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劉力:理性看待外資之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 07:10 人民網-人民日報
劉力 外資進入的利弊得失是一個世界范圍內始終爭論不休的話題,就連美國這樣老牌的“自由市場經濟”國家也無法免俗。自外商投資跨入中國國門始,國內關于利用外資的利弊之爭就不絕于耳。當然,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在享有外資帶來的巨大益處的同時,也付出了一定的成本和代價。關鍵是要客觀理性的認識這種成本和代價。 在外資之“弊”上,社會議論最多的當屬外資對民族工業的沖擊問題。的確,外資的進入給內資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競爭壓力和沖擊,甚至導致了一些企業的破產和倒閉。從過去飲料行業的“水淹七軍”,到目前化妝品行業外資品牌的“孤獨求敗”,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但是,我們不能夸大這種沖擊的嚴重性。就總體而言,外資企業對內資企業的沖擊并不大。即便個別行業在某些年份出現了外資壟斷的現象,但很快就會被內資企業的崛起所打破。例如,在改革開放初期,汽車和手機行業絕對是外資企業的一統天下,但短短的幾年之后,奇瑞、吉利、中華、比亞迪、波導、聯想、夏新等民族品牌便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2006年,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占有率達到26%,自主品牌手機的市場份額達到35%。占據洗滌用品市場前三名的均為民族品牌:雕牌、奇強、立白,而曾經占據60%以上份額的寶潔、聯合利華、漢高、花王等外資企業則被排除在前5名之外。 在大規模利用外資的過程中,我們也付出了一些資源、環境和勞工福利的代價。特別是一些外資企業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社會責任嚴重缺失,克扣中方員工工資,拒絕為中方員工提供養老、失業等社會保險,缺乏安全生產設施,甚至任意體罰、侮辱中方員工,嚴重侵犯中方員工的基本人權。還有一些外資企業無視國家環保法律法規,給當地造成了較大的環境和生態問題。這些問題的確在一些外資企業身上存在,但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夸大為全部外資企業的問題。同時也要看到,這些問題也不是外資企業所獨有的問題,在一些內資企業身上同樣存在,是我國目前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帶有共性的問題。 應該看到,利用外資的種種弊端,有些是由于外資的原因,畢竟外資企業也是“經濟動物”,總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總存在“鉆空子”的機會主義動機,更不用說其中的一些見利忘義之徒了。 但也要看到我們體制機制所存在的問題。比如,由于國內政策存在歧視,民營企業便紛紛“下嫁”外資企業,以求優惠待遇。順馳、家世界等知名民營企業之所以被外資兼并,則是因為國內融資體制存在問題。還有,一些內資企業知識產權淡漠,既不尊重別人的知識產權,也無意識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自然就會落入跨國公司設置的知識產權“陷阱”。而一些外資企業的社會責任缺失問題,則與當地政府的保護和縱容有很大關系。 再宏觀一點說,上述利用外資之“弊”,都是我國經濟轉軌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內資企業競爭實力的不斷增強,這些問題都會逐步得到解決。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