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別讓環評風暴流于信號作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10:55 中國經營報
作者:王永強 事實上,即便針對水領域的第四次環評風暴最終能夠刮起,對于我國當前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意義依然不大。 5月13日,央視《對話》現場,潘岳再次表示,長期以來,地方環保官員和污染數據采集機構的環保工作人員,帽子、票子、位子均由當地政府直接任命并管理,處于夾縫中的他們,很難從環保的要求出發去遏制住地方政府的GDP發展雄心。 而此時距離2007年3月發布《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5》(以下稱“2005綠色GDP報告”),已過去了3個多月。 據了解,2005綠色GDP報告其實早在2006年11月就已完成初稿,并在年底提交。但此后,由于報告涉及的面太廣,牽涉各方利益眾多,所以才不斷修補,推遲了發布時間,至3月才推出。 更有知情人士表示,2005年環境污染損失要高于2004年。而2004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當年GDP的3.05%。虛擬治理成本為2874億元,占當年GDP的1.8%。 在2005綠色GDP報告中,測算省份并非僅是江蘇等首批10個綠色GDP試點省份,而是包括了全國31個直轄市、省份和自治區。 從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措施來看,國務院節能減排的決心也很大,從數字上來看,“十一五”的節能減排目標也肯定能夠實現。但讓人擔憂的是,在環保問題上,往往是“壓下葫蘆浮起瓢”,如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標得到削減的同時,其他指標卻在上升。 環境保護和治理的確是整個國家才能決定的事情,如果節能減排措施不能跟各地方政府層層落實責任制,如果環保事業仍然僅僅依靠發改委或環保總局,如果不能從根本上實施綠色GDP的和諧政績觀,針對水流域的第四次環評風暴仍將流于信號作用。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