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國企業人事黑榜(4)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7日 14:43 《團隊》雜志 | |||||||||
本刊記者 蕭三匝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2004年,中央政府秉持可持續發展觀,對經濟領域進行大刀闊斧的整頓,“千鈞棒”一掄,幾許泡沫沉渣剎那間化作齏粉飄散!有人說
2004年,WTO巨輪滾滾,出于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強大壓力,各行業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許多行業進入過度競爭。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無形地優化著產業競爭的既有格局。北京古橋由此作古。 還有,董酒。還有,特種纖維。還有…… 又有人說,“成功的原因都一樣,失敗的原因各個不同”。但如果要從敗局中找出共同規律,人們發現,原來,破敗的直接動因都指向一點——資金鏈斷裂! 愿企業家從敗局中學習理性,愿2005年人們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還記得那個叫史玉柱的人嗎,正是因為巨人集團的倒閉,這個碩士從此學會了理性! 所羅門說,一切都會過去。 敗局一:鐵本不是鐵做的 江蘇鐵本鋼鐵有限公司自2002年初籌劃在常州市新北區魏村鎮、鎮江揚中市西來橋鎮建設新的大型鋼鐵聯合項目。該項目設計能力840萬噸,概算總投資105.9億元人民幣,2003年6月進入現場施工,2004年3月江蘇省政府責令全面停工。 事實上,2002年5月以來,為實施該項目,鐵本公司法人代表戴國芳先后成立7家合資(獨資)公司,把項目化整為零,拆分為22個項目向有關部門報批。2002年9月至2003年11月,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江蘇省發展計劃委員會、揚中市發展計劃與經濟貿易局先后越權、違規、拆項審批了鐵本合資公司的建設項目。鐵本公司未取得環保部門批復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即開工建設,嚴重違反了國家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的有關規定。 2003年以來,常州高新區管委會、揚中市政府在未依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的情況下非法批準鐵本公司征用、占用土地,并違規組織實施征地拆遷,導致鐵本公司違法占用土地6541畝已無法復墾,造成大量耕地被毀。2003年12月,江蘇省國土廳違規批準了常州市涉及鐵本公司的14個批次的土地5988畝,致使鐵本公司項目部分非法占地合法化。 截至2004年2月末,中國銀行常州分行等銀行金融機構對鐵本公司及其關聯企業合計授信余額折合人民幣43.39億元,其中貸款25.6億元。經檢查,鐵本公司通過提供虛假財務報表騙取銀行信用和貸款,挪用銀行流動資金貸款20多億元用于固定資產投資。 另外,鐵本公司存在大量的偷稅漏稅行為,已涉嫌經濟犯罪,公安機關已對戴國芳等10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拘強制措施。 案后拍案:一個項目設計能力840萬噸、概算總投資105.9億元人民幣的大型鋼鐵聯合項目,在未獲得合法審批的情況下,為什么能夠連闖“紅燈”,大膽違規上馬?國家三令五申限制鋼鐵、水泥等行業過度投資、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為何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直到釀成嚴重的后果? 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內容。鐵本項目實際占用的土地中有基本農田1200畝。按規定,占用如此數量的土地尤其是基本農田必須報國務院批準。然而,對鐵本項目的違法占地,國土部門大多采用了變通手法,這些做法都使國家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難以落到實處。職能部門的把關不嚴、監管不力,是導致鐵本事件愈演愈烈的重要因素。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項目動工必須取得合法征地批準文件。然而,鐵本項目在所有征地手續尚未辦理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即自行與鐵本公司簽訂協議,對土地上的農民進行拆遷騰地。國土部門對鐵本項目的違法征地行為也沒有進行及時制止和查處。實地巡查做得不夠,監管不力是導致事態嚴重的主要原因。 鐵本項目的污染問題是當地干部群眾反映的焦點之一。盡管鐵本事件中主要是企業無視環評法,未經評審即擅自開工,但環保部門也存在執法不嚴的問題。即使不在自己的權限范圍之內,也應盡快向上級匯報。如果早一點制止,事態或許不會發展到今天的地步。 此外,鐵本公司通過虛假財務報表騙取銀行信用和貸款,挪用銀行大量流動資金貸款。企業利用貸來的巨額流動資金進行新項目的建設,鐵本公司的10家關聯企業違反規定相互擔保。然而,6家提供貸款的商業銀行對這些問題都沒有發現,這反映了銀行在執行內控制度上存在嚴重問題。 說白一點,鐵本不是鐵做的,是“關系”做的。 敗局二:無奈古橋終作古 2004年的空調旺銷季節未過,古橋空調已經全面停產。 古橋空調是目前國內空調業僅存的一家擁有純正“國有企業”血統的空調企業。直到停產,其股權結構仍是100%的國有股。北京古橋電器公司是國家最早指定生產空調的企業,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極盛時代,年產空調逾30萬臺,產品擁有五大系列、60多個品種和規格,市場占有率一時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直到今日,在北京市民所使用的空調中,古橋空調的保有量仍居第一位。 業內甚至一度樂觀地提出,希望這支正宗國有“血統”空調勁旅能夠在民營企業、外國品牌的包圍中殺出一條獨特之路。但古橋的體制終于在殘酷的空調大戰中現出軟肋,缺乏準備的古橋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改制被提上議事日程。 通過與包括海爾、TCL、海信、志高、科龍、耀馬十多家企業談判,卻沒有一家最終愿意接下古橋。由于今年空調原材料價格上漲,古橋空調不得不全部停產,400多名員工大多待業在家。目前尚有百余人在崗職工則都分散在各維修點,為現有的古橋空調用戶和其它空調品牌提供安裝、保養、維修等服務。 案后拍案:“橫跨冬夏、直抵春秋”這個經典廣告曾代表了古橋空調最輝煌的時期,許多廣告專業的學生都曾經分析過這個廣告的創意。然而,這家國內僅存的純正“國有”空調企業畢竟衰敗了,重組之路也是一波三折。期間,企業曾想申請破產,但遭到上級反對。 古橋的衰敗再次為國有家電企業敲響了警鐘。今年是國內空調業整合力度最大的一年,大量生產規模不到100萬臺的空調企業已被淘汰,這其中就包括曾經的知名品牌迎燕、樂華、萬家樂(資訊 行情 論壇)。除了空調產業外,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也將面臨整合,國有家電企業能不能及時走出困境、如何走出困境受到了業內外的積極關注。 仔細分析一下紛紛倒下的家電老品牌,人們不難發現它們沒落的幾大驚人相似點:一是產權改革不到位。在這些已經衰敗的老名牌企業中,除了水仙電器以外沒有一家是上市企業,更不用說現在許多家電企業正在推行的管理層收購;二是重大投資上的失誤。如雪花、水仙都曾與外資組建合資公司,由于合作雙方在管理上的不合拍,導致連年虧損,類似于“東寶”這樣在所謂的“強強”聯合中銷聲匿跡的品牌不在少數;三是管理體制落后。老一套管理體制嚴重限制了牡丹、海棠等企業的發展,以及產品價格變化;四是市場開發不力。企業沉溺在“名牌企業”的名號里,不主動開發市場;五是新產品開發滯后。海棠一個產品吃了10年,1995年牡丹29英寸彩電居然比TCL要貴4000元。 自然,古橋不作古是不可能的。 敗局三:董酒原來不懂酒 2004年6月底董酒集團發布確切消息,名振一時的董酒集團已全面停產。 回顧董酒的歷史讓人感傷。1920年代初董酒已成為遵義名產, 1957年,遵義政府決定發掘這一傳統名產。次年,酒樣送上級鑒定,國務院總理辦公室批示:“色、香、味均佳,建議當地政府予以恢復發展。”試產的當年即達到解放前生產水平,1966年突破80噸,1977年突破百噸關,1986年突破千噸關,1989年產董酒3000噸,至1993年時產量已突破萬噸大關,達到11609噸。 96年國家保密局又重申這一項目為國家機密,嚴禁對外作泄密性宣傳。 鑒于董酒工藝、風格、香氣組成比的三獨特,1959年即被評為貴州名酒。 1963年、1979年、1984年、1989年,董酒多次被評為中國名酒,榮獲金質獎。1984年獲輕工出口產品金獎,中國首屆文化節中國文化名酒稱號,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1977年董酒出口試銷,口感反映良好。1997年8月,深振業(資訊 行情 論壇)A(000006)與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政府簽訂協議,以1.32億元整體兼并董酒廠并改組為貴州遵義振業董酒(集團)有限公司。 案后拍案:作為老八大名酒,董酒如今落了個停產并待價而沽的下場,也算2004年酒市的一大遺憾。結合董酒的發展歷史,我們其實可以找到它衰亡的真實原因。董酒有目共睹的輝煌是建立在釀造技藝基礎上的,激活的市場經濟中這種以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格局在董酒并未得到改變,這是董酒市場滑坡的最主要原因。反觀五糧液(資訊 行情 論壇)、古井等老八大企業,由于掌握了較清晰的營銷變革思路,至今仍一路高歌。董酒的市場通路,董酒的傳播推廣,董酒的人力資源儲備等等都嚴重阻撓了它應有的發展。可以說,造成董酒如今下場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經營意識麻痹。 董酒的第二個弊端是什么呢?其改制并不徹底,相關政府部門不愿意放棄控制權,引進的競爭機制也不全面。這種弊端使得董酒仍以“國資”的形象茍延殘喘,董酒內部員工的改革意識仍十分落后,大鍋飯現象在市場經濟大潮背景下的董酒依然存在。 兩任董事長因大肆斂財被捕這在白酒行業也算是開了先河的,董酒仿佛總是遇人不淑!其實不然,一個企業沒有很好的激勵制度其存在的腐敗傾向會遠遠大于那些產權明晰、激勵制度人性化的企業,企業的產權改革不徹底、不明晰是董酒衰亡的第三個原因。 茅臺兼并了習酒,為什么不可以兼并董酒,而偏偏找一個并不擅長白酒經營的圈外資本來兼并?這其中是否存在著交易呢?白酒行業是目前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一個圈外資本攜幾千萬塊尚不夠還賬的錢來淘金,是加速董酒衰亡的第四個原因。 市場競爭是“與時俱進”的營銷行為,而不是盲從對手。基于神秘配方的董酒,其兼香型其實本該是董酒最好的話語權,而董酒為了效仿五糧液寧肯放棄自己的核心訴求,轉而改產濃香型董酒,僅僅從這一點看,董酒原來并不懂酒。 敗局四:特種纖維難特殊 就在胡潤再次推出2004年度的百富榜之前的一天,10月11日,香港高等法院下令對香港上市公司特種纖維(0285.HK)實施清盤。 而此前,特種纖維大股東陳順利因未能還債,今年3月份被法院頒令破產,這是百富榜上第一個宣告破產的上榜富豪。 特種纖維曾經是陳順利的最主要資產。2002年,陳順利因為旗下特種纖維在香港上市,而以18.25億元的身價,位列當年的《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第22位。 在短短不到兩年時間里,陳順利坐上了從巨富到破產的“過山車”。 陳順利1995年創辦了和順控股有限公司,后改名為“中國特種纖維控股有限公司”。公司2000年底特種纖維在香港上市,募集到2億多港元。 上市前,陳順利向下屬子公司順達滌綸有限公司就投資了8億多人民幣。上市以后,陳的擴張步伐也更快了。他準備投資7億元建設氨綸生產線,而特種纖維的口號也成了“做中國的杜邦”。為了籌措資金,除了依靠上市公司向各個金融機構貸款以外,陳順利甚至拿個人的資產、股份做抵押,進行借款。 2002年11月26日,特種纖維的股價突然單日暴跌92.6%。在10多分鐘內,特種纖維市值蒸發20億港元,從此以后特種纖維一直停牌。 股價的崩潰,特種纖維的經營必然受到拖累。眾多債權人上門逼債,特種纖維陷入困境。2002年,特種纖維虧損1.44億人民幣。2003年6月,特種纖維的各項貸款已經高達5.94億元人民幣。 2003年7月,特種纖維發布公告,甘肅三州實業集團將用位于蘭州市的酒店物業,來為陳順利欠吳克忠的債項進行擔保。以此,吳克忠同意延長給予6個月的貸款期限。作為回報,陳順利同意三州實業收購25%的特種纖維股權,收購代價正是抵押給吳克忠的蘭州的酒店物業。若收購完成,陳順利雖仍為第一大股東,但持股比例由63%下降到38%。 然而,重組的事情還沒有進展。此后,特種纖維的債權公司香港怡泰富財務公司向香港法院提交了特種纖維的清盤申請。曾經是“2000年度中國十大杰出青年”之一的陳順利,被法院宣布破產,特種纖維也面臨清盤。 案后拍案:陳順利在1981年開了一個服裝店和一個點心店,4年后開始做中蘇貿易。于1990年和一個臺灣商人合資成立了一家公司但在1995他賣出所有股份,開創了現在的特種纖維控股。 從投資特種纖維開始,陳順利就表現出一個優秀的戰略家的眼光,但他的擴張野心太大了,把企業做大成了懸在他心頭的利劍。事實上,陳順利一直在吹氣球,而現在,這個漂亮的氣球爆炸了。行駛在高速路上的陳順利習慣于高速飛車的感覺,當資金鏈越繃越緊的時候,就只有拆東墻補西墻,甚至依靠大量借貸來進行資金周轉。這時候危險已經一步步接近,而陳順利卻不自知。 當我們事后反觀中國特種纖維悲劇的時候,人們發現,陳順利的資金狀況本來是可以緩解的。陳順利以實業起家,但顯然他更迷戀資本市場,后來他所有的操作手法完全背離了一個實業家賴以存在的根本。當陳順利越來越依賴于資本操作的時候,他喪失了債權人對他的信心。讓人們難以想象的是,中國特纖資金鏈斷裂的導火索,竟然是債權人數天沒能聯系上陳順利。債權人信心的喪失直接導致了陳順利所抵押的特種纖維股票被有關財務機構斬倉。 陳順利應該明白,即便引線是特種纖維擰成,風箏飛得太高了,一樣會斷線。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