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鋼鐵滿足內需是最基本的國情表達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 17:03 新浪財經
邱 林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一份報告表示,上半年鋼鐵產品出口量過大,不符合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下半年要遏制出口過快增長勢頭。報告表示,要堅定鋼鐵工業的發展以滿足內需為主的方針,減少鋼鐵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度。根據我國的國情,從當前到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們沒有條件為國際市場大量提供鋼鐵產品,我國也不應當成為世界鋼鐵產品的制造基地。(8月2日《中國證券報》) 2006年,我國累計出口鋼材4300多萬噸,同比增長1.1倍;進口鋼材1800多萬噸,同比下降28%以上。進出口相抵,我國全年凈出口鋼材2450萬噸。因此,我國 “突然之間”成為了世界鋼材第一出口國,從2003年到現在的4年間,我國鋼材進出口出現如此大、如此快的逆轉令人吃驚。然而,我國鋼材出口呈現這種“井噴式”的增長,并不利于我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導致國際貿易摩擦增加的風險,也不利于鋼鐵業的投資結構調整和可持續發展。 當下,在我國進入重化工業時期,無條件地滿足國內需求是鋼鐵業的歷史使命。在完成這樣使命之后,是不是需要鼓勵出口,由我國實際國情來決定的。第一是不鼓勵出口,這在《鋼鐵產業發展政策》中已表述得十分清楚的;第二允許出口一部分,這是根據國內鋼鐵生產已經出現供大于求實際情況所說的。今年以來,國家先后幾次調整鋼鐵產品出口政策,旨在控制出口過快過猛的勢頭。而且,國家的政策傾向也很明顯,就是要以過去的鼓動鋼材出口為主,調整為現在的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即出口量不能突破總生產量的10%,其余90%主要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為什么要作出這么大的調整呢?即有國內資源短缺、環保壓力增大的因素,也有國際市場貿易摩擦加大的因素。今年以來,由于國際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美國就我國鋼材的禁止性出口補貼向WTO提起訴訟,加拿大也對原產于我國等地的熱軋碳鋼板進行反傾銷期中復審立案調查;同時,從去年起我國鋼鐵生產的鐵礦石50%需要進口,導致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鐵礦石巨頭近年來數次大幅度提價,僅2006年就達19%,使我國去年進口鐵礦石成本增加70億到80億元人民幣。今年以來,這三大巨頭和印度多次放出口風,鐵礦石又要漲價。 近年來,雖然我國鋼鐵大量出口獲得了一定的貿易順差,但所付的代價也是很大的。去年我國凈出口鋼材2450萬噸,平均每噸凈出口鋼收匯僅157.9美元。例如目前熱軋板卷在美國市場是每噸655美元、歐盟每噸609美元,而國內市場每噸480美元,實際價差140美元左右。正是這個不小的價格差別,吸引國內企業不顧國家稅收的約束而大量出口。出口雖然賣了好價錢,但為什么每噸凈出口鋼材收支相抵不賺反賠?因為出口的多是熱軋板卷這樣的低端產品,而科技含量高的鋼材,仍然需要大量進口,高端與低端價格差別相對較大。 今年6月,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梁樹和在“中國制鋼原料及鋼材國際大會”上指出,考慮到資源、能源現狀及環境因素,我國發展鋼鐵工業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鋼鐵進出口的主要目的在于品種調劑。國內資源條件也不支持我國鋼鐵大量出口,今后5年,國內需關停和淘汰落后煉鐵能力3986萬噸,落后煉鋼能力4167萬噸;2007年要關停和淘汰落后煉鐵能力2255萬噸、落后煉鋼能力2423萬噸。 基于此,國內鋼鐵企業應當盡早調整出口行為,將出口市場視作“彈性調節空間”而不是“過度倚重的增長空間”,只有這樣,才能長期發揮出口市場的分流作用。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將限制資源類產品出口,國內鋼鐵生產的增速將隨著淘汰落后能力而逐步回落。政府已出臺出口鋼坯加征海關關稅10%的措施,并可能進一步降低低附加值鋼材出口退稅,這將使國內鋼的供應資源量回升,市場將通過品種、質量、價格、服務的競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按照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今后將大幅度地降低能耗,減輕環境污染,建立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國不可能成為世界鋼鐵制造基地和鋼鐵產品出口大國。由于鋼鐵產業發展趨勢已發生逆轉,鋼鐵企業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把行業利益、企業利益置于國家利益、人民利益之上,應該按宏觀調控步伐,調整好本行業、本企業發展的節奏。在這一過程中,鋼鐵企業應該轉變傳統生產經營理念,需要面向國內市場,并尋求長遠持續發展的切入點。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