萊伏頓公司分別在美國3個州的地方法院起訴通領公司的4家美國經銷商。 陳伍勝回憶說,拿到起訴書的那一刻,他們首先感到的是恐慌,因為萊伏頓公司在過去的39年中打了38場官司,全部迫使對手選擇和解。這次萊伏頓公司也派出了7個大牌律師組成的律師團,僅僅為了到新墨西哥州送一份打官司的起訴書。“他們很明顯是要告訴我們,這是一場非常殘酷的、力量比較懸殊的較量。再加上我們對美國法律一點都不懂,感到相當恐懼。”為此,公司內部討論了三天三夜,認為公司確實沒有侵犯萊伏頓公司的知識產權,最后公司堅持在美國本土法院依法維權。 為維護美國客戶的合法權益,通領科技赴美主動以制造商身份加入訴訟案,要求承擔被告全部訴訟費用和侵權擔保,并成功把全部案件移送到新墨西哥州的美國聯邦地方分區法院。最終獲得兩個由美國地方法院簽署的全勝“馬克曼命令”,這也是中國企業在美國海外維權獲得的第一個“馬克曼命令”。“馬克曼命令”是法庭判定被告是否侵權的惟一重要法律證據。 7月10日,美國新墨西哥州聯邦分區法院布朗寧法官就美國萊伏頓公司起訴通領集團侵犯其美國6,246,558號專利以下簡稱558專利案作出判決,判定由中國通領科技集團制造的銷往美國的GFCI產品不侵犯萊伏頓公司的558號專利。這表明這場歷時3年多,耗費300多萬美元的中美知識產權官司第一案塵埃落定。 亟待突破知識產權壁壘 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姚文萍認為,勝訴的結果不僅標志著通領科技集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短路器產品,可以順暢地進出美國的市場,而且對于中國堅持走自主創新發展道路的企業樹立了榜樣。更是有利地回擊了國際上中國濫用知識產權,詆毀中國產品形象的不良圖謀。 據介紹,我國的機電產品出口經過20年的高速增長,已經從1985年的16.8億美元,增長到2006年的5494億美元。20年間增長254倍。在外貿出口中的比重已經從1985年的6.1%,上升到了2006年的56%。占世界機電產品出口的比重由0.25%上升到9%。我國機電產品的出口已經躍居世界第三位,排在德國和美國之后。 但針對我國出口產品的貿易摩擦越來越多。自加入WTO以來,我國的機電產品頻繁遭遇國外的反傾銷、知識產權紛爭等多起案件,涉及價值數十億的機電產品。在美國,我國的機電產品也頻遭指控,美國對于我國的出口機電產品發起“337調查”60多起。我國的DVD和彩電這兩個產業深受專利費的困擾。 專家認為,目前,國外公司往往采用設置專利網、收取巨額專利使用費等多種方式,對中國公司形成專利壁壘。一些國外企業在獲得某個技術的專利后,以其為基本專利,將其改進技術及外圍相關技術均申請專利,形成一個由基本技術同外圍相關技術一起構成的專利網,從而形成本企業強項技術的專利壁壘,使競爭對手無法突破。 姚文萍指出,中國企業要從三個方面來應對:第一,要堅持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靈魂;第二,要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我國的企業不僅要重視保護第三方的知識產權,更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第三是要重視增長的方式,中國企業不僅要重視出口,更要重視在境外投資建廠的機會,讓產品更加接近市場,有效地規避貿易壁壘。 陳伍勝也深有感觸,國內企業應對國外專利訴訟,首先要有自己的核心專利作后盾,及時在國外申請專利保護;其次,要和國外律師事務所合作,深入了解國外專利法律體系,并對自己專利進行侵權檢索和分析,取得非侵權的法律評定文書;最重要的就是要敢于應訴,敢于和對手正面交鋒。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