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進口車價格畸高涉嫌壟斷 總經銷商攫取40%暴利

2013年08月22日 02:19  國際金融報 微博

進口車價格畸高涉嫌壟斷總經銷商攫取40%暴利

CFP圖

進口車價格畸高涉嫌壟斷總經銷商攫取40%暴利

  一款路虎攬勝2013款SUV在美國市場的售價折合人民幣是54萬元,而在北京某家4S店同型號的汽車售價卻是209.8萬元。如此大的價差到底是怎么回事?從7月28日開始,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連續報道稱,進口車價高因外國汽車企業操縱,如此畸高涉嫌價格壟斷。其后,又有報道稱國家發改委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開始著手調查汽車行業壟斷問題,將涉及進口車和合資車。一系列質疑聲將價格高昂的進口車推向風口浪尖。

  價格畸高真因稅費?

  透過近來對進口車價的各種討論聲音,我們先要厘清,進口車價格到底是由哪幾個部分構成的,涉及到的稅費、成本有哪些方面。

  “進入中國有一些比較關鍵的稅,比如關稅、消費稅、增值稅,這些加起來幾乎可以成為進口汽車一倍的費用。還有其他的一些費用,入海關的費用、倉儲費、商檢費等一系列的費用,甚至匯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車價,這些是綜合因素。”8月20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蘇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介紹,一輛進口車從原產地發貨到岸,其間包含運費、保險費,到達中國海關又有關稅、消費稅、增值稅。其中,關稅為25%,消費稅按照排量在1%至40%間浮動,排量3.0L至4.0L車型稅率為25%,4.0L以上為40%,增值稅17%。

  有數據顯示,一輛進口車的官方指導價中,必不可少的生產和運輸成本占25%至40%,其他則是車本身以外的費用,稅收約占最后售價的20%至30%,各家跨國公司設在中國的貿易公司即總經銷商所掌控的利潤占30%至40%。另外還有一些費用比如車輛的檢測費用、租用倉庫費用,雖然比例不算很大,但都要算到車價之中。

  由此可見,進口車價格構成,除了國人通常所認為的高關稅之外,確實還有廠家和貿易商掌控了另一部分的高額利潤。

  進口總代“一手遮天”

  “進口車與國外價格相差大的問題不僅在于稅收,還在于汽車進口施行的不是平行進口制度,這使得廠家把握了定價的大權,這是進口車‘暴利’的根源。”8月20日,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稅收和汽車廠家在華貿易公司所得利潤是促成進口車在中國價格高的重要原因。

  定價權的問題產生于2000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后。加入WTO后,中國進口稅率大幅下降,為了防止汽車進口“遍地開花”,難以管理,政府在2005年出臺了《汽車品牌銷售實施管理辦法》,相比國外的多品牌混營等較為靈活的模式,進口車在進入流通環節時,定價權被賦予了總代理和總經銷商。

  正是因為進口渠道的管制,最終形成了總經銷商對市場支配權的絕對“壟斷”。消費者難以在其他渠道獲得產品,缺少議價的籌碼,這成為形成進口車和零部件超高利潤的最大原因之一。而大排量車消費稅倍增的稅收政策,也部分掩蓋了貿易公司借此拉升利潤空間的行為。

  “進口車特別是豪華車是目前中國車市市場化的最后一塊死角,從生產、供應、進口到消費是走在一條被人為哄抬并形成暴利的畸形道路上。”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此外,中國消費者對國際品牌狂熱追求也直接把車價推向高位,留下大量利潤空間。“進口車價格之所以這么高,因為中國人愛面子。”知名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表示,未來調整的最主要方面可能是進口車定價權的問題,建議廢除現在的品牌營銷管理辦法。

  經銷商經營壓力大

  與進口車總代商、總經銷商的高額利潤相比,授權進口車經銷商的利潤則十分低。據了解,各個品牌的汽車貿易公司在向經銷商交付車輛時,也給經銷商預留出新車銷售的利潤空間。這個空間一般都在10%左右,但在實際銷售中,這一利潤水平難以實現。

  “作為經銷商來說,我們根本不存在‘暴利’這一說。”8月20日,北京某保時捷經銷商工作人員向記者抱怨近來各方對經銷商暴利的指責“沒來由”。

  實際上,隨著競爭的加劇,作為普通授權經銷商,利潤十分有限,并且經營壓力很大。2012年開始,一方面是由于進口車市場回歸平穩、低速增長而導致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各跨國汽車廠商對中國在其全球市場戰略地位的“慣性預期”所形成的“過量供給”,2012年,中國進口汽車市場呈現庫存高企、價格下探、盈利下滑、競爭加劇的市場新變化。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12年汽車經銷商平均月度庫存系數達1.63,而進口汽車品牌庫存系數將近2,均高于最佳庫存水平。庫存增加給經銷商帶來資金壓力,以在國內進口汽車的市場占有率達16.6%的國機汽車為例,其2012年度因存貨增加而產生的籌資就暴增了369.70%。

  今年,由于競爭激烈,進口車的終端價格也一路下滑。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對全國36個大中城市監測,7月份全國進口汽車價格繼續下滑,比去年同期下降2.94%,連續4個月走低,經銷商利潤被進一步壓縮。

  反壟斷調查存疑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國家發改委對于進口和合資車型價格壟斷的調查早已開始。但實際情況是否如此,仍顯得撲朔迷離。

  “這個事情是媒體及行業誤解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對記者說。羅磊此前已經在微博中進行三次關于此事的聲明。其聲明稱,目前并沒有確切消息說國家發改委對進口汽車立案調查,對汽車銷售行業展開調查,是汽車流通協會的自主行為,而且不僅僅對于銷售價格,而對其他方面如壓庫、搭售等也是調查的主要內容,調研結果會向相關部門匯報。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其他人士也否認協助國家發改委做反壟斷調查。“汽車流通協會受發改委所托調查車價,沒有這個事兒。”蘇暉表示。

  國家統計局今年上半年發布的《工業企業主要財務指標》中顯示,汽車行業以同比增長20.2%的利潤總額成為今年上半年的高利潤行業。這被當作汽車企業行業涉嫌“壟斷”的重要依據之一。

  自主品牌面臨威脅

  自主品牌也并不一定歡迎進口車和合資車價格的下降。“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局調查進口和合資車企價格遠高于國內自主品牌,這很難說是好事還是壞事。但一個直接問題是,合資車企價格再下降,自主品牌還能生存?”長安汽車某人士表示了擔憂。

  多年來,自主品牌基本集中于10萬元以下的低排量車型,大多在二三線城市大量銷售。在2010年低價入市的新賽歐,其價格區間直接下探至6萬元以下,此后合資品牌多次以低端車型侵蝕自主品牌市場空間。2011年7月,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是36.1%,2012年同期是36.7%,今年則下降到35.2%。

  “關稅為什么這么高,為了保護國內的汽車工業,但實際效果中最后卻保護了合資企業。”賈新光分析說,一旦反壟斷調查啟動,合資品牌價格如果進行下落,那么自主品牌生存的空間將更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 新聞薄熙來案8點30分在濟南中院開審
  • 體育亞冠-孔卡傳射埃神首球 恒大2-0 視頻
  • 娛樂58歲劉曉慶今日大婚 丈夫曾任政協委員
  • 財經溫州頻現房主棄房跑路:賣房都不夠還貸
  • 科技國產手機系列:土狼模式圍剿洋品牌
  • 博客陳毅之子陳小魯:為文革批斗老師道歉
  • 讀書國民性比較:日本男女關系比中國人圓滿
  • 教育浙大同寢室四男生同年同月同日生(圖)
  • 王瑛:中國企業家的自救與擔當
  • 永新人:這物價咋就只漲不跌呢
  • 陶冬:鐵礦石價格見頂
  • 張衛星:肖剛能否拆解金融定時炸彈
  • 葉檀:新興市場不會垮
  • 謝作詩:地方債務危機可以變成大好事
  • 尹中立:證券監管需要體制創新
  • 苦等:從光大8·16事件看監管的進步
  • 劉杉:光大烏龍不能變為無頭案
  • 忘情:一塊錢跨省火車票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