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放開市場才能紓解看病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6日 01:37 經濟觀察報
田清旺 經濟學博士 看病難、看病貴,已經成為目前我國社會生活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尤其是“看病貴”更加突出。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看病貴”問題的主要根源是藥價過高,其最典型案例當屬哈爾濱“500萬元天價醫藥費”事件和深圳“120萬元天價醫藥費”事件,這兩個事件雖屬個案,但高昂的藥價確實已經成為老百姓不能承受之重。對于藥價問題,國內許多專家學者進行了分析和論述,但大多把問題歸咎于政府管制措施不健全、不到位,基于這種觀點,他們建議進一步加強政府管制。而政府也正是在這種理論分析框架的指導下,制定了越來越多的管制措施,下了很大的力氣,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結果卻是藥價更高,老百姓看病的負擔更重,與政策制定的初衷背道而馳。 這種理論分析與現實情況的反差說明,加強管制的觀點可能存在邏輯漏洞。藥品雖然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商品,但其價格的形成機理也應遵循經濟學價格理論的分析框架。因此我不妨依據經濟學的價格理論進行邏輯推理,嘗試探尋解決“看病貴”問題的合理途徑。 傳統觀點認為,醫療衛生關系著國民的身體健康,是特殊行業,因此,國家要對其進行管制,以保證老百姓都能夠買得起藥,看得起病,這種觀點也正在上述加強管制的分析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反觀現實,我國醫療衛生行業的情況也確實如此,政府對藥品的生產、批發、零售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管制。政府對藥品價格管制的主要政策依據就是原國家計委2000年7月20日發布的 《關于改革藥品價格管理的意見》,該《意見》規定:藥品價格實行政府定價和市場調節價,實行政府定價的藥品僅限于列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藥品及其他生產經營具有壟斷性的少量特殊藥品(包括國家計劃生產供應的精神、麻醉、預防免疫、計劃生育等藥品),政府定價以外的其他藥品,實行市場調節價,由生產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制定零售價。由于醫保目錄藥品的銷售額占全部藥品銷售額的80%,這說明政府基本上控制了藥品價格的制定權。同時,該《意見》還規定,不同企業生產的政府定價的藥品,在其產品有效性和安全性明顯優于或者治療周期和治療費用明顯低于其他企業生產的同種產品時,可申請實行單獨定價。當然,單獨定價的藥品也要由主管部門確定最高零售價,但這種零售價肯定要高于其他同類藥品的政府定價。從政府控制藥品價格的初衷來看,其政策意圖是想把藥品價格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內。不得不承認政府的出發點是好的,也是老百姓所希望的。但為什么現實中藥價如此高昂呢?這恐怕還要從藥品的最大銷售——醫院說起。 隨著我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取消了對醫院的財政補貼,轉而實行“以藥養醫”政策,規定醫院可以在藥廠提供的進貨價上加價15%,作為醫院的補償收入。“以藥養醫”政策的目標,是既要維持醫院的運轉,又要把醫院銷售的藥品價格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內。但這種“以藥養醫”的政策體系,造成的結果就是激勵醫院只購買高價藥,因為價格越高,醫院的利潤越多,形成了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效應,把價格低廉的藥品逐出市場。在醫院的這種藥品購買激勵框架下,制藥廠要想謀求生存,就必須銷售高價藥,以便迎合醫院的需要,讓醫院購買自己的藥品,而單獨定價權的規定正好為制藥廠抬高藥品價格留下了政策空間。正是國家的“以藥養醫”政策管制和藥品價格管制,導致了制藥廠只生產高價藥,醫院只購買高價藥,最后的結果就是老百姓只能消費高價藥,出現了“看病貴”問題。 上述分析表明,政府為了控制藥品價格而進行管制,卻導致了藥品價格的高企,因此,要想破解“看病貴”問題,還得從解除管制做起。研究經濟學的人都知道,解決價格水平虛高的惟一途徑,就是放松管制,營造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商品的價格自然就會回落到均衡價格的水平。從這種分析邏輯出發,面對藥品價格高企,與其加強管制,不如放開市場。如果取消了管制,沒有了15%的加價要求,醫院必然會購買價格最低的藥品,而不是價格最高的藥品,以便獲得最大利潤。如果取消了管制,藥品的價格由制藥廠自主決定,制藥廠一定會把價格定在均衡價格的水平,而不是大大高于均衡價格的水平,以便能夠把自己的產品銷售出去。至于有人擔心,取消管制之后,制藥廠會不會把藥品價格制定的更高,從經濟學的分析邏輯來看,這種情況不會出現,因為目前我國的制藥廠數量眾多,處于一種競爭態勢,加入WTO之后,還面臨著國外制藥廠的競爭威脅,因此,只有質優價廉的藥品才能占據藥品銷售市場。還有人擔心取消管制之后,醫院會不會擅自抬高藥品價格,從經濟學的分析邏輯來看,這種情況同樣不會出現。因為我國目前的醫院數量正處于一種穩步增長的態勢,更多的民營醫院和外資醫院的進入,加劇了醫療市場的競爭。同時,國務院推行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改革,也為老百姓提供了一個購買低價藥的途徑,對醫院擅自抬高藥品價格構成了威脅,因此,醫院也只能把藥品價格定在市場出清的水平。 總之,面對“看病貴”問題,與其加強管制,不如放開市場,營造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而這也符合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和趨勢。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