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正面臨生存危機 五大建言只為拯救股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0日 06:10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7月19日,本報在頭版刊登了中國銀河證券公司總裁朱利先生撰寫的在改革發展中破解資本市場危局的長篇文章,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里,本報開設的落實九條破解危局專欄,收到了業內外人士的眾多來稿,解析危局,建言立論。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提出了以堅定的信心和扎實的工作應對股市困境的重要觀點。
破解股市危局之所以吸引人們眼球,是因為它切中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時弊:中國股市正面臨嚴峻的危機。 危局何在 較有說服力的是這樣兩組數據。一,1992年5月,上證綜合指數(資訊 行情 論壇)最高點為1422點;2004年9月9日,上證綜合指數收于1284點。而在此期間,中國的GDP總量已經從1992年的2.6萬億元增長為2003年的11.66萬億元,增長幅度為348%;但是,中國股市卻在原地踏步。二,從1992年到2004年的12年間,滬深股市為1300多家上市公司籌集資金近8000億元,為國家和券商支付的稅金和傭金達4000億元。也就是說,投資者的總付出為1.2萬億元。但截至2004年8月,投資者手中的股票市值也只有1.2萬億元。這意味著,從整體上看,投資者在這12年中總投資顆粒無收。 對這兩組數據再進入深入的理論分析,那么,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我國股市正面臨兩種市場消極力量的雙重疊加作用,一是已經持續三年之久的熊市格局所形成的市場壓力,一是我國股市沿襲多年的粗放式掠奪式擴張政策所帶來的消極作用和破壞性影響。這兩種力量相互疊加所形成的空前巨大的破壞力,已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認識。它的直接結果,就是市場各方的資金開始逐漸撤離股市,即便是原先長期活躍在股市的投機性資金也已加快了退出股市的步伐。中國股市成為了一個令絕大多數投資者厭惡的市場。 這便是危局的可怕所在。它已經不是純粹市場景氣循環意義上的熊市,中國股市已經面臨生存危機。 破解危局,跳出絕地,已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不容回避的歷史性的選擇。我們從兩個多月的討論中歸納出以下若干建言,以期對中國證券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有所推動。 建言之一: 破解危局要講政治 講政治,首先要承認既存的問題有其內在原因,特別是有制度性原因。不能指望用類似休克療法的方式畢其功于一役,而是要對制度性、先天性方面的問題,以合理的過渡和轉型的辦法來解決。 講政治,還要把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權益真正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當初建立證券市場的初衷之一,就是為了向世界表明中國改革開放步伐不會停頓,中國人民將是這一進程中的最大受益者。注重資本市場功能的全面發揮,特別是為投資者提供增加財富的機會,這是黨的十六大重要理論突破在資本市場的具體體現。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通過證券市場直接投資也可以致富,這一理論創新從根本上確立了保護投資者權益的重要性,也是檢驗股市危局是否真正破解的重要標志之一。 當然,破解危局要講政治,是因為股市危局已影響到中國經濟的國家戰略利益。中國經濟的國家戰略利益是:借天下之力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逐步解決過去幾十年沉積下來的問題。股市的實質性失血和萎縮,其直接后果是資源的逃離和對發展的打擊,中國企業直接融資的場所一旦消亡,于國于民,都將有百弊而無一利。 建言之二:制定明確時間表落實國九條 中國股市已經出現危局。有人擔心,一旦引發券商保證金與開放式基金的贖回風暴,場面將不可收拾。破解股市危局,要給投資者一個明朗的前景,一個穩定的預期。市場信心來自預期。 當前,首先需要制定時間表,對落實國九條作出明確規劃。國九條包括了國務院對規范和發展我國股市的主要政策,相關各部門一定要認真研究貫徹落實國九條的措施和步驟,如果因為落實不力,使得國九條成為一紙空文,政府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將受到極大損害。 為使破解股市危局取得明顯效果,可以考慮在今后3至5年內,對我國股市采取休養生息的保護性發展政策,在考慮投資者權益的前提下進行股市擴容,并使擴容節奏以投資者的承受能力為基礎。這里說的承受能力,既是指投資者的資金供給能力,又是指投資者的基本收益水平,以真正保護投資者利益。在上市公司再融資問題上,要賦予流通股東以決定權。 同時,對市場各方十分關注的股權分置問題,一定要有周密的規劃和審慎的設計,倘使用激進療法,并對可能發生的嚴重沖擊不設計任何預案,由此導致的政策風險必然要把已經出現的危局再度推向波濤洶涌的風口浪尖。 建言之三:破解危局要夯實基石 上市公司是證券市場的基石。我國股市目前出現的危機,在很大程度上與上市公司的質量不無聯系。 有研究人士曾對滬深兩市1300余家上市公司進行統計,發現含金量高、值得投資的上市公司僅占上市公司總量的十分之一。市場還存在著接近300家屬于高風險、低收益或高風險、負增長型的上市公司。同時,上市公司在規模上兩極分化的現象也比較嚴重。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誠信度很低,得不到大多數投資者的信任。這些上市公司沒有明確的經營方向,沒有明確的主營方向,沒有明確的服務對象。它們通過行政色彩濃厚的上市通道進入證券市場后,一方面,大股東不斷侵占上市公司利益;另一方面,又拒絕對股市投資者作出相應的投資回報。這種上市公司繼續留在市場上是對我國稀缺的金融資源和證券市場資源的極大浪費。 要拿出鐵腕整頓上市公司。主板市場應該以行業龍頭的大中型藍籌公司為主。中小企業板則應作為培育藍籌公司的養魚池,成長率高(大于50%)的公司若干年后可晉升至主板。而滬深股市上的績差公司,則應分期分批退至三板市場,待其業績回升后才恢復到相應的市場上市。股市建立起真正的扶優汰劣機制,從而形成活水,市場的質量也就得以相對穩定。 當然,最重要的是把好上市公司的進口關,特別是讓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承擔應有的責任。 建言之四:破解危局要鼓勵創新 持續三年的熊市,再加上傭金下調,使證券公司原有的盈利模式、融資模式受到挑戰。而上半年暴露出來的券商違規國債回購、挪用保證金等問題,更導致了券商的信任危機和生存危機。整個證券業危如累卵,面臨著相當大的困境。 造成證券業陷入這種系統性困境,除了有證券公司內部管理制度不嚴、治理結構不完善等因素外,最重要的是證券公司的經營環境仍在不斷惡化。 走出困境,應對挑戰,需要鼓勵創新、支持創新。但這恰恰又是中國券商的軟肋。由于嚴格的政府管制,證券公司進行自由業務創新的制度環境始終不盡如人意。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放開證券公司的融資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或發行債券籌集長期資金;完善證券公司質押貸款及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的管理辦法,制定證券公司收購兼并和證券承銷業務貸款的審核標準,在健全風險控制機制的前提下,為證券公司使用貸款融通資金創造有利條件。穩步開展基金管理公司融資試點,等等。 建言之五:破解危局要強調以民為本 我國股市是一個典型的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市場,由此而形成的特色是:從資金的需求方(上市公司)來說,整體上帶有強烈的官方色彩;而從資金供給方(各類投資者)來說,又在整體上帶有強烈的民間色彩。由于我國股市在上市發行過程中,基本上沒有把投資者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來考慮,致使融資者和投資者之間發生比較重大的利益沖突時,我國傳統體制是比較傾向于維護官的利益,比較傾向于侵害民的利益。破解股市危局,必須強調以民為本、執政為民。 特別要指出的是,中小投資者是目前我國股市上最為忠誠的群體。十多年來,他們為中國股市作出的貢獻有目共睹。但他們目前大多虧損嚴重,處境艱難,無力拿出更多的資金參與市場;在一些關系其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又得不到應有的話語權、表決權。充滿挫折的投資經歷使他們越來越認識到市場缺陷對他們的坑害也使他們對市場風險有著更加清醒的評價,他們對證券市場的畏懼感日益加深,入市積極性降低到歷史低點,資金撤離速度日漸加快。以犧牲一代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而使幾代人遠離股市,其負面效應不可低估。 破解危局,要強調以民為本,有必要對我國股市管理框架中現有的各類法規、制度、議事規則、決策規則等進行全面清理、整改,清除其中的積弊,使投資者的利益、投資者的呼聲,能通過制度、規則的形式得以順暢表達。 以制度規則的形式鼓勵上市公司分配現金紅利。既然我國上市公司整體的收益水平目前已顯著高于債券收益率水平,那么,我們就應力爭在3至5年內,使我國上市公司的長期平均現金紅利分配水平達到和超過債券收益水平。要把上市公司的現金紅利分配水平與其未來的再融資機會相聯系,從而為吸引投資者長期投資股市創造條件。 哀莫大于心死。我國政府把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作為實現本世紀國民經濟翻兩番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但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股市卻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徹底改變中國股市單一的圈錢機器功能,以民為本,以投資者利益為本,是破解股市危局的當務之急。如果政府各相關部門、市場各方不在此問題上形成高度共識,中國的經濟安全、金融安全將受到直接影響,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將受到重大影響,這樣的歷史罪責有誰能夠承擔?! 編后:落實九條破解危局專題討論至此告一段落,我們對積極參與討論的各界有識之士表示敬意和感謝,并祝愿中國證券市場盡早走出危局,邁向美好明天。 上證報評論員 同日播報: 管理層態度: 市況聚焦: 相關專題: 特別策劃: 相關評論: 名家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