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長城潤滑油邁向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品牌的拐點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 11:51 新浪財經
在今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世界商戰中,決定勝負的武器已不再是飛機大炮,而是科技、文化、品牌與形象。一個強大國家品牌的形成,雖然要靠一大批推動國家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世界級品牌,但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世界大國的崛起,則更需要一些能夠代表強國形象的支柱型產業和企業首先實現國際化經營,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樹立起“中國品牌”。 關于“中國制造”與“中國品牌”的討論已經不再是一個能夠稱之為熱點的話題了。但是從“中國制造”的繁榮到“中國品牌”之富強,我們任重而道遠。“中國制造”大而不強的隱憂時時提醒著中國的政府、企業。人們不斷發出這樣的疑問:中國制造的優勢地位還能保持多久? “中國制造”為全球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在Made in China充斥著世界各國街頭的時候,中國的商品卻并沒有獲得對方的尊敬,在西方企業強烈感受到“中國制造”的沖擊波的時候,“中國品牌”也沒有獲得與之匹配的競爭力。 經過近幾年與國際一流品牌在競爭中的磨礪,國內前列的潤滑油品牌已經基本具備了問鼎高端市場、走向國際舞臺的實力。這其中,以背靠世界500強企業中國石化的“長城潤滑油”表現尤為突出。近日,中國石化潤滑油以技術輸出與品牌輸出為主要形式,實現在新加坡順利投產,標志著中國潤滑油行業“走出去”的戰略發生了質的變化,同時,也會帶動中國石化這個國家支柱型企業獲得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次中國石化潤滑油的海外投產,將對國家品牌的提升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中國制造”正在向“中國品牌”邁進。 試水海外產銷,潤滑油行業的第一次跨躍 石化企業國際化經營是一個從國內經營轉向跨國經營的循序漸進過程,從擴大直接商品出口開始,到直接對外投資,再到跨國經營,其發展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商品國際化階段,即積極從事直接出口,把商品銷售到國外;國外生產階段,即通過海外投資,在國外直接進行生產和銷售,比如與國外廠商進行長期合作,或在國外直接投資建廠生產;跨國公司階段,即企業生產、銷售、資本、管理全面國際化,這是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成熟階段,通過進行跨國經營,在全球成立若干全資或控股的子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最優化配置。 今年2月8日,首批以“SINOPEC”作為商標的潤滑油產品在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正式下線,該批產品將銷往加拿大、菲律賓等國家。緊接著在6月6日,第一桶以“SINOPEC”作為商標的潤滑油在新加坡順利下線,除中國石化相關業務負責人外,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經濟發展局、中國駐新加坡領事館的官員、SINOPEC主要供應商及亞太地區分銷商也悉數到場。這對于整個中國潤滑油行業來說,無疑是一次偉大的跨躍。同時,這一切的背后正顯現出中國石化潤滑油清晰的國際化戰略部署。 在經過幾年的國際市場開拓之后,中國石化潤滑油對于國際市場的風向已經有了一些自己的洞察,在此次下線儀式上,長城潤滑油的一位負責人透露,“通過前期近三年的市場開拓,長城潤滑油在亞太地區已有了較好的銷售基礎和市場覆蓋率,今后在新加坡生產的潤滑油產品直接供應亞太地區市場,將大大提高產品的供應能力和服務能力。”由此可見,在中國石化潤滑油國際化戰略部署中,利用新加坡獨特的油品貿易樞紐地位,在新加坡首先實現當地化生產,逐步把簡單的產品出口貿易模式,升級為投資、生產、營銷、管理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同時,在亞太地區獲得的地位和經驗也將成為轉戰歐美市場的基礎。 當然依靠中國石化多年積累的雄厚實力,在海外市場,長城潤滑油仍然打出了拿手的“航天牌”。“與中國航天事業四十多年的合作歷史,為中國航天事業獨家提供潤滑產品與服務,能夠研發生產如此尖端的產品,這也是新加坡方面與我們合作的最大理由,他們認為,中國石化潤滑油在中國市場上以‘高科技、高品質’的定位獲得了難得的30%以上市場份額,這足以說明中國石化潤滑油在研發與技術方面的實力。”長城潤滑油的負責人在采訪這樣說。 潤滑油打前站,助力產業鏈國際化經營 中國石化在國內擁有已負盛名的“長城潤滑油”品牌,此次為何又在海外推出了“SINOPEC潤滑油”呢?如果從長城潤滑油與中國石化的淵源關系,以及國外石油石化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過程來分析,這一切似乎不難理解。以SINOPEC商標在國際市場進行推廣,可充分借助中國石化全球500強的強大綜合實力,迅速被國際市場接受和認可,并且還將對中國石化國際業務的開展產生很大的品牌效應和帶動效應。這一調整,可以被看作是整個中國石化背后的國際化戰略意圖。 事實上,中國石化潤滑油國際化業務的拓展,與中國石化的國際化戰略密不可分。從中國石化的發展來講,整個產業鏈規模的擴大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業務寬度。但在中國市場,其發展規模受到競爭和資源限制不可能再有很大的擴展空間,中國石化需要把自己置于一個更大的空間里進行資源和市場的平衡,才能使自身的產業鏈規模繼續擴展。近年來,中國石化一直努力在海外拓展上游業務,上游業務的擴展必然要求整個產業鏈中、下游的發展相適應。因此,在“十一五”規劃中,中國石化也明確提出國際化發展戰略,而通過國際化的途徑發展中國石化的海外下游業務成為其重要的發展目標。 在行業人士看來,潤滑油被認為是在石化領域中最具有消費品屬性與品牌效應的產品,也是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展示其企業形象的最好載體。國外石油石化公司大都采用公司名稱直接作為其潤滑油品牌的名稱,其企業的知名度與潤滑油品牌有著密切關系。縱觀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石油公司,都將潤滑油作為其最具品牌效應的主力產品,充分利用其技術、品牌等方面的優勢以及多年來成熟的營銷運作經驗,大力推廣潤滑油業務進行品牌的前期鋪墊,在中國市場獲得消費者很高的認可和認同,為未來的主營業務做準備。在潤滑油品牌的帶動下,國際石化企業在中國實現了良好的戰略布局,在中國內地投資建設調制廠后,進而與中國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切入中國成品油零售市場,而后在石油天然氣供應的上游,也在不斷鞏固其在中國這個快速增長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另外,經驗說明,石化產品在國外非常容易遇到貿易壁壘,潤滑油作為消費品屬性強的產品有其特有的有利條件,通過潤滑油業務首先進入國外市場,也將成為石化產品進入他國市場的敲門磚。作為中國石化的旗艦品牌,長城潤滑油無疑需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石化國際化經營的歷史責任與使命,而承擔的載體恰恰正是“SINOPEC潤滑油”。為了更好地發揮潤滑油品牌方面的效應,中國石化調整海外市場品牌策略,以“SINOPEC”作為中國石化潤滑油在海外市場的唯一品牌,以消費品屬性較強的潤滑油作為載體,進行海外市場突破,并先期進行品牌形象建設,為今后石化業務、加油站海外運營進行鋪墊。 打造國家品牌,國字頭企業應當先行一步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說:“在國際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臉,松下是我的右臉。”中曾根之言意義深刻,足跡所踏之處,這兩個企業品牌像兩顆寶石一樣,照亮他前進的道路,首相自然倍感光彩。有著同等感覺的應該還包括美國、英國、德國、韓國的首腦們。1988年之前的韓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并不顯眼,而今,以三星為代表的韓國企業從實施國際化戰略以來,伴隨著三星成為國際奧委會的全球戰略合作伙伴,伴隨著三星從不起眼的路邊貨發展到充滿活力和科技感的現代化大企業,整個韓國的國家品牌形象也得以迅速竄升。如今的韓國,儼然變成一個工業化程度很高、經濟高度發展的小域大國形象。 中國經濟的增長讓世界矚目,這已經是一股無法阻擋的力量。但如果沒有一批“中國品牌”的崛起,僅僅靠粗放式的“中國制造”,增長是不可能太持久的。作為我國五大支柱產業之一的石油和化學工業,其國際化發展以及“中國品牌”的打造具有更加深遠的戰略意義。在國“字”頭企業中處于“帶頭大哥”地位的中國石化,在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政治責任感驅使下,無論在保障國家供應方面還是在滿足消費者需求方面,都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未來,中國想成為世界強國,提高國家品牌的形象,需要像中國石化這樣的大企業來來形成有力支撐。而更為主要的是,在能源等特殊領域,企業間的品牌競爭會發展成一個品牌群和另一個品牌群的競爭,進而發展為國家之間的競爭。因此,中國石化對于品牌的打造,不僅是一種企業行為,更是一種品牌的責任、一種社會的責任。 歷史同樣把機遇帶給了中國。我們也欣喜的看到,以中國石化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也正在乘北京奧運之東風,積極打造“中國品牌”之群族。同時,作為中國石化國際化的前鋒部隊,長城潤滑油定位于一線品牌,走高端路線,以技術輸出、品牌輸出為特征實現海外加工與海外銷售,雖然只是中國石油石化行業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邁進的一個良好開端,雖然“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我們更希望能夠以此帶動“國”字頭企業的又一次變革,推進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向世界。 品牌形象代表國家形象,品牌之爭更是民族工業的命運之爭,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需要中國品牌的自強。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