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高油價弱美元組合的新特點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 02:10 第一財經日報
布拉德·塞特塞爾 石油價格再次走強。去年夏天石油價格飆升,部分是因為地緣政治因素。今年夏天石油價格走高是全球經濟強勁增長、石油供應增速受限兩個因素共同導致的。而國際能源署最新的報告則暗示,石油價格高企,是因為對石油及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不足。 另一方面,美元再度走弱。目前美元相對于幾乎所有G10成員的貨幣貶值。彭博社幾乎每天的頭條都在報道某些貨幣兌美元創下幾年來的新高——英鎊、歐元、澳大利亞元、新西蘭元等。日元顯然是個例外。據計算,目前日元的真實匯率水平甚至比《廣場協議》之前還要低。 不過,高油價和弱美元現在卻沒有引起多大的注意。回到2004年,雜志封面充滿了對弱勢美元的驚呼,所有的媒體都對此做了大量的報道。但是現在不是這樣。而高油價帶來的風險也在2004年和2006年夏天引起了比現在更多的關注。現在媒體似乎更多地在討論次級債、私人股權投資等話題。 如果美國經濟相當程度上吸收了各種沖擊,那么這些沖擊引起的注意就會比較少。金融市場已經開始認為,如果私人投資者不愿投資,那么外國央行將會為美國提供融資,從而美元的弱勢并不會導致美國利率提高,至少不會提高那么多。而且如果美國以前經受住了石油價格的沖擊,那為什么不能經受住現在這一輪沖擊呢? 不過,目前的強油價、弱美元組合與2004年還是有所不同。第一點就是,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石油出口國繼續盯住美元是沒有意義的。正如摩根士丹利的貨幣研究小組所說的:“中東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導致貨幣幣值更大的偏離,因此也帶來更大的壓力。我們認為,推遲幣值重估沒有任何依據。” 第二點是,2004年歐洲經濟相對疲軟,但是現在表現非常好。這并非偶然。石油歐元價格的漲幅沒有美元那么大,另外歐盟經濟的能效也比美國經濟高。在討論結構改革的時候,不能只關注勞動力市場僵化問題;其他的結構性僵化也有其影響。美國居住地分散在辦公區域較遠的地方,從而使大型高油耗的汽車更受青睞,這種分布結構也讓美國更難應付石油帶來的沖擊。 另外,歐盟對產油國的出口也在大幅增加。歐盟對挪威、俄羅斯、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的出口是美國的十倍。歐盟占阿聯酋全部進口額的34%,而美國只有1.5%(2005年的數據)。不過美國與委內瑞拉和尼日利亞的貿易狀況還不錯。當然,石油出口國從美國購買的金融資產數量仍然遠遠超過歐洲。不過,與2004年相比,石油出口國花費更多資金用于購買歐盟的商品。而且,我懷疑這些國家也將降低美元在其國家儲備中的比例。俄羅斯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作者為紐約盧比尼環球經濟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文章有刪節,王慧卿譯)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