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族利益不是民族企業家的利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08:11 中國青年報
中方企業在反對外資并購時,越來越傾向于打出民族牌,以博得人們同情與支持,但這種趨勢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質疑 本報記者 郭永剛 美國凱雷并購徐工案、法國SEB并購蘇泊爾案、達能并購娃哈哈非合資公司案……中方企業在反對外資并購時,越來越傾向于打出民族牌,以博得人們同情與支持。但這種趨勢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質疑。 在7月21日召開的中國信譽論壇上,與會專家以達能娃哈哈事件例說,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以民族品牌的觀點狹隘地看待合資企業糾紛中的品牌所屬權問題,無論在利益主體還是其他各方的間接利益相關者,都是不成熟的市場觀念的表現。 今年4月3日,娃哈哈的創辦者及掌門人宗慶后公開了娃哈哈與達能之間的糾紛。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與法國達能公司相繼建立44家合資公司。日前,達能欲以40億元人民幣并購娃哈哈集團總資產56億元、去年利潤達10.4億元的其他非合資公司51%的股權。 4月10日,娃哈哈集團的全體員工代表及1000余位與娃哈哈有密切往來的經銷商相繼發表聲明,反對達能對娃哈哈品牌的不斷侵蝕與并購。此后,越來越多的人卷入這場紛爭,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也發表聲明,對宗慶后表示支持。 打民族牌管用嗎 當前,備受關注的“達-娃事件”再度升級,并有進入白熱化之勢。 據報道,宗慶后在給達能的一封帶有個人意氣的公開信中稱,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寬容的民族,與人為善的民族,因此總是把好東西先給人家,自己吃點虧亦要讓人家滿意。與達能合作11年2個月,由于過度寬容、與人為善,反而被他們認為軟弱可欺,得寸進尺,造成了目前被貴方董事任意欺凌的后果。 記者注意到,娃哈哈職工在一些抗議達能收購的示威行動中,也用上了“漢奸走狗”之類的詞語。甚至連媒體的報道也用上了“惡意并購”、“強行低價收購”等情緒化的字眼。 國務院法制辦巡視員馮艾玲說,她聽了好長時間的介紹,才終于明白娃哈哈和達能之間的爭端到底是怎么回事。要拿到社會上,可能搞不懂情況的人更多。如果有人說起民族品牌和外資的關系,很多人當然會站在民族品牌這邊,但事實可能不這么簡單。“達-娃之爭中有些情況仍然不清楚,這個時候用民族品牌和外資的關系說事兒,有點攪亂視線。”馮艾玲說。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所長岳成說,不能全國一致認為,無理也是我孩子,我們就護犢子,那是中華民族還有沒有信譽的問題,是國家創建什么樣的法律環境的問題,這是大問題。他認為,達能和娃娃哈哈的糾紛應該是用證據定事實,用法律分是非。 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看來,只有中國人擁有的并且是在中國注冊和經營的企業自主開發的品牌,才是民族品牌。 有傳言說到宗慶后及其家人的國籍問題,到目前為止,宗慶后也沒有對他本人和他妻子是否已經加入了外籍作出任何有說服力的說明、回應。公開報道顯示,在合資公司里,達能占了51%的股份,宗慶后個人占11.47%,美食城占10%,而美食城又在宗慶后絕對優勢的控股下。“如果宗慶后真的入了外籍,外資占合資公司里就占了70%的股份,還能說它是民族企業嗎?”梅新育說。 有評論認為,宗慶后既是民族品牌的創始人、企業家,也是合資企業的職業經理人。這雙重身份注定宗既要捍衛品牌利益,又要固守經濟社會的商業規則和職業操守。合資企業雙方不能泄露商業機密,兩個股東之間的紛爭不能以損失公司利益為基礎是起碼的原則。而宗慶后通過激發員工、經銷商、消費者的民族情緒以致影響企業的利益,這是在任何市場上都說不通的。 激起民意這一招對于身陷危機的企業就一定奏效嗎?縱觀每一次民族品牌保衛戰,鮮有因為民族輿論而宣告成功的先例。每次無不是熱熱鬧鬧開戰,無聲無息告終。 “雙方也許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有不理性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利,伸張自己的觀點,有可能對自己的商業信譽產生損害,也就是贏了官司,輸了信譽。”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妥協、握手言和也許是解決達-娃之爭的雙贏之道。 但梅新育認為,從國家的整體利益來講,這個個案以所謂和諧來解決,可能從國家整體利益來講并不是好事。 他說,從正面的數字來看,中國利用外資數量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但在數字下面,人們常看到國內財富的流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內資方和外方沒有嚴格按照中國的法律規定進行合資,而是想著怎么規避法律。如果達-娃之爭以所謂的和諧來調解,只會縱容現在的很多人。但如果“達-娃事件”的結果是兩敗俱傷,那些心懷不軌的操盤者可能會充分認識到,跟中國法律玩把戲的后果有多嚴重。 政府該怎么管 商務部對達-娃之爭持中立態度。該部新聞發言人王新培此前表示,中國已出臺了有關外資并購的規定,商務部將嚴格按照規定行事,既要增強外國投資者來華投資的信心,同時也會按照規定保護中國企業的權利。 6月1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申洪再次表態,希望雙方本著從中外雙方合作發展,本著有利于互利共贏的長遠考慮,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可以通過友好協商解決這一問題的機會。 剛從法國回來的中國證券業分析師協會秘書長林義相說,法國老百姓把達-娃之爭看得很重的,涉及中國企業的誠信、中國經濟環境、中國對外開放等一系列的問題,甚至有人從這個事情出發,要對中國的奧運會進行抵制。如果處理得不好,可能會影響到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 “民族利益不是民族企業家的利益,私營企業的利益不能和民族利益畫等號,尤其是國家利益不能輕易拿出來。”劉俊海認為,政府信用千萬不要輕易質押給民事糾紛當中的任何一方當事人。正確的做法是,不管是外方,還是中方,誰有道理就應該支持誰。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