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明茨伯格的"五行理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2日 16:09 21世紀經濟報道
——讀<卓有成效的組織> 余心岳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組織問題在西方是個熱門研究領域。組織的結構和組織的建設,從學術角度,一般歸結為組織設計問題。在完成以管理者的工作為焦點的專著<管理工作的本質>(1973)之后,明茨伯格一頭扎進"組織結構"領域,經過三年的理論研究和實地調查,其中包括他在麥吉爾大學的學生參與的大量調查,撰成一部具有教科書風范的巨著<諸般組織的構造:一項綜合研究>(1978,Prentice Hall出版)。由于該書被廣為用作教材,書評家和市場反應都很好,出版社著力兩度開發,請作者編撰一個針對實踐者的普及讀物,于是也就有了<卓有成效的組織>(1983),自然,讀來更為有趣,傳播也就更廣。 本書的寫作,以陶器制作始(也許是有"繆斯"的相助吧,就像他的著名文章"手藝式戰略"運用的核心隱喻來自他前妻,一位知名陶瓷藝術家)。在第一章"組織設計的基礎"開頭,明茨伯格設計的案例就是一個名叫拉庫的女士進入制陶業的歷程,從獨自一人在自家地下室制作陶器,到建立公司,發展壯大,直到把辦公室放在"制陶大廈"第55層。這個案例引出的核心詞匯,也是本書的核心詞,就是"協調"。 在明茨伯格看來,傳統的組織設計文獻考慮得更多的是"分工",即把任務分解,而不是著重考慮如何把拆分出來的工作合在一起。而組織的結構就要考慮分工與協調(或作"協作")這兩個基本且相互對立的要求,我們不妨稱之為組織結構的"陽""陰"。1980年,馬里蘭大學社會學教授黑奇(Jerald Hage)對明茨伯格系統分析"協調"的相關性予以了高度評價。 調和陰陽是中國傳統智慧,可不簡單,此外,我們古人的思想還有"五行",奇怪的是,明茨伯格也對"5"特別看重。本書原書名直譯就是"五之中的結構",或者干脆譯作"五行結構"。在作者看來,"5"不是個普普通通的數字,他還引用<象征詞典>中解釋:"5"是聯合的標志,在畢達哥拉斯看來它是婚姻的數字;也是中心、和諧和平衡的數字。"5"是人之象征……也是宇宙的象征……象征神的意志,對秩序和完美的追求。明茨伯格的"五行"組織結構說,主要包括:5種主要的協調機制,組織的5個關鍵組成部分,5種基本的分權類型,以及結論性的5種結構配置。讓人嘖嘖稱奇的還在于,不同的五行之間還有一一對應關系。 本書的基本結構是,前七章分別定義后面要用的分析構件,第八章到第十二章分別分析五種結構配置,最后一章則是超越前十二章確立的結構,有點像是喜歡上了"無極"。 第一章可以說是"地基"。首先識別出五種主要的協調機制:相互調節,直接監督,工作流程標準化,工作輸出標準化,員工技能標準化。其次是定義組織的五大部分:戰略高層,中間線,營運核心,技術結構和支持人員。作者還用圖示方法,區分組織運轉過程中的權力流、受控活動流、非正式溝通流、工作集群和臨時決策流程流。這樣,既能說明作者的觀點,又不失去組織之復雜性的把握。 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在前章的"地基"和"磚塊"基礎上闡明諸多參數。這些參數涉及到如何設計個人職位和組織的上層結構,可以說,這幾章為組織設計師劃定了領地和決策空間。尤可注意許多不同種類的專業化。 第五章的主題是分權。明茨伯格對分權概念的梳理、分類和結合形式的探討非常清晰。在"權力歸于所有人"一節,他對工人在工作場所的參與和組織上的民主理念頗有微詞,認為基本無效(關于這個問題,筆者覺得另一位管理思想大家艾柯夫的觀點頗值得介紹,可見新近出版的<艾柯夫管理思想精華集>中的"民主社會中企業的角色"一文)。 第六章討論16個假設,涉及年限、規模、技術體系、環境和權力(又是五類)。這部分其實是混雜著經驗、理論觀察和信念,設計師可以部分采作有效的處方,而實踐者應該根據處境來調整。這里,組織的技術體系有獨特的定義:營運核心把投入轉變成產出所借助的工具。至于廣義用法的"技術"(組織的全部知識),他用復雜性概念來表達,放在"環境"中討論。 在轉向對五種結構配置進行理論分析之前,作者安排第七章作為引子。關于配置,作者的定義(也是假說)是:有效的組織能夠實現設計參數的內在一致性,同時又與情景因素相兼容。相關的是另一個假說:有效的組織會根據情景選擇適合自身的設計參數。值得注意,這一章還有一種"五行":5個組成部分各自對組織施加的引力:集權化引力,割據引力,專業化引力,協作引力,標準化引力。至此,組織設計參數、五引力和情境因素一同匯聚作用,形成了五種自然的群組或結構配置。 五種結構配置是本書的精華所在,作者也許像20世紀諸多人文社科領域的學者一樣,受韋伯的影響,秉持價值中立理念,并沒有從價值觀上對各類結構配置或指責或欣賞,而是盡量"客觀"分析,盡管作者本人或許會比較喜歡"變形蟲結構",那種以非正規的、不定型的的團隊以及臨時委員會組織(adhocracy)為特色的結構。但是,作者坦言,"沒有哪種結構永遠是最好的"。 到此為止,我們或許可以說,本書確實能夠有助于各行各業的高層管理人員深入把握組織結構。不過,全書并沒有到此為止,在最后一章"超越5種結構"中,明茨伯格認為可能有第六種結構:"使命式結構配置",但沒有展開分析。發達社會常見的志愿者組織也許是使命式結構的原型,特點是:專業化是其協調模式,理想或者價值觀成為關鍵要素。 全書結尾依然回到"制陶",別具反諷效果: "拉庫女士逐漸老去,一天,她從55層的辦公室走下來主持陶器公司最大一家工廠的奠基儀式。她鏟土時不小心跌倒在泥里。突然,對弄臟了衣服的懊惱,變成了一種懷舊之情。她突然意識到,自從離開陶藝作坊之后,這還是她第一次真正地接觸土地。而后她忽然領悟到,制陶遠比賺錢重要。至此,她的組織有了新的使命——以手工制作美麗實用的陶器——并且形成了能夠反映這種新理念的結構。之后,她為組織最后改了一次名字——大地陶工,欣然掛職而去。" (<卓有成效的組織> 亨利·明茨伯格著,魏青江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