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信息聯網“難產”緣于利益妥協
□邵俊國
近日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要“健全城鎮住房制度”,建立以土地為基礎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現全國住房信息聯網,推進部門信息共享。2013年2月,住建部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40個城市的住房信息聯網完成。逾期8個月。按照住建部原本的預想,去年6月底住房信息聯網工程將擴展到500個城市。不過“大限”已過,這一目標依然“難產”。(《新京報》)
本該在去年6月底完成的500城市住房信息聯網不出意外地“爽約”了。這項被公眾寄予厚望的善政,竟然遭遇重重阻撓,進展緩慢,個中原因發人深省。
住房信息系統建設的重要意義不容置疑。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實施差別化信貸、房產稅等稅收征稽的必要基礎。更進一步說,其承載著房地產調控、反腐等多重功能,借助這一平臺,不僅能有效監控房地產投資的資金流向、樓市銷售等情況,還能進行準確的統計分析,進而制定相關的引導措施,有助于樓市的精確調控。
在現實中“房叔”“房嬸”、”房姐”不斷出現“房多多”簡直成了一種榮耀。這些房產是通過正常手段得來的嗎?公眾對此充滿疑問。但想要得知這些人的房產情況,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國對房地產信息查詢有明確規定,非公民本人要查詢房產信息,當事人除了要提供房屋所有者的身份證原件外,還須取得所有者簽名同意的委托書。
誠然,公民的個人隱私需要得到保護,同屬公民的官員也不例外。但應當看到,官員不同于普通百姓,由于手中掌握一定權力,面對各種誘惑,極易產生腐敗行為,在被查處的貪官中,大多數存在住房腐敗問題。眾所周知,財產信息透明是反腐的利器,世界上很多國家早就制定財產申報、公開制度,有效遏制了腐敗現象。但在我國,官員財產公開制度實施起來卻難度頗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益集團故意阻撓。
正如業內人士所言,住房信息聯網推進困難的阻力,并非全是技術上的難點,而是利益、觀念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滯后的共同作用。坦白地講,利益樊籬不打破,改革就很難推進。當下我國住房市場的既得利益者,包括房地產商、地方政府、炒房者、官員等,他們希望的就是現有的房地產政策能夠繼續下去,而不愿意讓住房信息聯網成為“掣肘”,而這正是阻礙善政實施的主要推手,是急需解決和遏制的。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稱,中國會用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改革,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住房信息聯網承諾始終難以兌現,這項善政也存在走樣、被架空的危險。有關部門不去積極應對,而是故意搪塞和拖延,損害的不僅是黨和政府的形象,還有職能部門的公信力。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