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從王效金案看國有企業的家族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 15:07 燕趙都市報
8月3日記者從安徽省亳州市紀委獲悉,古井集團董事王效金因嚴重違紀,近日被撤銷政協第二屆亳州市委員會委員資格。據了解,古井集團及其子公司已有20多名高管被紀委調查或被要求協助調查。古井集團內部人士透露,王效金在擔任古井集團董事長期間,曾安排自己的多名親戚在古井集團及其子公司擔任要職。“都是肥差,大多集中在古井集團下面的銷售公司。”一知情人士如是說。(8月5日《新華網》) 其實,即使沒有知情人士透露,我們也一定可以猜到,在古井集團會有許多王效金的親戚,而這些親戚,要么在實權崗位,要么在公認的“肥缺”崗位。 事實也證明,王效金的這些親戚,大多是在“肥缺”崗位,也就是撈取利益最方便的銷售公司。 為什么把自己的親戚放在銷售公司呢?很顯然,由于王效金掌握著公司產品的銷售權,數量、價格等都由王效金說了算,給多少、給什么樣的價格、給哪些經銷商,便掌握在了“王氏家族”手中,撈取利益自然很方便了。 現在還不清楚,王效金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涉及多大的金額。如果趁此機會把王效金在古井集團的親戚們一起查一查,估計問題也不少。 事實上,在一些國有企業,特別是一些生產緊銷產品的國有企業,可以說,沒有幾家企業不在實權崗位、“肥缺”崗位安排了企業經營者的親戚、朋友。特別是那些由某一個人長期擔任董事長、總經理的企業,裙帶關系更多,安排在企業實權崗位、“肥缺”崗位的親戚更多。這些企業,儼然成了經營者的“家族企業”。 也許有人會說,企業經營者在用人上可以“外不避賢、內不避親”,但是,那些實權崗位、“肥缺”崗位難道只有其親戚才最合適?很顯然,這些經營者在用人上,并不是“內不避親”,而是以親壓賢。 由于企業經營者在實權崗位、“肥缺”崗位安排了自己的親戚朋友,于是,其他經營者、掌握一定實權的人員,也都紛紛在相對有權的崗位、相對“肥缺”的崗位,安排自己的親戚、朋友,于是,企業就成了少數人的天下了。 更重要的,這些國有企業的經營者,除了在企業實權崗位、“肥缺”崗位安排自己的親戚、朋友外,還以多種形式,對外進行投資,而所投資的企業,一般都是他們的家人、親戚、朋友所辦的企業,形成了事實上的國有資產流失。更嚴重的是,這些經營者將企業的配套產品發單給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生產,在產品價格、質量等方面做足了文章,撈盡了好處。 國有企業“家族化”,已經成為國有資產流失的重要方面,成為企業經營者侵吞國有資產的重要手段。一些表面看起來很“干凈”、很“清廉”的企業經營者,如果調查一下,也不難發現在其所管理的企業中,會有許多他的家人、親戚、朋友。他們的所謂“干凈”、“清廉”,其實只能認為是一種聰明,一種遮人耳目,而不是真正的干凈、清廉。 王效金案件再一次證明了國有企業“家族化”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視,將使更多的國有資產流入個人腰包。 -艾琳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