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釋放進口和擴大投資準入調節 不宜刻意控制順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 08:43 人民網-市場報

  本報記者 張然

  盡管我國不斷出臺各種調控措施,但貿易順差依然持續居高不下。據海關總署7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貿易順差擴大至1125.3億美元,相當于去年全年順差的三分之二。為此,《市場報》記者采訪了商務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馬宇。

  出口競爭力強

  《市場報》:中國貿易順差已持續12年了,這一現象是否會持續下去?

  馬宇:一個時期內還會保持增長,但不會一直強勁上升。出于與貿易相關的各種因素的制約,勢必會有不斷的調整。當前外貿順差主要的后勁,來自我國外貿的國際競爭力強。競爭力強,出口就還會持續增高。但調整也是必要的,比如加大進口力度等,都會使這一勢頭得到緩解。

  《市場報》:近期我國在退稅機制方面猛藥不斷,希望由此調節進出口貿易,這是否可以適度調整出口競爭力?

  馬宇:從長遠看,盡管我國不斷調整出口退稅政策,但國內企業產能過剩狀況短期內很難扭轉,而國際市場對中國產品的需求確實強勁,因此出口快速增長的勢頭,很難在短期內壓下來。另外,今年以來,人民幣對除美元以外的主要貨幣相對貶值,一定程度上,又反過來提高了出口競爭力。

  進口需要釋放

  《市場報》:為調節外貿順差,我國早就提出加強進口,也拿出了包括不斷降低關稅在內的各種激勵措施,為什么至今進口的增長幅度仍遠遠低于出口?

  馬宇:進口一時間還難有大幅度增長。原因有三:一是內需強勁;二是進口貿易的實際壁壘難以在短時期內解決,無法將進口需求釋放出來;三是發達國家高新技術出口對我國實行有條件的限制,有一些甚至比較苛刻。

  包括上述原因在內的種種因素,讓進口成本,持續處于較高的狀態。關稅不斷下降,但企業進口額度和自主程度仍有非關稅的約束。如汽車進口,國內需求很強勁,但進口數量并未完全受市場調節。這樣的問題在其他行業也存在。

  《市場報》:這意味著我國進出口結構是失衡的?

  馬宇:可以這么說。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問題。我們一直主張以出口為導向,同時擔憂進口對國內的沖擊。改革開放接近30年來,這方面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市場報》:進口對國內市場的沖擊如何評判?

  馬宇:這些年來,我們實際上已開始慢慢改變這種情況,注意進出口平衡,并且越來越多地意識到進口對于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

  擴大投資準入

  《市場報》:能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貿易結構的變化,使中國從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生產與投資的重要基地?

  馬宇:是的,現今的國際貿易,早已不是單純的貨物貿易,而是資本、服務、勞動力等全要素的流動,且每個要素都相互影響,不可分割。貨物貿易與直接投資的關系更為密切,貿易可以帶動投資,而投資則在更廣范圍內和更大程度上推進了貿易。我國對外開放中貿易與投資相互作用、共同發展的事實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這點?梢哉f,如果沒有高達數千億美元的外商投資,我國也不可能成為全球第三大貿易國。而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我國的國際地位以及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也不會達到現在的程度。

  《市場報》:我國曾經在政策上鼓勵外商在華投資以替代進口,現在這種情況有所改變,是否有利外貿順差增幅的減緩?

  馬宇:你說的情況在以往進口控制很嚴的行業中都有清楚體現。當然,現在發生了重大變化,貿易政策已經大幅度放松,國外產品進入我國市場的成本大大降低,外商的貿易沖動在加強。要注意到的是,減緩順差的增幅并不是目的。對于我國來說,讓外商在華投資生產無疑比進口產品更有益,因為可以得到就業、稅收、技術等更多的溢出效應。所以,進一步放松投資管制,擴大外商投資的市場準入,也就成了貿易自由化快速推進的形勢下,貿易投資政策協調的一個基本選擇。

  不宜刻意控制順差

  《市場報》:您如何評論許多人對外貿順差的高度關注?

  馬宇:關心是好事,但我反對將壓力夸大的關注,反對刻意地控制。外貿順差是全球國際化分工順理成章的體現。我國對外貿易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的洗禮,形成了今天的競爭力格局,更何況這一格局不僅僅是對我們一國有利。簡單地把貿易順差造成的問題推給中國外貿,那是不可取的。同樣,不加分析地、刻意地控制所謂的外貿順差,不僅傷害了自己,也對整個國際化分工的全球貿易格局有損無益。

  《市場報》:眼下,人民幣升值等不可預測的情況,都與外貿順差引起的國際壓力相關。對于這些現實問題,您認為該如何應對?

  馬宇:我不贊成為壓順差而壓順差的作法,以此來減輕國際壓力。國際貿易自有它的內在規律,強硬地扭轉,只會適得其反,只會給國際貿易關系和國內經濟格局造成扭曲。因此,我們最好的作法,一是順應市場,讓市場的力量來平衡技術和貿易的落差;二是讓潛在的進口能量釋放出來,而不是靠政府采購或是靠政府采取的其他辦法;三是拿出有利于市場發展需要的措施,讓對外貿易健康發展。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