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金融體制快點完善 資本防火墻慢點拆除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7日 02:10 第一財經日報
左小蕾 全球央行的聯合行動顯示,美國次級債的多米諾骨牌影響,已跨越時空,從美國波及到歐洲、日本和亞洲部分市場。次級債的影響有多深、多廣、多長,還有許多不確定的判斷。而中國再次十分慶幸,直到目前為止,似乎很少受到沖擊。 說再次,是因為1997年泰國的債務危機,傳染和蔓延到整個東南亞各國,最后到韓國和日本也不能幸免,釀成亞洲金融危機。但中國卻幸運地“躲開”了危機。 分析兩次躲開危機的原因,很多看法不約而同地認為,根本原因是中國的資本“防火墻”。換句話說,就是中國存在一定程度的資本管制,資本項下并不是完全可兌換,使資本不能隨心所欲去追逐高風險、高利潤產品,不能隨意流進流出。 慶幸之余,反思金融全球化,強烈感覺到,金融自由化程度越高,風險越大,而且蔓延和傳導更快。次級債風暴發生在金融完全自由化的華爾街,中國靠資本管制避開危機,我們是否應意識到,資本的自由流動并不是金融風險的避風港,更不是全球金融市場發展的全部內容? 金融自由化,一定要伴隨金融體制的進步,首先是內部金融體制的健康完善,同時建立與外部金融環境變化相適應的高度彈性機制。更重要的還是經濟實力的提升作為后盾。經濟基本面出了問題,金融自由化就會變成危機的催化劑。從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發展的角度看,我們要格外注意金融自由化帶來的新風險。 與中國資本管制的被動避開危機沖擊不同,我們還注意到,這次國際市場的危機是靠美國、歐洲央行和日本印鈔票的主動救助行動實現的。華爾街、倫敦、日本都可以通過發鈔票自救和互救。要注意,這些貨幣都是國際金融市場通用的國際結算貨幣,就是所謂“硬通貨”。這些鈔票是可以用來作為儲備貨幣的。這次由華爾街引發的危機的救助行動,是一次以“美元本位”為軸心的國際貨幣的聯合行動,再一次印證了“美元本位”的全球貨幣體制的存在,也印證國際金融體系是建立在“美元本位”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美元本位”為基礎的貨幣體系的無形聯盟。 當年亞洲金融危機中,遭遇外匯儲備的巨大流動性風險,最后成為危機的導火線沖擊的東南亞各國,多個國家不得不求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提款權,遭遇相應救助方案諸多附加條件的尷尬。 如果當年泰國也能自己印鈔票來緩解外匯流動性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的歷史,可能會改寫。 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特別是金融自由化中,仍然處在弱勢地位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兩次倚賴資本管制的體制 “躲避”危機的沖擊,雖然并非主動防范的最佳方式,但在金融弱勢的國際大環境中,也是一道不得已的最后屏障。其實這道屏障已經被打開了一道口子,6家中國的銀行持有次級債的報道提醒我們,隨著金融的不斷開放,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是否還能夠幸運地躲過“池魚之殃”? 在目前世界主要金融市場遭遇暫時影響的時候,應該警惕在“中國拯救世界”的高帽子下,動用外匯資產為次級債和相關危機機構埋單的鼓噪;應該警惕在“中國形勢一片大好”的奉承聲中,重新尋找出路的資本乘機更大規模從其他市場流入中國。否則大規模的資本流進流出,對于尚未建立與資本自由流動相匹配的金融機制的中國來說,無異于引進國際市場的危機沖擊。(作者為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