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評論 > 2008開發商遭遇資金鏈緊張 > 正文
潘石屹:地產業面臨“刮骨療毒”之痛
Pan Shiyi: Correction of Real Estate Sector
Could Be Extremely Painful
本刊記者/劉立新
出生于甘肅貧困農村的潘石屹,身不高,體不壯,頭發不濃密,卻頭腦敏捷、身手矯健,在京城乃至全中國房地產圈中,成了大腕級人物。
“老潘”拍過電影,2007年還帶領自己的企業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更因總能滿足人們的娛樂天性,贏得了“最娛樂的地產明星”雅號。在業界,潘石屹雖然不是最有錢的,公司規模也不是最大的,但無疑是最吸引眼球的。他時常會拋出有爭議的話題,制造新概念。
而近日,這位“娛樂”地產商開始嚴肅起來,他的關于房地產業面臨著內外交困“、百日劇變”危機等言論成為業界熱議話題。房地產業是否真的如老潘所說的“危機”狀態?面對危機,房地產企業如何應對?對于銀行業又會有什么影響?筆者帶著相關問題采訪了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
房地產業面臨危機
2007年是房地產開發商迅速擴張的一年,碧桂園、恒大地產、龍湖地產等全國性和跨區域企業開始崛起。2007年又是天價土地倍增的一年,開發商用于支付土地出讓金的資金大幅增加,導致其對現金流需求加大。而2007~2008年緊縮的宏觀政策又使得房地產業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在此背景下,2008年3月底,潘石屹再次語出驚人:“未來100天將是很多房地產公司發生劇變的100天。”這個說法被簡稱為“百日劇變”,頓時給房地產及銀行業等相關產業帶來巨大震動。
對于百日劇變,潘石屹解釋道,100天左右的時間,中國房地產企業要調整,原因有三:
一是2007年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購買土地的錢超過當年的銷售收入,亦即收入都用來買土地,花錢太多,入不敷出,整個行業總體處于資金緊張狀態。
其次,美國次貸危機使原計劃2008年在海外上市的房地產公司停止了上市步伐,房地產行業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融資的能力大打折扣。
至于最后一個原因,潘石屹認為,是中國政府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2008年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過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通知》以打擊囤積土地為核心,規定對閑置土地、特別是閑置房地產用地要征繳增值地價。意味著一些以土地儲備著稱的開發商將面臨更為嚴酷的資金要求。而銀行存款的準備金率幾經提高,市場上的資金更少了,各大銀行,尤其是幾大國有商業銀行對房地產開發商的商業貸款基本告停。
“百日劇變”后,市場會怎么樣?潘石屹表示,本輪調整之后,房地產業面臨洗牌危機,“首先是房子供應量會減少,因為房子的供應量主要取決于3個因素:土地、錢和開發商。目前土地和開發商并不缺,所以未來市場上房子的供應量主要取決于‘錢’。”
這些房地產公司都寄希望于香港上市,可準備上市的40家房地產公司中,只來了兩家,且無功而返。“恒大上市沒有結果,對后面幾十家排隊上市的房地產企業來說是個令人悲觀的開頭。”潘石屹表示。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