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將社保稅費改革置入歷史坐標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 09:54 21世紀經濟報道
特約評論員 楊濤 近日,社會保障"費改稅"問題再次掀起波瀾,在財稅部門主持的兩次會議上,專家對于社會保障稅費改革的爭論呈現截然不同的觀點,總體來看,無非是一方認為費改稅必須進行,另一方認為社會保障稅不適應當前國情。事實上,關于社會保障稅費改革的問題,已經歷了十多年的討論,認為應該開征社會保障稅的觀點逐漸占據主流。然而,由于這項改革涉及到復雜的制度、技術和社會因素,并且影響多個部門和組織的利益,因此并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就目前各界的觀點來看,無論支持還是反對社會保障費改稅,都大多把著眼點集中在社會保障體系自身合理運行的角度,探討如何實現社會保障的功能以及資金的安全性、效率性。當然這是考慮社會保障稅費改革合理性所必不可少的,但我們認為,當前的改革已經不是社會保障體系自身的問題,而應該放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與政府政策戰略導向的地位來看待。從促進國家和諧、健康、持續發展,以及民眾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等角度來看,社會保障費改稅是必須經歷的財政制度變遷。 一方面,社會保障改革將成為應對未來"人口紅利枯竭"危機的關鍵所在。這種危機來源于兩方面,一是老齡化的結果,據分析,中國養老金體系在未來幾十年中除了短暫的"人口紅利期"略有盈余外,將長期處于赤字狀態,如果不能應對未來撫養比例上升帶來的壓力,社保體系的崩潰就引發深層危機。二是伴隨著對勞動力價格的低估,勞動者所應享受的社會保障和福利也嚴重不足,通過影響勞動者的健康、教育、幸福感等要素,這部分"人口紅利"被嚴重透支,導致勞動力再生產能力下降。對現有社會保障體系來說,加重所述危機的主要因素,在于資金監管的分散與管理的非法制化。鑒于稅收形式比繳費形式更具有法律約束力,應該說征稅有利于社會保障實現法制化管理,而從效率、公平、權力制衡等方面考慮,由稅務機關依據稅法征收社會保障費,也會比由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行政規章征收的優勢多一些。 另一方面,"費改稅"的目的也是為了增加社會保障體系的透明度。在現代市場經濟國家中,政府要得到社會公眾的支持,往往就需要一個公平、合理的稅收產生機制,同時要使稅收真正能夠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從收入角度看,如果進行費改稅,以統一的稅率和費率繳納社會保險費用更能體現公平性。從支出角度看,目前社保資金統籌層次太低,有時導致資金過于分散和容易被濫用,以稅法為核心來把其納入公共財政改革框架,有利于提高資金支出的安全、透明和效率。 有學者認為,國際經驗表明,社保體系經歷了以費為主、費改稅、稅改費這三個階段,當前中國進行費改稅不合潮流。但應該看到,目前國外的稅改費傾向,是與發達國家的社會變遷相對應的。對此,我們看到,稅收為主的社保體系是與"福利國家"密切結合在一起的。現在,"普救式"福利國家在國外逐漸被放棄,補救型社保成為主流,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但重點在于,社會保障是伴隨社會進步而演進的,或許普遍型的社會保障現在對成熟市場經濟體已經是弊大于利,然而,在它們向后工業社會轉型中卻發揮了重大作用。我們現在距離成熟市場社會還很遠,因此,不能希望跳躍性地借鑒目前西方國家社保發展主流模式。在現代社會發展歷程中,普遍福利是維持市場倫理與長期經濟效率所必須付出的成本。這樣的發展階段是無法逾越的,與這個階段相適應,只有通過社會保障稅收法制化,在此基礎上建立全民低保、高覆蓋范圍等基本要素,才能奢談社會保障稅運作體系對效率的影響,而費改稅的效率損失也是發展中國家與轉型社會所應該承受的。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