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中國股市投資者會出現斷代嗎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9日 11:56 中國經濟周刊

  哀莫大于心死,中國股市一路蹣跚走來,帶給投資者的,似乎除了傷害還是傷害。為何中國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而股票市場一直表現不佳、證券市場始終徘徊于起步階段?什么原因使得中國股票市場對無論是投資者投資還是公司上市都失去了吸引力? 2005年中國企業高峰會于2005年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其中關于中國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的討論,引起了廣泛關注。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唐韻/北京報道

  如果一個市場失去了青年人,這個市場想充滿活力幾乎不可能。

  而現在,這個現象正在發生,在我國股市普通的投資者中,越來越難以發現年輕的互聯網一代。“投資者年齡老化”—有學者這么稱呼這個現象。

  在互聯網上,對于中國股市的討論總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股市中各類問題在互聯網上不斷被集中地曝光、議論。也許正因如此,中國股市形象留給互聯網一代是一個充滿爭議、缺乏透明度、沒有法制精神、只講索取不講回報、讓投資者痛苦不堪、甚至連賭場都不如的場所。

  更有人認為,如果股市繼續低迷下去,中國股市投資者可能出現斷代的問題。但問題是,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又能吸引多少其他的投資者?

  “遠離毒品,遠離股市”?

  “遠離毒品,遠離股市”,唐樂為對流傳在市民中的這種說法深有體會。

  唐樂為是上海浦東新區的一位退休工人,也是有5年股齡的老股民了,受三年熊市損失數萬元的煎熬,唐樂為現在如履薄冰,對股市信心似乎很難恢復到正常水平。

  “許多股民如今投資股市對利空消息特別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在市場上的大規模拋售。即使有利好,基本也是信者寥寥。”唐樂為很懂行地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我國股市自2001年6月以來,持續47個月下跌,大盤指數從2200多點下跌到1100多點,70%以上的股票創歷史新低;股市總市值損失約2.8萬億元,對國民經濟造成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難以估量。其中,流通股股東市值損失7000多億元,7000萬投資人損失慘重。

  股市漲跌遵循經濟發展,這條規律唐樂為也懂,但讓唐樂為以及眾多股民看不明白的是,中國股市的持續下跌卻是在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背景下發生的,這明顯違背正常的市場規律。

  經濟學家劉紀鵬認為:“我國新興轉軌的股市中,決定股市發展趨勢的因素取決于三個環節:一是宏觀經濟背景;二是上市公司質量;三是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從宏觀經濟面來說,中國的宏觀政治經濟環境不存在導致這一慢性“股災”發生的宏觀背景。而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問題是一個跨世紀的國際難題,全世界都在探索之中。在近70%非流通股不能流通的情況下,中國股市今天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已跌到15倍左右。”

  這輪長達四年的股市下跌是從2001年5月開始的,在2001年5月到7月之間,兩項政策被推出:其一,在2001年5月出臺了按市價減持國家股的政策,以實現籌集社保資金和擠壓股市泡沫的雙重目的;其二,在2001年7月派出調查組行政追查國有銀行的違規資金入市。結果導致股市從2001年6月的2245點跌到了2001年10月的1513點,在短短的四個月里面,大盤就下跌了近700點。如果說查銀行違規資金入市是導致這場股市下跌的導火索的話,那么國家股按市價減持并由此而引發的全流通問題則是導致這場股市災難的最重要原因。

  哀莫大于心死,中國股市一路蹣跚走來,帶給投資者的,似乎除了傷害還是傷害,難怪許多過來人會發出“遠離毒品,遠離股市”的感慨。

  “明年還是那件破棉襖”?

  2002年5月,按市價減持的國家股減持政策被終止,同時提出國家股將在場外進行減持,但場外減持的結果最終還是要在場內和流通股并軌。

  “保護廣大社會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已經被喊了許多年,年年在提,年年還是老樣子,我們幾乎習慣了‘今年希望明年好,沒想到明年還是那件破棉襖’。”

  大多如唐樂為這樣的投資者都是這樣的心理,久而久之,股市成為他們心中的雞肋,在扔與不扔的猶豫中,他們心力憔悴。

  于是,對中長期股市的預期越來越差。預期的不明朗使人們看到在增量國家股減持的后面,還懸掛著4600多億存量非流通股這顆“大地雷”,最終也可能按市價并軌流通,這個數字是近15年來1400家上市公司所發A股總額約2000億股的2.6倍之多。

  而在當時又存在著10元左右的流通股交易市價和多年來一直存在的非流通股協議轉讓的2.6元左右的凈資產價兩種價格,價差懸殊。因此,以何種方式、何種價格并軌就成為決定股民投資預期和股市走勢的關鍵。

  但另一方面,股權分置利用分紅為上市公司高管積累的財富,卻很少有人注意。用友軟件四年分紅,董事長王文京坐地穩賺1.1億元,由于其持股成本為1元/股,因此四年分紅收益是其原始投資的2倍。

  可是,這對于普通股民則是毫無意義的,用友最低價位也超過16元,依靠分紅收回原始投資則是百八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是什么嚇跑了投資者?

  “保護投資者不能說股市不好的時候,鼓勵投資者大量投資,股市好的時候就天天來查,一棍子打死。”首創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劉曉光表示。

  15年來,中國的股民、投資人包括券商經歷了大起大落,劉曉光對此深有體會。

  “當前金融市場面臨三個失衡問題。一個是經濟增長與金融結構的失衡,經濟增長25年來,金融結構卻嚴重失衡。第二金融結構中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失衡,支撐整個活動的資金3%來自證券市場,3%來自其他證券渠道這也是失衡的。第三資本市場的品種和工具的失衡,在3%直接融資市場上,股票占了98%,債券市場極為不發達。”

  自1979年以來,中國引進近5千億外資,主要是國家地方政府利用土地、稅收勞動力成本優勢獲得的收益,但是恰恰在這方面金融改革開放的速度不能與之相適應,這是出現在金融市場方面的問題。

  另外中國資本市場的結構性失衡,主要是中國金融特別資本市場發展受到抑制的原因。

  這些年來資本市場的大起大伏也讓投資者膽戰心驚。“大起大伏主要有這樣一些原因,第一,1997年的時候股民將資本市場定義為圈錢,第二,股票市場投機性風險因素和投資性因素并存,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找到對投資有效的方式方法,比如對券商融資問題、股票的權證交易問題、對沖避險的工具問題以及限制投資人的問題等等。另外,缺乏創新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鼓勵支持強化的一些措施也是重要原因,比如創業板的投入與主板的市場沒有什么區別,再比如場外交易受到嚴格限制的范圍。”劉曉光無不擔憂地說。

  所有這些問題,給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人造成了一些阻礙,很多投資無法進行,如果問中國投資人在哪里到底出了什么問題,還要做系統的探討。

  觀點交鋒

  重建投資者市場從哪里開始?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