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思考中國奇跡(5)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7日 16:41 經濟觀察報
不管按絕對數字算,還是按相對水平,美國政府回饋給老百姓的醫療與社會保障都遠高于中國,盡管美國是十足的市場經濟。 許多人說,中國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所以沒法跟美國以及其他市場經濟國家比。這種說法站不住腳。美國去年的財政稅收占GDP的18%,而中國5.1萬億元財政收入占GDP的20%。所以,即使不算國企收入和國有資產增值,僅財政稅收,中國政府的相對收入就高于美國,在民生上的開支沒有理由低于美國。 這又回到了“后發劣勢”的問題。財政預算的邏輯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有些地方應該多花,有些方面要少花?是不是該把更多的錢從行政開支以及其他浪費性開支中轉移到老百姓的福利上,提供更多的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教育投入?由于增長來得太容易,所以,我們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對財政預算的制約和監督,在很多方面還付之闕如。公平與公正,只有在相配的權力制約機制下才可能得到保證。 經濟觀察報:你上面提到的這些與 《勞動合同法》有什么關系? 陳志武:把民生責任推回給民間自己以后,普通大眾的生活安全靠什么呢?這就引出來一些問題,“后發劣勢”就表現出了。本來,應該通過憲政改革強化國家對民生的責任,但這條路難度較大,所以,就有了新《勞動合同法》這條更容易走的捷徑。 這部法律的初衷是要保護勞動者的權益,這當然非常好。但是,其中有很多條款是把政府沒有盡到的社會保障責任推到企業身上。比如,在與一些參與起草《勞動合同法》的專家討論中了解到,之所以規定任何人在一個雇用單位工作10年以上即為終身職員,是怕35歲或更年長的人如果被解雇就會再找不到工作,在沒有社會保障和失業保障的情況下,可能會有太多的人到中年后沒工作,從而變成社會負擔。所以,他們規定工作10年以上就不能再被解雇。另外還有,企業與員工簽約兩次以后就不能再解雇員工,所有勞動關系都必須有勞動合同,超過一年無合同就自然認定雇員為終身雇員,如此等等,初衷都是要保護勞動者的權益。 但是,這樣做的實際效果有可能適得其反。第一,受害最大的是有技能的工人、中產階層和大學畢業生,因為農民工流動性很大,10年對他們來說太久,兩次簽約可能已經正好,而那些真正水平高、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又不會在乎有沒有鐵飯碗,他們到哪里都有人要。對于那些受過大學教育但沒有什么特殊技能的人,可能在工作時間快到10年前被解雇。第二,過去30年中國經濟之所以增長這么快,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巨大的便宜勞動力供給,也因為勞動力市場變得越來越自由。而新的《勞動合同法》使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將加快全球制造業向其他國家轉移,從而導致中國核心競爭優勢的喪失,對中國經濟產生根本性的沖擊。第三,很多用人單位在雇人方面會變得非常謹慎,能少雇人就少雇。所以,今后的整體就業水平會更難上升,特別是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影響會很大。 有一點值得一說,那就是,并非沒有勞動合同、沒有勞動合同法,勞動者的權益就必然受到隨便侵犯。在美國,比如我所在的康州,一般的企業都沒有勞動合同,雇傭關系是隨意的(employmentatwill),也就是說,雇主在任何時候解雇人都可以。這聽起來好像勞動者權益被隨意侵犯,但實際情況正相反,因為解雇人是件很嚴肅的事,雖然你可以隨意解雇員工,但你還得考慮到,如果你隨便解雇人,其他的雇員是否會有安全感呢?事實上,在我所看到、了解到的美國企業里,沒有隨意解雇人的,反而是想盡辦法把人留住,美國勞動者的工作環境就是這樣一步步改進的。反倒是限制性過度的勞動法會阻礙整體就業機會的增長,讓更多人沒有工作。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