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財經縱橫

血汗工廠透視轉型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3日 11:38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編者按:

  一直備受贊譽的珠三角外向型經濟增長模式在今天受到各方質疑。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大量引進外資,并與內地大量廉價勞動力相結合,走低成本擴張戰略,初步成為國際性加工制造業基地而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這兩年來,隨著血汗工廠、民工荒、電荒、環境污染等問題的爆發,日益折射出曾經依靠勞動高密集、高能耗,通過高速增長并以部分破壞環境為代價而獲得局部增長的珠三角經濟,已經受到挑戰。

  此外,隨著土地、勞動力、環保成本的不斷上升和行業競爭的加劇,單靠要素擴張已難以實現珠三角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珠三角經濟模式急需轉型。面對今天所處的環境,珠三角經濟將如何面對?是什么樣的力量將決定廣東的未來?本專題中,我們試圖通過對具體的企業采訪來解讀珠三角經濟現今所處的環境,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未來珠三角經濟靠什么發展等問題。

  

證券時報記者 陳霞 何雨華

  7月18日,深圳市龍華鎮的富士康工廠門前,一個用于招工的簡易帳篷前,聚集了幾百名臉上還露著些稚氣的年輕的女孩和男孩。他們的眼里閃著興奮的光芒,他們遠道而來,只為了在這里謀得一份工作。看來,代工大王富士康并未因其“血汗工廠”的曝光事件而影響它的招工。

  記者和其中一個叫阿梅的女孩子聊了起來,23歲的阿梅來廣東打工已經4年了,記者提醒她傳聞富士康工資低、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高、管理嚴苛,被稱為“血汗工廠”,去這樣的工廠上班可能將非常辛苦而所得報酬不多。但記者的提醒換來了阿梅和她身邊同伴的大笑:“哪個工廠不是這樣呢?其他工廠還會因為有時候接不到單,效益不好就隨時炒人,這里雖然辛苦,至少因為生意好一直有活做。”

  而在其他來應聘的人那里,記者得到了幾乎和阿梅一致的答案,他們恐懼的不是血汗工廠,不是工作時間長,而是工廠接不到單,效益不好就會炒人,又不得不面臨再次找工作的困窘。

  外向型經濟的崛起

  阿梅和她的同伴在廣東打工的4年里已經換了近10家工廠,制衣廠、鞋廠、玩具廠,阿梅都呆過,不同的是所生產的產品,相同的是這些廠都是靠從國外接訂單,來料加工賺錢,生意好訂單多,阿梅就要超時加班趕貨,而一旦沒有訂單,工廠就要開始裁員。

  問題在于工廠老板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訂單多,什么時候會沒單接,所以工廠永遠都是當生意好時就擴大招工,晝夜趕單。而一旦生意不好,訂單減少時往往也伴隨著每筆訂單的加工費減少,但即使利潤再低工廠也會接下來以維持企業運轉,等著生意好轉。但生意不好時,工廠會大量辭退員工,以期降低人力成本。

  工廠自己都沒有明確的生產計劃,飽一頓餓一頓生產,這和珠三角特殊的經濟發展模式有關。

  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依靠其緊靠物流中心———香港的特殊地理優勢,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大量引進外資,并與內地大量廉價勞動力結合,走低成本擴張之路,發展出大批“三來一補”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珠三角逐步發展成為國際性加工制造業基地。

  大批“三來一補”企業的發展,是靠珠三角廉價的土地資源和稅收優惠政策,以及國內充足的廉價勞動力,這些企業的共同特點是資金、技術和市場都在國外,而建在珠三角的工廠或者生產車間,僅僅是從事簡單的加工制造。

  在外源經濟蓬勃發展之下,很多珠三角的本地企業見到來料加工賺錢且時間快,也紛紛加入到來料加工行列,而且很多個人,一旦能從國外拿到一個大的訂單,馬上就會召集一些股東投資建廠。

  在多種力量之下,加工制造業的雪球越滾越大。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處長潘敘迭介紹,時至今日,珠三角已有近7萬家單純依靠來料加工的工廠,珠三角成為典型的外向型經濟地區。

  正是這種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催生了珠三角經濟的迅速崛起。在深圳等三個經濟特區的帶動下,珠三角經濟呈爆發式增長,并迅速在中國獲得先發優勢。1980年,廣東經濟在全國還排在20多位,到1990年,已躍升至第1位;2005年,廣東GDP達到21701億元,比2004年增幅達到13%。廣東以接近2萬億的經濟總量(相當于印尼一個國家),卻仍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外向型經濟的優勢驚人。

  在20余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珠三角確立了以外來加工制造為主體的經濟結構。2005年全省生產總值21701.28億元,而加工制造的產值就為10747.25億元,占到了半壁江山。此外,所生產的工業品中超過四成外銷,在全國工業品出口中占相當重要的份額。

  但是,這種競爭優勢正在逐漸消失。

  成本增加利潤下降

  由于珠三角積聚大量制造企業,之前一直處于粗放經營,造成水電資源緊缺,價格上漲。迄今為止,廣東已經歷了持續三年的“電荒”,去年更是達到最高峰值。2005年廣東出現了多年來電力供應最緊張的局面,電量總缺口約為全社會總用電量的9%。

  由于能源和資源價格的上升,下游產業的利潤受到擠壓,珠三角工業走弱。記者從廣東省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廣東工業生產放緩,企業虧損面和虧損額大幅上升,廣東38個大類行業中的16個出現了利潤負增長,這一數字在去年是9個。

  除成本增加之外,國內企業還遭遇到國際貿易環境的惡化,并且產業和行業之間競爭加劇,造成市場份額縮小,進一步降低利潤空間。而另一方面,成品出口的價格幾乎沒有變動,加工貿易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薄。

  “制鞋成本不斷上漲,但鞋子的價格不但未上升,反而略有下降。去年上半年,鞋廠利潤還有5%~8%,而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總體利潤下降了30%。” 廣東鴻暉企業集團負責人郭佳杰道。

  近年來廣東的紡織品、服裝、工藝品等行業的利潤率已經下降到5%-15%,而這還是在民工工資近十年沒有明顯上漲的情況下取得的。目前

人民幣升值超過3%,已經有許多企業經營乏力,而下一步人民幣還有進一步升值的空間,假如人民幣升值5%,將會吞噬這些企業的全部利潤,許多企業面臨著停產的可能。

  根據東莞市經貿局提供的報告,今年第一季度,東莞市紡織品業、服裝業的利潤分別下降了87.94%和30.57%,這兩個行業虧損企業的虧損額則分別上升到 70.15%、36.49%。

  目前,皮鞋行業約占東莞市制造業產值的75%,而歐盟自4月7日起對我國的皮鞋征收18%~19%的臨時性反傾銷稅以來,東莞的皮鞋業更是遭受重創。一些本土的小加工廠已經停產,而部分跨國企業則把中國工廠的生產份額轉移到了國外的工廠。此外,皮鞋產業鏈的上游產業制革業也受到牽連。 

  利潤下降,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也在惡化。記者在大朗附近見到,很多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初期建立的廠房,已經破舊不堪,但是仍然在使用,旁邊是雞籠一樣的宿舍區。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大量面容憔悴,拖著疲憊身軀的小伙子小姑娘行走在垃圾味道刺鼻的陽光下。但這畢竟還算是正規的工廠,還有很多隱藏在村子里的手工式作坊,其工作和生活條件就更加惡劣。 

  在工作、生活條件惡化和工資降低的過程中,伴隨著國家對農業的扶持,長三角經濟圈的發展、江浙經濟的崛起,大批內地勞動力有了更多選擇,可留在家務農或涌向長三角一帶打工。于是,自2004年春節以來,從前有充足勞動力資源的珠三角開始遭遇“民工荒”困境。

  廣東省社科院丁力處長認為,“血汗工廠”和“民工荒”的根源在于產業結構出現了問題。“過去,珠三角是靠著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起來的,這些企業主要是利用低廉的勞動力差價來賺取利潤。一旦市場環境惡化,利潤減少,就必然采取一切手段控制生產成本。”

  “問題的深層原因還在于,珠三角長期以來依靠廉價勞動力而賴以發展的外向型經濟模式已經不適應經濟的持續發展。” 丁力認為,“珠三角必須要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加經濟增長的技術含量,發展高新產業,這直接關系到珠三角經濟的持續增長問題。”

  自主創新是唯一發展之路

  “雖然意識到經濟增長方式要轉變,但如何轉變,向何處轉變目前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提法,廣東還缺乏一個對未來經濟發展的共識。”廣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成建三道。

  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潘敘迭表示,今后廣東省政府將會嚴格控制依靠低成本生存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不再鼓勵招商引資一些簡單加工型企業,通過提高最低收入標準將能淘汰一部分低端企業,為后續一些技術型、創新型企業留出資源等發展空間。

  今年7月11日,廣東省再次調高其最低工資標準,各地最低工資標準平均提高17.8%,其中廣州市提高至780元/月,深圳特區內810元/月,特區外700/月。此次工資上浮為歷年來最大一次。

  表面上看,政府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似乎是在為民工撐腰,但丁力認為這只是表面現象。“深層原因是政府希望借調高最低工資標準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因為強制企業提高工資,會使得一些企業完全抵消掉其利潤,無法經營,必然導致一些簡單的加工企業被淘汰,而一些已經過剩的產業將被優化、淘汰,或者外遷、轉行和關門。”  

  “外資始終是把珠三角作為工廠或者生產車間,引進再多外資也不會給我們想要的技術,珠三角的自主創新必須依賴民營企業,讓自己的企業唱主角,但現在自己的企業大多還沒有這種能力。”潘敘迭表示,廣東民營高科技企業比例不高,大量的民營企業甚至比勞動密集型外源性企業更弱,有很多是從香港拿訂單,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外源型企業。

  “珠三角的自主創新之路將非常艱難,與其他有創新動力的內向型經濟區域相比,外向型經濟的直接和見效快反而阻礙了珠三角的創新。”

  改革開放20年來,像阿梅那樣的許許多多的年輕的小伙子和姑娘們來到這片土地。他們忍辱負重地奉獻過,現在他們中的很多人的子女又再次來到這里打工。十多年前父輩們每月幾百元的工資,如今他們的下一代仍然是每月幾百元。即使提高最低收入,但改善民工生存現狀的作用非常有限。

  因為人力成本提高,將會使得本來就微利的一些企業倒閉,很多人將會失業。而暫時不失業的民工仍是在工廠做著不需要任何技術含量的流水線工作,而且只要企業仍然是以來料加工生產為主,就不可避免地要想盡辦法來控制成本,血汗工廠的問題仍得不到根本解決,工人仍是處于被剝削的底層。而最終,他們會因為勞動力素質一直沒有提升而再次回到來時的故鄉。

  “時至今日,發展自己的民族企業,走自主創新之路,擺脫對外源經濟的依賴已經不僅僅是單純解決經濟問題,而是如何創立珠三角可持續發展,創建和諧社會的問題。”丁力說。

  系列報道:

  印鈔機工廠的昨時今日

  血汗工廠--中國經濟的一個縮影

  專家談珠三角經濟轉型:從汗水經濟到智慧經濟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504,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