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京杭大運河重生九道關(2)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17:14 北京商報
5保護性開發損害真實性 近代以來,隨著鐵路等現代化交通方式的興起,以及黃河改道、泥沙淤積、河道缺水,京杭大運河的航運功能已被大大削弱,山東濟寧以北段已喪失了通航能力。一些古老的河壩、船閘、橋梁或是因年久失修而消失,或是在近現代以來的整修中被拆除,大運河作為文化遺存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受到了損害。 有專家說,對大運河傷害最大的兩個因素,一是污染,一個便是開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曾公開表示,一些地方在改造歷史街區時新建了許多仿古建筑,卻不懂正確地保護修繕辦法,結果在做出假古董的同時,損毀了歷史遺存。比如,江蘇某鎮要在26.5公里原生態的古邗溝遺址上打造投資總計4億元的京杭運河度假村,其中不乏高層酒店、豪華別墅,那些珍貴的近代產業遺址、明代壩址像擦黑板一樣被抹去了。 而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規定,文化遺產的完整與真實是申遺的前提。要想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保護十分重要。 6沿線城市呈現趨同化 京杭大運河途經18個市區,“沿線城市缺少文化特色,呈現趨同化的傾向。”單霽翔如是說。 而提到保護,很多人很容易簡單地理解為在河岸修一個欄桿,或者建一個草坪、建一個廣場,在沿線趨同或者千篇一律,就有損于大運河的地域特色。如何避免趨同,避免簡單化保護?對此,單霽翔認為,京杭大運河南北1700多公里,跨越了我們國家的北方地區,就古代文化來說,應該說河北一代是燕趙文化,山東一帶是齊魯文化,江浙一帶是吳越文化,如果按照大運河來說還有河洛文化。不同的古代文化區延續到現在,也是一種多元的文化。 “我們現在申報的是文化遺產,應該保護它的多元性,盡管我們創造條件,不是為了打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共同文化,而是要恢復和保留原來的文化多元性!眴戊V翔說,各地的政府和相關的文化部門在實際當中要遵守世界遺產公約當中的相關規定,只有這樣做,申遺才能成功,也才能恢復或者保留原來豐富多彩的文化面貌。 7多頭并管協調不力 劉楓昨天表示,長期以來,大運河的保護和整治,存在條塊分割、多頭并管的局面,缺乏整體保護規劃和統一的管理協調機制。這成為制約大運河申遺和保護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此,劉楓建議,應成立以國務院領導同志牽頭的京杭大運河管理委員會,加強組織領導,統一協調保護、申遺和開發利用工作,避免條塊分割,政出多門。即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統一指揮,沿途18個城市不能各自為政,應該統一行動。沿途各個城市都要高度重視,一起行動。各個地方都要根據全國的統一布置,搞好本段的工作,包括保護、整治、投入,要搞好分段工作。 劉楓還建議,要盡快編制《京杭大運河保護總體規劃》,明確保護標準和重點。同時,單霽翔也認為,我國要建立健全適應大運河跨地域、跨流域、跨部門的保護管理體制,明確相關的保護責任。 8申遺缺乏專設機構 針對京杭大運河申遺過程中的爭議,劉楓建議應由全國政協牽頭,成立由國家相關部門、有關專家、沿河政府和政協參加的京杭大運河研究機構,對京杭大運河及沿線開展全面調查,摸清文化遺產家底,協調和督促有關保護和申遺工作。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俞孔堅與劉楓的想法不謀而合。他給出了更具體的方案:由國務院主持召開專門工作會議,召集有關部委、沿線各有關省和城市的主要領導人成立一個“領導委員會”,負責提出京杭大運河保護和申遺的基本方針和整體思路,并通過定期會議的方式協調各個方面工作。 在制定大運河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國家戰略和行動計劃的基礎上,依據所制定的相關國家文件精神成立“中國京杭大運河世界遺產管理委員會”,代表國家全面履行京杭大運河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管理工作,全面負責和組織京杭大運河申遺工作。 9沿岸排污嚴重 近百年來,由于各種原因,大運河受到了很大破壞。據全國政協組織專家考察的結果,在有的城市,大運河已成為最大的垃圾場,有的則成了排污溝;防護林被砍,濕地惡化,生態環境受到破壞;近代工業的遺跡成為經濟活動搶奪的戰場,沿河歷史文化遺存損毀嚴重,房地產等各種破壞性開發正在摧殘古老的運河。 在大運河南端起點杭州,長期以來,由于排污設施不完善、監督不到位,加上大量工業企業入駐運河沿岸,過去相當長時間,運河實際上成了“天然排污場”,成了污染最嚴重、水質最差的河道之一。有段時間,從蘇州坐船到杭州,甚至有“聞到臭,到杭州”的說法。在黃河以北大運河許多河段,污染、坍塌甚至干涸的狀況較為普遍。而大運河沿線的這些環境問題則急需加大力度整治。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