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勞動合同法 勞動保護與和諧社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 02:46 第一財經日報
權衡 從立法意義上確保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不容破壞,有助于構建和諧企業(yè),確保和諧社會的微觀基礎不動搖 目前的新《勞動合同法》在一定意義上也順應了國際勞動的發(fā)展和變化趨勢 新的《勞動合同法》幾易其稿,終于在2007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不可回避的是,這項旨在加強勞動保護的法律在征求意見過程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一種是新的勞動合同法強調加強勞動保護,是適應當前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和諧社會這個發(fā)展形勢和背景需要的;二是新的勞動合同法強調加強勞動保護,特別是提出諸如“簽約兩次之后再續(xù)約,必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等,這些規(guī)定似乎與勞動力市場化改革方向不一致,尤其與所謂的曾經有過的“減員增效”改革思路相反,甚至有人提出勞動合同法修改在一定意義上與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一致等。 筆者以為,這些不同意見和爭論都屬于正常的,但必須看到,這次新的勞動合同法修改具有十分深刻的國內國際背景和意義。 和諧勞動關系的建設 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微觀基礎。和諧社會建設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經濟關系和諧、政治關系、社會關系和諧和文化和諧發(fā)展等。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構建和諧社會,既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微觀基礎。 正如企業(yè)是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一樣,和諧的勞動關系以及和諧的企業(yè)發(fā)展則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中國在推進市場化改革和現代化進程中,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由于人口資源的優(yōu)勢以及由此造成的勞動力幾乎無限供給的狀態(tài),在產生大量的人口紅利的同時,也造成了對勞動力合法權益保護的一系列問題:長時期勞動力的收入增長偏低,勞資雙方談判不對稱,勞動合同不利于勞動者等種種挑戰(zhàn)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現象。 最近幾年來,由于勞動者合法權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類似于“黑磚窯”、“非法使用童工”甚至以所謂勞動力市場化為名,實行隨意的“下崗減員”、“炒魷魚”等,正有愈演愈烈之勢,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勞動關系的緊張和社會壓力,從根本上動搖了人民群眾當家作主以及工農聯(lián)盟的階級基礎。顯然,這些是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的建立,更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fā)展。有理由相信,明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施行之后,根據新的勞動合同法,“單位遲遲不給簽勞動合同將賠付雙倍工資;炒老板魷魚可以不再賠違約金;簽約兩次之后再續(xù)約必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超過一年不簽約的,自動視為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等都將成為現實。 最大的意義給出了一個重要的信號:就是必須加強勞動保護,加強對于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這從立法意義上確保了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不容破壞;有助于構建和諧企業(yè),確保和諧社會的微觀基礎不動搖。 歐洲社會經驗的啟示 理解當前我國《勞動合同法》的修改,也可以從歐洲國家在推進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的經驗看到一些啟示。不可否認,歐洲在面對工業(yè)化城市化過程中也產生過一系列問題:失業(yè)、流民和社會弱勢群體等。但是歐洲社會一方面注重經濟發(fā)展,注重實現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發(fā)展的目標;另一方面,也注重社會關系的調整和改善,尤其是政府制定以公民權利為基礎的社會保障體系、失業(yè)救助體系、住房、義務教育和醫(yī)療衛(wèi)生保障體系等社會政策體系。 社會政策的基本功能就是保障社會公民免除市場經濟和工業(yè)化過程中的各種社會風險,如失業(yè)、因年邁而失去勞動力、生病、工傷、兒童因失去父母而無法正常成長及各種天災人禍等;其中的核心就是通過實施國民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幫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弱勢群體,確保他們擁有基本的生存權利和平等的發(fā)展機會。正是這種強大的旨在促進社會保護和勞動保護的社會政策體系,才使得歐洲社會在走向市場經濟以及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勞資矛盾緩和,社會緊張下降,社會沖突減少的“戰(zhàn)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新特點”。 今天的歐洲,許多國家之所以被稱之為“福利國家”或者稱之為“社會市場經濟”,一個重要的經驗和啟示就是通過社會政策,發(fā)揮政府職能、加強勞動保護,推行公共教育、公共衛(wèi)生以及社會保障等,發(fā)展福利社會,緩解勞動關系,建立勞資共享意義新關系。而正是這一點,確保了歐洲社會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繁榮和發(fā)展。 中國目前正在進行市場化改革以及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改革與發(fā)展的雙重任務,一方面面臨繁重的經濟建設任務,另一方面也要關注社會發(fā)展;關注經濟發(fā)展中的民生和民享,關心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加強勞動保護,促進社會發(fā)展和進步,實現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的雙豐收;而避免一條腿走路的有增長而無發(fā)展的陷阱。 順應國際勞動變化趨勢 在筆者看來,目前的新勞動合同法在一定意義上也順應了國際勞動形勢的發(fā)展和變化趨勢。一個非常明顯的事實就是,當前世界勞動形勢實際上正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即朝著進一步加強勞動保護的趨勢和方向在發(fā)展。 這一點從近年來世界勞動市場上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首先2006年4月左右法國圍繞勞動合同法而引發(fā)的學生抗議事件。法國政府提出,法國20人以上規(guī)模的企業(yè)可以與不滿26歲的青年簽訂“首次雇用合同”,其后兩年內無須說明理由就可將其解雇。而根據法國現行的勞工法規(guī),企業(yè)解雇簽約員工需在事前正式通知本人并說明解雇理由,沒有正當理由不得隨意解雇員工;結果“首次雇用合同”法案的推出在法國各地引發(fā)了聲勢浩大的抗議浪潮,許多學生認為這一措施損害了青年員工的權益,工會方面則認為“首次雇用合同”違反有關勞工法規(guī),威脅法國社會經過多年斗爭取得的勞工權益。 其次,一個相反的例子是2006年美國中期選舉中,民主黨獲得大勝;學界一般傾向于認為這是由于民主黨強調美國國內的勞動保障,重視解決收入分配問題,因此這是獲勝的重要原因之一。從這些事件和現象抗議看出,目前世界勞動形勢發(fā)展和變化的趨勢實際上是在朝著加強勞動保護、不斷重視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趨勢在發(fā)展;人們對于勞動力市場解除管制、減少保障、增強靈活性的法律改革普遍持有各種爭議甚至抗議和沖突;勞動力面對世界勞動收入分配關系的不斷惡化而普遍出現的各種不滿情緒和抗爭;而且人們越來越把對自身狀況的不滿和發(fā)泄轉到政府頭上。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當前修改并通過新的《勞動合同法》實際上也順應國際勞動市場繼續(xù)加強勞動保護的發(fā)展趨勢,這也是中國勞動力市場發(fā)展及對其管制實現國際接軌的一個表現。相信這個變化無疑具有重大的轉折意義和現實意義。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導)
【發(fā)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