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國家發改委公布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全文)(5)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 09:01 中國新聞網
2005年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狀況 一、全國行業間平均工資差異及變化趨勢 (一)2005年分行業門類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狀況 據統計,2005年全國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8364元,增長了14.6%,增幅比上年提高了2.2個百分點。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實際增長12.8%。 2005年平均工資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業,平均工資水平依次是40558元、32228元和27434元,分別是全國平均工資水平的2.21倍、1.75倍和1.49倍。而排在后三位的行業分別是建筑業,住宿和餐飲業,農林牧漁業,它們在2005年的平均工資分別只有14338元、13857元和8309元,相當于全國平均工資的78%、75%和45%。 (二)2005年各行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狀況 2005年倉儲業的平均工資增長率最高,達到30.67%,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物流業的迅猛發展,這些新興行業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高收入行業。此外,受石油,礦產等資源漲價因素的影響,煤炭開采和洗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的工資增長速度很快,增長率達到27.32%和24.99%,分別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 平均工資排在前十位的行業,工資增長率都超過了10%。而同時,平均工資水平排在后十位的行業,增長率都比較低。尤其是工資水平排在最后三位的行業,其增長率都沒有超過10%。 二、分經濟類型行業間平均工資差異及變化趨勢 (一)2005年分經濟類型行業間平均工資差異狀況 相同行業在不同經濟類型間平均工資存在明顯差別。作為高收入行業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的經濟類型間工資差距更大;而作為低收入行業的住宿和餐飲業,農林牧漁業,其經濟類型間工資差距較小,所屬經濟類型對這些低收入行業的工資水平影響不大。 (二)分經濟類型行業間平均工資差異的變化趨勢 第一,國有單位和其他單位的平均工資水平大體相當,而集體單位的工資水平則遠遠低于前兩者。 第二,各經濟類型內部行業間收入差距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其中國有經濟和其他經濟內部工資最高的行業和工資最低的行業間收入差距大于集體經濟。 第三,從行業來看,高收入行業在不同經濟類型間的工資差距要比低收入行業大。 第四,從發展趨勢上看,從1995年到2005年十年間,國有經濟和其他經濟內部工資最高行業和最低行業間的收入差距經歷了一個不斷擴大的過程,而集體經濟內部的行業間工資差異則經歷了一個先縮小后擴大的過程。 第五,從1995年到2005年,一些高收入行業在不同經濟類型間的工資差距在不斷擴大,而一些傳統行業在不同經濟類型間的工資差異則在縮小。 三、行業間平均工資差異的原因分析 (一)行業壟斷 (二)教育程度 人力資本是指人身上所具有的知識,技能及其健康的投資,通常以教育程度作為衡量人力資本的重要指標。教育提高了從業人員的知識技能水平,使其具有更高人力資本存量,有更好的工作績效,從而獲得更高的收入,這是拉開收入差距的合理因素。 (三)地區差別 地區之間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所經歷的階段不同,所享受的國家優惠政策有很大差別,因此不同地區的行業平均工資差異很大。整體來講,東部地區的行業平均工資都高于中部與西部地區,這是因為在我們“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發展戰略下,東部地區較早地進行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環境較中部和西部地區具有更大的優勢。 (四)經濟類型 不同經濟類型的企業,其工資結構和收入分配制度不同,這樣會導致相同行業在不同經濟類型間工資水平的差異。一些國有企業一方面有國家多年投入形成的雄厚基礎,另一方面工資制度并不規范,缺乏真正的分配激勵和約束機制,工資增長很快。而一些集體單位由于在市場經濟改革的進程中,技術老化,管理落后, [上一頁]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