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國制造如何應對信任危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16:28 《財經》雜志網絡版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挽回信任危機的影響。眼下的應對之道包括:通過國際渠道要求別國進一步開放市場、以貿易報復手段制約別國貿易保護主義者過激行為、對外國企業的不公平競爭做法發起訴訟等 【背景】寵物毒糧、二甘醇牙膏,輪胎脫落、汽車碰撞試驗折戟……今春以來,幾乎每過一個星期,就會曝出新一宗與“中國制造”產品有關的質量安全事件。嚴重的是,每一宗事件都與消費者人身安全息息相關。 6月28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發布進口預警,對來自中國養殖場的五種水產品——鯰魚、與鯰魚類似的巴薩魚(basa)、鯪魚、鰻魚和蝦實行自動扣留,并拒絕其入境。 中國方面也作出了回應。過去六周中,中國相繼決定禁止進口11家美國廠商生產的肉類制品,其中包括七家家禽制品和四家豬肉制品廠商產品。中國質檢總局稱,這是由于相關產品被沙門氏菌污染或含有在中國不允許的藥物殘留。 7月11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出《關于禁止用二甘醇作為牙膏原料的公告》,要求即日起牙膏生產企業不得使用二甘醇作為原料,并禁止含二甘醇成份的牙膏產品出口和進口。 產品安全,將成為年底舉行的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一個議題。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中國出口產品產生信任危機,這對對外依存度很高的中國經濟會造成極大的影響,我們需要好幾年時間才能逐步挽回。 他認為,首先應該從我們自身查找產生危機的原因。如果不是我們的企業提供了口實,他人即使想“鬧事”也無從下手;且不說“問題產品”對于我們出口的影響,起碼中國消費者的生命和健康與“洋人”同樣寶貴! 如何盡快擺脫困境?梅新育提出,我們要設法使進口國政府避免進一步激化矛盾,當然,前提是不至于使他們因此在本國公眾中付出過高的政治代價;而治本之道,還是加強我們自身的生產和流通監管。 就此,梅新育提出了如下建議: ——通過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雙邊談判等途徑,與其他國家共同加大力度,要求進口國進一步開放市場。 ——對于有些政府檢驗部門無中生有誹謗中國產品聲譽的做法,予以堅決的貿易報復,以有效遏制他們如此行事的動力。 ——對外國企業的不公平競爭行為,中國的行業協會(商會)、出口量較大的企業應積極考慮共同發起訴訟。 ——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共同改進中國食品、農產品的宣傳工作,具體方法可以包括:報道說明外國品牌的食品有多少采用中國原料,外國廠商如何利用外國消費者的國民情感牟取暴利;充分發揮在華留學生和在華常住外國人的作用,通過他們的口碑來改善中國產品的形象,并如實揭露那些詆毀中國產品的勢力的壟斷、暴利、欺詐的真相。- 《財經》雜志記者吳燕采寫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