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多在結構上下功夫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05:16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下半年的宏觀調控應當如何著力?專家建議 多在結構上下功夫(金海觀潮) 詩 云 所謂“三過”,即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增長過大,表面上看是總量出了問題,實際上是結構失衡所至,根子在內需不振、消費疲軟。除了采取總量對策外,宏觀調控的著力點應更多地放在結構調整上,下決心花大氣力解決結構問題 上半年的經濟數據相繼發布,6月外貿順差再創新高,達269億美元,上半年為1125億美元;貨幣供應仍然較多,M2、M1分別增長17.06%、20.92%,比上月有所加快;外匯儲備繼續快速增長,同比多增1440億美元,截至6月底,余額突破13000億美元。7月19日傳來最新消息:上半年我國GDP增長11.5%,CPI增長3.2%,投資增長25.9%。 對于下半年的宏觀調控舉措,有的專家猜測可能會出臺一些緊縮性的政策來抑制信貸、投資、出口的過快增長,緩解流動性過剩等。也有專家認為,除了采取總量對策外,宏觀調控的著力點應更多地放在結構調整上,下決心花大氣力解決結構問題。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所謂“三過”,即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增長過大,表面上看是總量出了問題,實際上是結構失衡所至,根子在內需不振、消費疲軟。正是因為廣大居民有太多的醫療、養老、教育等后顧之憂,不敢放心消費,才使低利率政策下的儲蓄率不斷攀升,銀行資金充裕且存貸利差較大,有放貸的壓力與動力,大量資金流向生產企業,助推了投資的快速增長,這里不排除有許多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加劇了產能產品過剩的矛盾,轉向國際市場尋找出路是理所當然的。此外,國際分工導致的制造加工業轉移,也使我國外貿出口大量增加。巨額順差迫使央行一再投放人民幣購買外匯,一方面外匯儲備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流動性問題日益突出,推動投資一再走高。從前一段政策實施的效果看,發行央行票據、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確實收縮了一些流動性,但是提高貸款利率對抑制企業投資行為影響甚微,況且貸款利率早就放開了,很多銀行對大客戶都是下浮利率的,有影響的是資金急缺的中小企業(而他們正是吸納就業、發展服務業的主力軍)和貸款買車買房的消費者。人民幣升值、下調出口退稅率,擠壓了一些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但并未削弱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市場有需求,企業有產品,擴大出口仍是趨勢。 宏觀政策應近期遠期目標相結合、治標治本相結合,著重從結構上解決問題。放眼中國,人口多、底子薄,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一旦啟動,資金、產品都不嫌多。所以當務之急是擴大內需,調整結構、優化結構。解決結構問題,財政政策大有可為。近年財政收入增長很快,遠遠超過GDP的增幅,有能力、有條件做一些長期以來想做該做的事。包括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社會保障、公共衛生、普及教育的投入,千方百計提高老百姓的消費能力,減少他們的消費后顧之憂;運用稅收或貼息杠桿引導資金流向,鼓勵中外資企業開發中西部,投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中西部和廣大農村經濟欠發達,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是潛在的巨大市場,財政讓一點利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節能環保、廢舊物資回收等領域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短腿,初始階段具有高風險、低利潤或回報期長的特點,企業一般不愿進入,但這些領域吸納就業人員多,又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可逾越的環節,應成為國家財政扶持、引導的重點;停征利息稅,或實行存款正利率,減少對居民財富的擠壓可以起到增加居民財富的功效,有助于穩定居民消費信心。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