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年代正在遠離中移動嗎?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移動運營商,在已經到來的3G時代,還能交出一份怎樣的成長答卷?
文 | 本刊記者 秦姍 編輯 | 李岷
作為一家國有資產依然占絕對控股比例的上市公司,中國移動(0941.HK,簡稱“中移動”)不可能是一個純粹的市場動物,就像它的母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現在著力推動的TD-SCDMA標準——不可避免地被寄托著沉重的國家使命、甚至濃厚的民族色彩。
但是同樣和TD一樣,中國移動又必須在市場中去證明自己的生命力。這實際上是所有國有控股企業宿命般的挑戰,考驗其決策者的領導力與平衡力。
長期以來,外界對中國移動的概念仍單薄地停留在一家主要靠牌照獲取競爭優勢的壟斷性國企,好奇心也局限在:只怕牌照放開(哪怕只是部分放開),中移動就會丟掉其競爭力吧?
事實上,這家壟斷性國企最近數年來培育形成的市場競爭力并沒有真正被消費者、商界甚至它的同行所真正認識。
現在,是審視中移動的一個時機。因為這么些年來它享有的順風順水因素正在發生改變。它的母公司奉命合并資產狀況不那么優良的鐵通、奉命運營不太被市場看好的中國3G標準TD-SCDMA,監管層又一次扶植出競爭對手要破破中移動這些年越發強大的壟斷地位。更要命的是,互聯網與電信的融合沖擊著運營商在價值鏈中天然良好的地位,長遠來看,運營商如不改變,有漸淪為廉價管道商的危險。
在全球電信運營商中,10歲的中移動是家年輕公司。它是否有足夠的內力與智慧去平衡企業發展、政府需求、產業轉型中的種種矛盾與關系?
黃金年代結束了嗎?
TD-SCDMA(以下簡稱“TD”),中國惟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G(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一張曾令中國移動猶疑與抗拒、最終卻不得不領的牌照。
2009年1月下旬,在從工信部正式領取TD牌照10余天后,面對《中國企業家》對中移動3G往事的追問,坐在中移動總部七層總裁辦公室里的王建宙表示了堅決的回避:“(關于歷史)你們可以做出判斷,但是現在說這些已沒有意義。我現在對TD的態度只有兩句話,這是最現實的:第一,這是我們的責任,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第二,要千方百計地做好,真正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兼顧。”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稱,2009年,集團將為TD投入將近60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對于上市公司每天凈賺3億元的中移動來說,并非是一筆不可承受的負擔。甚至相反,各投行分析師并沒有將中移動做TD視為消極消息,其中一種代表性觀點認為,基于中國的政策傾向是支持自主研發的TD-SCDMA,監管當局反而不會采取有力的不對稱監管措施來解決中國電信市場的競爭失衡問題。
但TD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王建宙語)不過是落在中移動頭上的變數之一,形勢正在往更復雜困難方向演進。對此,比誰都清楚的是王建宙本人。在2008年10月份經濟危機寒風乍起之時,王建宙就借著對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站的一封公開信,向中移動人揭示出中國移動當下面臨的莫大挑戰:
——金融危機下,“好消息不起作用,壞消息不斷被放大。各地的宏觀經濟狀況給移動通信的持續增長帶來了許多挑戰,有的多年保持快速增長的沿海地區的移動通信公司,由于當地出口企業的減產,務工人員大幅度減少,削弱了對移動通信的需求,直接影響了公司的業務。”
——電信重組后,“電信行業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實力雄厚的固定通信運營商進入了移動通信領域,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
——移動通信市場空間拓展有限,“許多大城市的移動電話普及率已達到或超過100%,在這種情況下,(中移動)獲取新用戶的潛力不斷減弱。”
他說,這三點挑戰和TD重任,本來是四件獨立的事情,但是它們在同一個時間發生,因而對中移動形成巨大考驗,而這,是他自2004年冬天出任中移動CEO以來之未有。
黃金年代正在遠離中移動嗎?這家擁有將近5億用戶、并榮登全球市值最高移動運營商寶座的公司(2009年2月為1700億美元),還能交給資本市場一份怎樣的增長答卷?
在中國,一提起“壟斷”,中國移動是少數幾家會立即從人們腦海中躍出來的品牌之一。人們對它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個撞上移動代替固話潮流,又盡享了牌照壟斷紅利的幸運兒。壟斷,仿佛成了中移動洗脫不盡的“原罪”,也是王建宙長期以來耿耿于懷之所在。在不同場合,他都表達過類似抗議:很多人忽略掉中移動在打造市場競爭力方面的努力,似乎以為,外部環境就可以決定一個公司全部的業績;很少有人評價,這個公司的管理水平是什么樣的、員工素質是什么樣的。
王建宙性格溫和、沉穩,但在說到這點困擾時稍顯激動。他是對的。舉個例子,中國移動去年上半年雖然收入放緩,首次低于預期,但利潤卻是近年來最大增幅。這也許是中移動向來注重內在經營質量、開拓新業務得力的一個小證明。“因為壟斷因素,大家對中移動自身的努力的確有些漠視,甚至有人會說,‘誰來都能把中移動做成這樣’,這樣的說法有點輕率了。”一位電信資深觀察者對《中國企業家》評價。
但是,如果王建宙真的是對的,那么,用王建宙自己的比喻,證明中移動是“中國乒乓球隊”的大考才剛剛開始——后者無論換了什么樣的比賽場地,無論修改了什么樣的規則,總是能贏球。
王在上任之初還有一個比喻,曾給資本市場與外界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中移動不甘于成為一家擁有強勁現金流的財務穩定型公司,而是要“大象快跑”。這個后來被證明為成功的戰略包含了王建宙對電信運營商規模與成長之間關系的判斷:規模優勢對電信運營商至關重要,特別在傳統電信網絡方面,規模越大,發展越快。如今,一些分析師開始向王提出疑問,規模已經夠大的中移動今后到底將定位于一家什么樣的公司?成長型的?價值型的?不同的定位將決定企業不同的業務發展戰略和資本策略。王的回答是,“大象快跑”戰略依然有效,中移動還將是家成長型公司。
不過,現在這頭“大象”再奔跑起來,可能很難再像過去數年來那般自我與輕便。電信重組與3G競賽的展開(帶來競爭的加劇)、互聯網與電信的深刻融合(帶來商業模式的改變),注定將把盡享移動運營商既有優勢的中移動一點點請出“自由王國”。
而已成為既定事實的TD,是它腿上最沉重的“鐐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