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華晨遇劫 中國汽車歐洲路為何頻頻受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 09:04 中國經濟時報
邢銳 6月26日,是華晨汽車總部最繁忙、也是最沉重的一天,每個員工的臉上都神色凝重。 起因來源于德國ADAC(全德汽車俱樂部)公布的一條關于碰撞測試的結果,該次碰撞中選擇的是已經在歐洲上市的華晨BS6(尊馳)天窗版,測試參考的是歐洲NCAP的標準,在測試中尊馳僅獲得一星的成績。 在以64KM/H的速度偏置40%進行的正面碰撞測試中,BS6的發動機艙完全變形潰縮,A柱發生嚴重變形并且進入駕駛艙內;方向盤發生橫向偏移,安全氣囊彈出卻未能保護司機的安全;油門剎車踏板發生位移,對司機腿部造成高風險傷害;碰撞后車門嚴重變形且無法直接打開,儀表盤發生位移,在真實路面情況下將導致司機被困,提高救援難度,降低生還幾率。 在速度為50KM/H的側面碰撞測試中,BS6(天窗版)由于缺乏安全氣簾的保護,駕駛員的胸部、腹部均受到強烈沖擊,真實路面情況下司機的生還幾率很低。 面對該測試結果,華晨的歐洲代理商Hans-Ulrich Sachs表示,BS6之前已經通過了ECE碰撞標準,但對在本次測試中僅獲得一星還是有些困惑。盡管其表示該次碰撞不會影響到BS6的銷售,但也透露出希望華晨在汽車安全方面作出更多的改進。 “推倒重來”過于偏激 針對該測試結果,德國某媒體推出了“推倒重來”的論調,指責華晨汽車在汽車基礎設計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應該重新設計結構,而不是改進。該言論言辭激烈,過于偏激,但也代表了德國乃至整個歐洲對中國汽車產品的認識偏差和懷疑態度。 其實,這種針對性很強的媒體語言早在2005年就出現了,不過當時的事件主角是中國的江鈴汽車,在德國部分媒體的惡意批評中,江鈴陸風不幸成了中國進軍歐洲市場的犧牲品。 雖有前車之鑒,但華晨還是選擇了這條風險莫測的歐洲之旅。在2006年11月27日,華晨汽車董事長祁玉民率隊親臨德國不萊梅,與歐洲大型知名物流公司HSO汽車貿易公司簽署了為期5年,共15.8萬輛中華轎車的出口協議,似乎很光明的前景就擺在華晨的面前。 然而,歐洲這個擁有著古老汽車傳統的大陸好像并不太喜歡中國汽車的到來,他們認為新生的中國車缺少文化內涵、缺少他們津津樂道的尖端技術,是廉價車的代名詞,就如同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對待日本、韓國車的態度,傲慢與偏見阻擋了他們對中國汽車進行深入了解的興趣。如今,中國汽車開始登陸歐洲大陸,性價比的優勢強烈沖擊著歐洲汽車銷售體系,而如何保護歐洲汽車工業的優勢地位則成了歐盟的重要議題。在這樣的背景下,“綠色壁壘”效應開始顯現并加強,但需要指出的是,該壁壘并非單純地為阻止中、日、韓等國家的汽車產品的進入,對于歐洲的汽車產品同樣有限制的效力,這個時候,技術的優勢就表現得非常明顯。作為其中的一個環節,歐洲的NCAP測試也是汽車產品能否站穩腳跟、獲得市場認可的必經之路。 如今,華晨成了這個風暴的中心點,面對歐洲媒體激烈的批評,華晨解釋稱,數月前華晨尊馳已進行過一次NCAP碰撞測試,并獲得兩星評定,兩次碰撞測試的各項數據基本一致,但由于評估標準不同造成了星級評定出現了差異。華晨方面又強調,尊馳轎車之前已經通過了在歐洲上市所必須的ECE歐洲汽車安全標準評測,這是能夠進入到歐洲市場的關鍵一步;而ADAC的碰撞測試所依據的標準是安全要求更加嚴格的評價標準,尊馳的受挫只是不夠熟悉德國的評測環境,未能對該產品在安全性能上作出應有的改善措施。 很顯然,ADAC的這次碰撞測試結果的公布完全出乎了華晨的預料,華晨在獲知消息后,公司高管召開緊急會議商討解決方案,以盡可能挽回此事所帶來的負面效果。到目前為止,華晨、HSO公司與ADAC俱樂部已經就此事達成了初步合作:即由ADAC協助華晨進行安全性能的改進工作,并預計在一年內將尊馳的安全性能提升至歐洲NCAP測試三星標準。 另外,華晨方面坦誠地面對德國媒體的批評,并稱:出口歐洲、開拓歐洲市場的道路是會有些曲折的,我們已經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歐洲市場并不排外 中國汽車企業的迅猛發展,已經引起了全球的注目。“對于已經基本成型的全球汽車格局必然會帶來一些挑戰和壓力,”歐洲汽車工業協會中國代表處戴麟博士發表了他的看法,“我們應該注意到,德國ADAC的做法是建立在成熟、透明的測試標準的基礎上,不存在明顯的針對性。對于中國汽車的不利評判,多來自于媒體的渲染,但中國的汽車企業應該坦誠面對,把事件看做是一個有著積極意義的信號。” 談到此次華晨尊馳的碰撞結果,他認為:“這件事與之前的江鈴陸風同出一轍,共同的表現是測試結果不理想,這樣的結果可能會導致歐洲市場對中國汽車產品質量的擔憂,在銷售上可能會影響到銷售業績的增長。另外,歐洲的汽車市場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從政策的角度不存在打壓歐洲以外品牌的可能,真正起作用的是完善的市場監督機制,比如說歐洲的NCAP測試就是市場監督行為。 出口的另一條路更光明? 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下,華晨在應對突發事件所引起的信任危機中的反應速度和處理能力受到了嚴峻的考驗,華晨的海外戰略能否按照原定計劃繼續實施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進行溝通和磋商后,華晨汽車歐洲主要運營商HSO公司也明確了會繼續與華晨汽車的合作,并表示對華晨汽車在歐洲銷售的未來前景看好的信心。華晨汽車也聲明該碰撞結果不會影響到尊馳在德國及歐洲的銷售渠道。 但顯然,來自另一半球的市場的強烈反應,會讓華晨在歐洲的幸福之旅蒙上一層陰影。華晨已然沒有了退路,必須按照既定的戰略堅持走下去,否則,歐洲市場會加深對中國制造汽車產品的偏見。 面對華晨遇到的窘境,一些也在進行著國際化推進的汽車企業有著不同的看法。 某國內汽車企業的高層認為,華晨走這條路風險大過收益。他說:“歐洲汽車市場不僅僅是針對汽車安全性有著嚴苛的標準約束,其他的比如汽車排放標準、汽車報廢回收率標準以及售后服務方面的標準等等,對中國的汽車企業都是難以逾越的坎兒,其中包含著相當高昂的費用成本,在國內汽車企業資本金并不很充裕的情況下,如此之高的進入成本,值得嗎?” “其實,走國際化道路要根據自己的真實水平,采取由外到內,由低到高的策略。先拉美、非洲、東亞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再歐美的市場戰略,是比較符合我們中國汽車企業的發展路徑的。選擇準入標準比較寬松的市場是我們的方向,這樣就會減少很多阻力,也對我們的國際化經驗的積累有幫助。”該人士又強調說:“我并不否認華晨的做法,但華晨有沒有考慮到如果失利會對企業形象和品牌造成多大的損傷呢?而這種影響和傷害可能對國內市場信心造成的打擊是難以估算的。”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