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百米跑和馬拉松 調控下的企業生存法則(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6日 17:21 《董事會》 | |||||||||
投資需求的膨脹壓力依然很大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當前的宏觀調控雖取得明顯成效,但投資需求的膨脹壓力依然很大。
針對浙江民營企業的一份調查顯示,2004年上半年,超過一半的企業存在非正常停電情況。大型低壓電器生產企業溫州正泰集團僅一季度因缺電未能如期交貨的合同值就達1.6億元。與之相應,波及全國的能源緊缺又掀起了新一輪電力投資開發熱。權威部門估計,目前全國違規建設的電站規模將超過8000多萬千瓦。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僅去年一年簽訂投資協議的電力總裝機容量就超過5000萬千瓦,相當于兩個半三峽,新建的電廠項目達21家。 筆者在基層采訪時明顯地感覺到,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大多有著濃重的“趕超情結”:大規模舉債搞城市建設,以求在最短時間內改變城市面貌。而且存在著一個問題:經濟發展中的一些規章制度,在某些人眼里成為了一種桎梏,是一種約束。于是“打擦邊球”成了解放思想,逐步演變為“法律規定了,也要敢于突破”。因為有了業績就能一俊遮百丑! 投資過熱是多年來中國經濟運行的頑癥之一。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分析指出,這一輪投資擴張有其客觀原因:一是中國正處于城鎮化提速、重化工業加快發展的歷史時期;二是境外一些加工工業正向中國轉移。城建等投資需求增長過快,帶動了重工業的過快增長,反過來又拉動了鋼鐵等相關行業的投資,并進一步推動整個投資規模的擴張,形成部分行業需求過盛和產能過剩兩種“泡沫”,而煤電油運新的“瓶頸”制約再度凸現。一旦市場發生變化,就會導致部分企業倒閉、失業增加、銀行壞賬增多,最終造成經濟的大起大落。 “馬拉松”與“百米跑” 2004年,依然旺盛的需求使房地產預期利潤率在“打壓聲”中不退反進,部分城市房價上漲幅度超過20%。房地產投資的“高燒不退”,又將刺激鋼材、水泥等建材價格堅挺,使煤電油運等瓶頸效應更趨顯著,促進生產資料成本上升,增加成本型價格上漲壓力。 事實上,在這些投資行為的背后,凸顯的正是深刻的體制問題。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經營城市的投資活動缺少約束機制,即使正常市場條件下無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在各地政府的優惠政策下,也變得有利可圖。目前投資最熱的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中,不少項目就是通過違規和非市場化的運作方式,比正常條件下節省了30%—40%的投資成本。花銀行的錢,建自己的項目,這些行業的投資豈能不熱到發燒? “貨幣政策是總量政策,解決不了體制問題和結構問題!苯洕鷮W家張曙光認為,以往一個常見的現象是,調控前,各地爭先恐后地上項目;調控中,政府要保國有部門,不得不卡死民營企業;調控后,不良資產達到高峰。如果不通過改革,削減政策的投資建設職能,單純的政策調節很可能是逆向調節。 很顯然,投資項目這樣的微觀決策不能再回到層層行政審批的老路上去。中央政府的此番調控,讓人們靜下心來考慮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更深層的問題。有保有壓,有抑制有發展。畢竟,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而言,它的城市化、現代化,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跑”,發力過猛、速度過快,都會造成“透支”。 作者為新華社資深財經記者、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得者(《董事會》雜志供稿) 《董事會》系列報道:調控下的企業生存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