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警惕繁榮背后的金融危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6日 19:19 經濟觀察報
王自力/文 本世紀以來,我國經濟連續保持著高增長、低通脹的良性發展態勢,經濟增長速度近四年持續超過10%,經濟體系也未發生明顯的通貨膨脹,社會各界彌漫著樂觀情緒,對潛在的風險和危機認識不足。然而,世界經濟史上的歷次經濟金融危機的教訓告訴我們,危機往往發生在繁榮的頂峰時期,并瞬間對經濟金融體系造成巨大打擊。 1 歷次金融危機概覽 所謂金融危機,是指起源于一國或一地區及至整個國際金融市場或金融系統的動蕩超出金融監管部門的控制能力,造成金融制度混亂(劉園,王達學1999),主要表現為所有或絕大部分金融指標在短期內急劇的超周期變化 (RaymondGoldsmith1997),其結果是金融市場不能有效地提供資金向最佳投資機會轉移的渠道(Miskin1996),從而對整個經濟造成嚴重破壞。金融危機往往與金融風險不斷累積但并未集中爆發的金融脆弱性緊密聯系,二者通常被統稱為金融不穩定。 近三十年來,世界范圍內先后發生了1982-1983年的拉美債務危機、1990年代開始的日本經濟衰退、1992-1993年歐洲貨幣體系危機、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以及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等幾次涉及范圍較廣、影響較大的金融危機(見42版圖)。除此以外,影響相對較小的金融動蕩在巴西、阿根廷、俄羅斯等國也一直沒有停止。 從歷次金融危機發生的表現形式看,可以將金融危機劃分為四大類:貨幣危機、銀行危機、資本市場危機和混合型危機。 通常,貨幣危機是指對某種貨幣購買力或匯兌價值的投機性沖擊導致貨幣幣值的急劇下降,而當局為維護本幣幣值的行為又迅速地耗盡外匯儲備。如1992-1993年歐洲貨幣體系危機就是典型的貨幣危機。 銀行危機是指實際或潛在的銀行運行障礙或違約導致銀行中止其負債的內部轉換,儲戶對銀行喪失信心從而發生擠提,銀行最終破產倒閉或需要政府提供大量援助。90年代中期的日本和東南亞危機中的各個國家就曾發生大批金融機構的經營困境和破產倒閉。 資本市場危機主要是指股票市場危機,表現為大量拋售股票,造成股票指數的急劇下跌,如90年代日本的經濟衰退就是從股票危機開始。 實際中的金融危機越來越表現為多種危機的混合形式,難以嚴格區分為哪一類,并且在不同類型之間不斷演變。典型的混合型危機如日本的經濟衰退和東南亞金融危機,都是貨幣危機、資本市場危機和銀行危機互相交織在一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金融危機劃分為貨幣危機、銀行危機、系統性危機和債務危機,實際上債務危機的本質仍然是貨幣危機,如80年代和90年代拉丁美洲部分國家的金融危機就是起源于債務引起的貨幣危機。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