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中國郵政改革序幕剛剛拉開 是挑戰也是重生機會(3)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9月27日 14:36 中國新聞網

  

中國郵政改革序幕剛剛拉開是挑戰也是重生機會(3)

  9月11日,在躊躇了八年之后,我國的郵政改革終于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政企分開。自9月4日起兩周之內,國內30多個省市的郵政管理局將如雨后春筍般先后成立,而“傷筋動骨”的部分則在隨后的業務劃分上。中新社發 紹常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是挑戰也是重生的機會”

  對于“郵政人”而言,改革所帶來的變化在短時間內并沒有顯現出來。除了少數有機會進入新成立的監管機構而成為“公務員”外,更多的是將自身定位為“國有大型企業員工”,“工作內容并沒有實質性變化。”

  而業界對于改革的擔心依然存在。一直以來,中國郵政廣受詬病的是“裁判員”和“運動員”的身份合一,以致被一些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指責,在競爭中抬高市場門檻妨害公平。對于此次的改革,他們擔心“由郵政蛻變而來的郵政監管機構難以變成純粹的監管者”。

  “盡管郵政體制改革,邁出了政企分開的第一步,但管理局的官員們與郵政企業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是老同事、是‘一家人’,我對他們的監管責罰的公正性表示懷疑。”上海某快遞公司的一位副總經理說。

  另一方面,目前財政部對郵政普遍服務業務的補償并沒有明確數字。國家財政補貼的難以敲定,也意味著郵政改革承擔著很大的風險。“國家郵政局原本希望補償政策到位后再進行改革,但政企分開不能等,只好先分了。”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本刊記者。

  郵政承擔的普遍服務業務如邊遠山區的通信注定屬于虧損業務,這些屬于社會公用事業的業務在發達國家是由國家來補償。因此有人擔心,在目前國家補償不到位的情況下,或許會使郵政重復醫院的悲劇——墜入以藥養醫的自我補償機制怪圈,從而造成藥價虛高。

  不過,“郵政人”更愿意積極地看待改革。“郵政體制改革很必要,畢竟過去我們一直在接受國家補助,‘等、靠、要’的日子并不好受。”國家郵政局原局長劉立清,這位在郵政系統工作了40多年的老“郵政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劉立清認為,郵政體制改革中面臨的問題,其解決需要一段時間,“比如,在郵政改革中,競爭型業務和普遍服務是分離的,關鍵是在郵政專營權的界定上,究竟多少克以下是最佳的,另外就是中央與地方利益要權衡。”

  今后,郵政要發展業務就只能貼近市場、完善服務。“對于長期政企合一、習慣于享受政策保護的中國郵政而言,這是挑戰也是重生的機會。”現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的劉立清說。

  稿件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作者:謝良兵

  [上一頁]

[上一頁] [1] [2] [3]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