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企業自主造車有多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5日 11:28
經濟觀察報
7月中,廣州本田、上海大眾等合資車企集體發聲,宣布自主研發計劃,引發業內大討論。質疑聲中,焦點有二:一,合資汽車企業搞研發是真自主還是“偽自主”;二,合資企業有無能力自主研發,是不是在作秀。
眾所周知,汽車研發是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一個企業形成真正意義上、高水平的自主研發能力可能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其間還會遇到種種不確定因素。面對如此復雜的工程,很難用對與錯、成與敗定論一時長短。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將目前主流合資汽車企業的研發現狀如實展現出來。
本報通過采訪國內主流合資汽車企業在自主化進程中的表現,歸納出4種比較典型的情況:一是泛亞模式,即通用和上汽聯合成立獨立研發中心,為合資企業服務;二是聯合開發型,代表企業是上海大眾,其在引進吸收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開發能力;三是獨立品牌模式,代表企業是廣州本田,他們希望自主研發能與自主品牌同步進行;四是二次開發型,這種類型比較普遍,神龍、一汽大眾等很多合資企業都是在引進車型的同時,根據中國情況進行二次開發,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產品。
上期本報報道了研發先行的泛亞模式,并以北京吉普為前車之鑒,分析了這個先行者身上揭示出的合資企業自主研發的種種弱勢,本期繼續就廣本和神龍的相關企業行為展開解析。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