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出口退稅中目標與功效的矛盾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 08:50 經濟參考報
日前,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五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自2006年9月15日起,調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同時增補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 從出口退稅針對不同產品有降有升可見,出口退稅被多個政府部門當作政府實現多重目標的工具:顯性目標是優化產業結構、穩定匯率;隱性目標則是調整貨幣政策、增加財政收入。五部門聯合通知也指出,這次調整屬結構性調整,是國務院今年實施宏觀調控政策采取的綜合措施之一,有利于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外貿轉變增長方式,推動進出口貿易均衡發展。然而,多重目標之間可能相互掣肘、自相矛盾,這樣的重任委實超出了出口退稅政策的能力。 矛盾之一:此次取消出口退稅政策或降低出口退稅稅率的部分多為原材料、鋼鐵等這些國內本身就緊缺的資源,對非出口主導產品的退稅縮減并不能起到經濟調節的作用;而提高退稅率的產品主要是重型機械、高科技產品,隨著國外資本的介入,這些產品的增長已經很快,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可能進一步刺激這些產品出口的增加,此消彼漲,而且消少漲多,對縮小貿易順差似乎南轅北轍。 矛盾之二:產業優化與匯率調整分別涉及結構調整與總量調控兩個方向,由于中國持續大額出口順差對國外造成巨大的貿易與匯率“壓力”,國外的矛頭直指中國出口的貿易總量;而結構調整的目的是要可持續、少爭端、多增值地促進我國出口貿易總量的增長。 矛盾之三:中國外匯儲備即將突破萬億美元,重壓之下急需通過減少出口退稅率抑制貿易順差,以釋放外匯儲備壓力,這勢必造成人民幣投放量減少,貨幣政策呈現緊縮態勢;而在內需難以突破的情況下,為了維持國民經濟一定的增長速度,又需要拉動經濟增長三架馬車之一的凈出口作出更多更大貢獻。 矛盾之四:在貿易乘數和稅收乘數的雙重壓力下,凈出口已現疲態,消費起色不大,使最后一架馬車--增加投資性需求的壓力凸顯;而這又與目前以控制固定資產投資、打壓房地產過熱的宏觀調控政策取向產生矛盾。 矛盾之五:專家測算,2005年1美元出口商品綜合退稅為0.4429元人民幣,如果完全取消出口退稅,相當于人民幣兌美元升值0.4429元。雖然降低出口退稅率被認為是采用非匯率手段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的一個手段,但美中貿易逆差是結構性問題,靠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對其施以影響,無異于掩耳盜鈴。 “左右互搏”的多重目標集于一身,抵消了出口退稅政策的實際效果。隨著我國出口總量的持續放大,再把出口退稅當作“獎出限入”或“獎此限彼”的臨時行政措施,時常進行調整,導致的政策風險將會越來越大,離國際貿易競爭的公平起點也會越來越遠。行政時時干預,市場左右為難,中國企業與經濟將永遠走不出襁褓的呵護,而這樣的襁褓呵護既倍遭詬病,在多方打壓中也愈加虛弱。 因此,要重新定位出口退稅政策,還原其本來面目,將出口退稅政策從財政政策中分離出來,實行“中性”出口政策,消除進口環節消費稅和增值稅對財政收入數據的“粉飾”和出口退稅支出對財政支出安排的影響。這樣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財政預算的硬約束,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稅收制度,弱化盲目出口傾向;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基于公平競爭理念之上的出口與稅收政策,這才是在國際市場競爭的基石。 (作者單位:蘇州海關) 龔震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