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中國物價、外貿等一系列經濟數據于周末紛紛出爐,顯示經濟企穩回升的勢頭較為明顯。分析人士認為,基于物價抬頭、順差走高等因素,下一步我國貨幣收緊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3.2%,較1月大幅上升1.2個百分點,創下10個月來新高;同時,2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長21.8%,增速雖較1月份略有回落,但依然保持了較強的增長態勢。其中2月份貿易順差為152.5億美元,比1月份的291.5億美元有所回落,但與去年同期的逆差形成強烈對比。市場人士認為,在物價進入新一輪上升期、外圍市場有所好轉的背景下,我國貨幣政策收緊的概率正在加大。
中國銀行經濟學家宗良認為,2月份的順差會推升外匯占款的增加,人民幣將面臨升值壓力,基于回收流動性的需要,貨幣政策可能會適度收緊。
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外匯占款實現6000多億元的增長,創出歷史最高紀錄,導致年初市場流動性呈現過度寬松狀態,而央行亦不得不于春節后首周于公開市場開展了9100億元的巨額貨幣回籠。有市場人士近期預測,2月份我國外匯占款增量也將達數千億元的規模,市場流動性依然較為充裕。
歷史規律顯示,市場流動性狀況一定程度上與貨幣調控松緊程度密切相關。受去年年中資金外流等壓力影響,市場流動性趨于緊張,央行自2012年中開始放松調控力度,兩次下調準備金率和基準利率,信貸亦隨之迅速擴張。1月份新增信貸已破萬億元大關,信貸和外匯占款的迅猛增加,已引起貨幣調控當局的密切關注。
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就1月份外匯占款激增回應記者提問時就指出,貨幣政策與前期比或有所收緊。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我國M2增長目標定為13%左右,較前兩年的16%和14%的增長目標有所下降,對此經濟學家余永定認為,從方向上來講,貨幣政策和去年相比應是逐漸向偏緊的方向來調,但力度到底有多大還需要繼續觀察。
瑞銀證券首席特約經濟學家汪濤判斷,當前的政策基調可能會繼續維持一段時間,但隨著經濟復蘇、通脹和房價進一步攀升以及對過度投資和金融風險的擔憂再度浮現,預計政府將開始收緊信貸,政策收緊的時點最早可能在4月份。
(據新華社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