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倪金節:抑制經濟過熱貨幣環境亟待正常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 03:24 第一財經日報
倪金節 在7月10日海關總署公布6月貿易順差之后, 7月18日,上半年的GDP增速、固定資產投資、CPI等經濟數據,M2、新增貸款以及外匯儲備等金融數據都將陸續出爐。 雖然數據還未完全揭曉,但從一季度、4月和5月的相關數據分析,上半年的各項經濟數據,用“火爆”來形容或許都不為過。 如果說2003年到2005年底,中國經濟可以用“沒有溫度的高燒”來形容,那么時下,我們已經能切實體會到 “溫度”正在驟然上升,“高燒”的跡象甚是明顯。 自本輪經濟進入上升周期以后,雖然政府一直在呼喚轉變增長方式、節能減排、提高增長的質量,但據筆者的觀察,粗放型的經濟規模依舊在迅速堆積,銀行系統糾纏不清的資產泡沫仍在膨脹,貧富分化呈現加速趨勢,國際收支失衡愈演愈烈。此時此刻,不管是學者還是官員,必須靜下心來認真地思索,中國經濟 “向左”還是“向右”的問題。 造成相關經濟數據持續火爆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本屆政府上任伊始,正值互聯網泡沫和“9·11”事件后不久,再加上“非典”的打擊,導致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衰退風險。當時“十一五”規劃已箭在弦上,為了保證經濟的增長和走出“通縮”陰影,央行不得不實施寬松的貨幣環境,其他部委的相關政策也相對寬松。 雖然2005年底,由于加強了資本充足率的審查,國內呈現出了“緊信貸”的特征。但從2006年開始,“寬貨幣、寬信貸”的組合出現,大量銀行資金流向市場,新增貸款等金融數據屢創新高,流動性泛濫使得全國各地到處在“蓋房子”,修路圈地,經濟開發區內一片熱火朝天。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通過加息、提高準備金率和發行央行票據等手段,企圖短期內改變寬松的貨幣環境基本不現實。解決中國經濟的“高燒”問題,央行的貨幣政策雖是關鍵,但絕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對于行政化色彩甚是濃厚的經濟來說,采用嚴厲的行政手段,對于降溫“高燒”可能更為有效。可以預期,下半年將會有更多的行政措施出臺,以緩解經濟熱度。 當然,盡管央行的貨幣政策對降溫經濟力不從心,但筆者必須指出,貨幣環境的正常化迫在眉睫,這是中國經濟安全“軟著陸”的必要條件,更是為今后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刺激經濟復蘇做好準備。 雖然現在經濟數據持續火爆,但脆弱的社保體系難以支撐強勁的消費能力,投資的效率依然偏低,一旦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中國經濟將面臨比2003年前后更為緊張的環境。因此,當下認真處理好經濟之外的社會保障問題,顯得尤為迫切。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故事已經講完,宏觀調控仍在進行。在未來幾年內,如果能恰當地處理好固定資產投資的速度和效率關系,貨幣環境能及時正常化,資產泡沫能夠填實,社會配套措施能夠跟上,我們的經濟就能繼續健康成長。否則,我們面臨的將是從資產泡沫開始的銀行危機,進而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向左走”,“向右走”,考驗的是當政者的智慧,檢驗的是30年經濟運行的質量,中國經濟必須作出自己的抉擇。(作者為媒體專欄作者、財經評論員)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