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正視房地產業盛世危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 02:23 第一財經日報
政府重拳調控之下,房價仍在上漲。2007年上半年,房價呈現逐月走高的趨勢,7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上漲7.5%,創下年內新高。房地產業的熱度,依舊是高溫難降。行業持續高熱的一個結果,就是開發商總體上盆滿缽滿,收獲豐盛。 對于房地產業的走向,不少人十分樂觀。如知名開發商任志強,就一直在強調房價上漲的合理性;更樂觀者,則聲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在中國經濟增長繼續向好、城市化進程和人口結構不會大變的前提下,部分人士極為看好房地產業的未來。 當然,面對房價一路走高,價格漲幅之大、速度之快常常令人瞠目結舌的房地產業,并不是所有人都樂觀視之。8月17日~18日舉行的2007博鰲房地產論壇上,一些與會嘉賓對于房地產業“盛世”中的隱憂情緒漸漸彌漫,不少嘉賓都表達出對未來行業走向的不確定性。我們認為,其中的一些“危言”,值得傾聽,并須正視。 對房地產業樂觀者,多愿意從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剛性需求不斷上升,以及國內外資本市場助力發展房地產業等角度看問題,謂之“錢松地緊”且需求又大,因此房價繼續上漲,行業持續發展當是必然。理論上,這些看法并沒多少問題,但其忽略了中國房地產業現實以及未來的諸多隱憂。 提出“危言”者,則羅致出下述命題:地產上市企業市盈率往往過高;開發商土地儲備過程中存在著法律風險,等等。這些命題,指向房地產業繁榮的外表之下危險的真相。 地產上市企業市盈率高企,是一把雙刃劍。高市盈率與企業的迅速擴張密切相關,某種意義上,也是資產價格泡沫的表現。地產上市企業過于輕松地在資本市場上獲得資金,又利用這些資金進入土地“招拍掛”市場,資本的充足推高了競爭價格,使得土地成本大幅上揚。這不僅是關聯著投資者未來收益的問題,也正是當下房價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上升的土地成本,最終都攤入房價當中。資本市場的樂觀估值,與中國目前的土地制度結合在一起,為未來埋下隱患。 在土地供應總量有限的條件約束下,開發商之間競爭的一個重要本領就是看拿地的量。土地儲備關乎著企業未來的生存空間。按照當前的政策,土地大量儲備也在考驗開發商的自律能力。不過,不少人士都對開發商的自律能力提出質疑——這不是說,整個開發商群體都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其真實含義在于,在沒有更完善的法律環境之下,自律是相當高的標準和要求。2007博鰲房地產論壇上,有人曝出知名房地產企業碧桂園土地儲備竟達4000多萬平方米,按兩年必須消化掉的政策,每年開工面積高達2000多萬平方米。如此巨量土地,很容易造成開發商囤積土地的事實,這其中便含有法律風險。 在上述命題之外,我們或許還可以追問,中國房地產憑什么這么容易賺錢?向前發展的市場還會允許開發商如此輕松地賺錢嗎?這是其一。其二,宏觀形勢變化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仍未可知,一旦一些大的原則有了松動或突破,帶來的變化將是相當劇烈的。 毫無疑問,中國房地產業深受政策影響。過去幾年來,政府一系列針對這個行業的調控政策已經或者將要對這個行業施加力量。事實上,政府的調控動作還會繼續。就在近日,一個關切民生的、被業內稱作“24號文件”的《國務院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發布,就是例子。盡管從一些地方政府的角度看,依舊有動力借助房地產業推高GDP,充實地方財政,但站在更高的政府層面看,房價一味上漲將導致更多社會問題出現。加強調控難免,利益的博弈也難免,這會深刻影響未來的行業格局。 社會總在不斷的變化當中。現行政策的一些邊界或因為形勢發生變化而有所調整,這也是影響房地產行業的不確定因素。如巴曙松教授在論壇上就提出,開發商不斷拿地,資本市場這么估值,其前提是始終假定中國18億畝農田的底線不能動。而若有一天底線出現變化,或者在局部區域,邊界發生變動,進而影響到資本市場,一些開發商的資金鏈條會不會因此而難以維持呢? 因此,正視地產業的“盛世危言”,意義將作用于當下。一個超高速發展的行業,如果沒有“危言”的警醒,未來被透支極易成為現實。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