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遏制浪費必先約束政府權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 02:56 中華工商時報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完成的一項讀者調查(3602人參與)顯示,90.3%的人認為政府的浪費現象比個人更嚴重。(6月11日《中國青年報》) 政府浪費嚴重,實非虛妄之談。公車消費、公款吃喝、公費旅游,僅此“三公”消費每年動輒以千億計。全國政協委員馮培恩稱:我國目前有公車數百萬輛,每年消耗超過2000多億元,其中真正用于公務的約占1/3;每年公款吃喝的費用粗略統計達上千億元;官員出國考察和培訓熱持續升溫,公費出國一年耗資數以千億元計。此言不虛!除此,因決策失誤造成的浪費更是觸目驚人,更遑論比闊斗富式的興建豪華辦公樓熱。 毋庸置疑,政府浪費已無需求證。找到政府浪費的命門破解之,才是關鍵。就當前而言,欲有效遏制政府浪費,應從制度設計、構建相應的法律和加強執行力度這三方面入手。 制度設計上即是建立完善的公共財政制度。眾所周知,公共財政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和法制性這四大特征,遺憾的是,現實中公共財政離真正的公共財政尚有距離。不妨做個比較,在美國,財政開支的73%用于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公共產品,行政開支只占10%,而在我們這里,政府開支只有25.5%用于公共產品提供,行政開支卻占了38%。對此,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接受南風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有形的制度成本很高———政府機構龐大,加上各級政府的奢侈辦公樓、形象工程,這些浪費無法用在老百姓福利上,制度成本不低。 政府財政取之于民,不能亂花!欲回復公共財政的本質屬性,就應該捏緊不安分的政府之手。怎么捏?政府財政的每一筆開支都應該清清楚楚,錢用到哪里?怎么用的?都應該經過合法程序,比如人大批準。加強對政府開支的監督,需要老百姓的參與,建立老百姓參與的渠道是當務之急。 法律構建上即需要明確浪費的性質、細化浪費的懲處措施。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廳副廳長宋寒松表示,瀆職案平均損失接近貪污案17倍。與侵吞和貪污賄賂犯罪相較,“不揣腰包”的腐敗尤需警惕。政府浪費雖然屬于“不揣腰包”,但仍然是腐敗。既然是腐敗,就應該予以懲處。其實,面對政府浪費,中央已然三令五申。以公款吃喝為例,有報道稱,近二十年來中央下發了數十個旨在遏制公款吃喝的文件,但幾十個紅頭文件“管不住公務員的一張嘴”。顯然,單純的文件已經對政府浪費形成不了威懾力,這就需要出臺強有力的法律法規。令人欣慰的是,已于6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明確規定,公務員違反財經紀律,揮霍浪費國家資財的,給予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加強執行力度是遏制政府浪費的有效措施。正如《法制日報》近日報道,在降低行政成本方面,政府采購法、預算法、審計法、會計法、行政監察法、公務員法等法律都有相關規定,各種各樣的法規政策更是層出不窮,“關鍵是沒有執行”。誠然,再完善的法規如果得不到執行就必然是一紙空文,不僅削弱法規權威,也會降低政府公信力。該如何加強執行力度,一旦制定了法律法規,就要動真格。 政府浪費,愈演愈烈。要遏制政府浪費,必先約束政府權力。在當前,遏制政府亂權,無非兩個途徑,一方面是自上而下,另一方面自下而上。“上”是指制度層面、法律層面,“下”則指民眾監督。兩者必須雙管齊下,缺一不可。(14G3)記者: -王石川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