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梅新育:振興東北需要探尋新思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7日 07:51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梅新育 ●根據自身特點探尋振興新路 ●戰略性產業須限制外資份額 ●重點發展技術設備進口替代 ●發揮重工業人力資本的優勢 國務院已批復原則同意《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國家發改委、東北三省、內蒙古自治區、國家開發銀行等部門從2005年5月開始編制這份規劃,至此終于修成正果。在東北振興過程中,吸取其它地區此前的發展經驗自是題中應有之義,但鑒于國內外經濟社會環境已經或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鑒于東北地區自身的特點,振興東北一定要有新思路。 近30年來,中國一直呈現對外貿易增長快于GDP增長的格局,而外資在中國對外貿易乃至整個經濟增長中發揮了顯著作用。在中國出口中外資企業占據了半壁江山。廣東等地也依靠高度依賴外資、高度依賴出口的道路實現了快速工業化,令國內其它地區艷羨不已。然而,作為“共和國總裝備部”,擁有大批戰略性產業的東北地區在發展過程中必然要對外資所占份額施加較多限制,東北地區已經不可能拷貝其它地區高度依賴外資、高度依賴出口的道路。 在制定開放經濟發展戰略的時候,我們需要分清楚經濟制度開放度和經濟外向度兩個概念。前者指法律法規對開放經濟限制的多少,后者指經濟運行中有多少需要借助國際經貿來完成。經濟制度開放度高有助于提高經濟外向度,但不同國家之間,經濟制度開放度高與經濟外向度高之間未必能夠畫等號。我們應該追求在保證國家經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經濟制度開放度,不能盲目追求提高經濟外向度。 近20多年來的中國經濟增長呈現明顯的出口拉動特征。但現在中國工業化正從此前的輕工業化轉向重工業化,同時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國的掣肘日益顯著,進口替代策略的重要性由此與日俱增。作為“共和國總裝備部”,東北理當在此領域大有作為,而不應盲目追求出口增長,為此不惜代價接受從東南沿海轉移的一些輕工業。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也指出,要“把東北地區建成我國重要的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從發展空間來看,進口替代也完全能夠為東北經濟開辟廣闊的前景。實際上,資本設備領域的進口替代應當是東北外貿、乃至整個經濟發展戰略的中心。 在技術密集的裝備工業發展中,人力資源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勞動密集型輕工業。近20多年來,勞工權利遭受嚴重損害。如果說這種竭澤而漁的策略對勞動密集型輕工業人力資源的損害還能夠較快彌補的話,那么,它對技術密集裝備工業人力資源的損害則可能需要一代人的時間才能彌補。而且,如果說勞動密集型輕工業所需人力資源可以較多地依靠“挖墻腳”解決,那么技術密集裝備工業所需人力資源則需要長期持續的培訓。我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并在勞工政策等方面體現出來。 與此同時,我們的學術界和輿論界似乎也應當對重工業地區勞動者行為的某些特點多些理解。我們應看到,技術密集裝備工業、重化工業工人所需人力資本(技術、訣竅等)需要較高的投入才能形成,而且這類人力資本的專用性較強。機床行業一流的技術人才倘若轉業去化工、紡織行業,他的技術就分文不值。我們怎能盲目強求一個人斷然拋棄需要多年學習和實踐才能取得的人力資本?在我們這樣一個技術人才稀缺的國家,我們又怎能坐視這些寶貴的人力資本白白浪費,甚至為此推波助瀾? 旅游業是我國近20年來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服務貿易出口項目。東北旅游資源較為豐富,發展旅游業潛力較大。我們應當注意保護生態環境、維護旅游市場秩序,把東北建設成吸引國內外游客的大市場。 (作者為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