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通脹隱憂正在經濟學家的通縮口水戰中醞釀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31日 02:42 每日經濟新聞

  一輪新的“通脹”隱憂或許正在經濟學家的“通縮”口水戰中醞釀。

  1.8%1.3%、0.9%,近幾個月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已經持續幾月走低,使此前的經濟學家和市場分析人士的通縮預期似乎得到印證。不過,根據CPI近幾個月的八個子項進行結構解析,一輪新的價格上漲或許正在醞釀。

  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空穴來風。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雖然目前CPI增幅持續走低,但與今年上半年相比,CPI目前增幅結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過去即使是CPI上漲時期仍在回落的一些子項,現在趁CPI回落時卻在增長,這在2003年以來前所未有。

  最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子項卻是構成核心CPI的重要權重。這些子項的回暖或走升,可能成為CPI新的走升因素,或會慢慢地主導CPI后期走勢,尤其是核心CPI。基本可以肯定,目前CPI增幅可能和核心CPI發生了背離,當然目前無論是通縮還是通脹,都無法也不敢輕言,但是對這些數據尤其要警惕。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如耐用消費品價格,這個子項屬于居民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的CPI子項,以前在CPI上漲時,這個子項的價格一直在下跌,并在去年底和今年初時跌幅一直保持在2.5%左右。但是從今年3月份以來,其跌幅一直在回穩,從今年5月份以來的-1.4%、-1.1%、-0.9%、-0.7%,到9月份已升至-0.6%,其跌幅已經大幅收窄,一旦哪天其轉負為正并持續走升,對中國的相關產業來說,這是個喜訊,但對于居民和國家的宏觀政策來說,或許是個噩耗。

  更為重要的是,和耐用消費品一樣,CPI的其他子項除食品和居住外,其他六項如居民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居民衣著消費、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消費等都呈相同走勢,雖然這些子項在CPI的權重沒有食品那么大,但是,其在剔除糧食和石油的核心CPI中,權重不可小看。

  沒有數據,也沒有其他任何證據說明中國的價格傳導機制正在進行,前期上漲的上游產品價格正在下游行業消化。當然CPI這些子項的上漲也不能說明通脹會接踵而至,但是這些數據的下一步走勢要進一步觀察和警惕。當然這些變化什么時候發生,明年中或明年底,或更長的時間,或在國家的

宏觀調控政策中消失殆盡,目前都無法得知。

  但是,如果這些子項推動CPI上漲或核心CPI上漲,那么接下來的物價走升將與去年以來的通脹擔憂截然不同。一旦這種通脹發作,物價上漲將是全面走升,至少核心CPI將是如此。去年以來的情況是,唯有糧價一種因素在推動物價走升,而其他多數消費品物價在回落。

  當然,CPI子項的走勢僅是個苗頭,而這種苗頭又發生在中國投資回落、消費緩慢的情況下。所以能解釋CPI部分子項跌幅回穩或小幅走升的因素,可能是由于出口旺盛、服務類價格上漲管制變松引起的。

  與CPI的同比連續走續不同,從8月份開始,CPI的環比已經連續走高。而根據歷史經驗,第四季度,CPI環比會繼續走升。

  CPI的同比會不會在第四季度和明年繼續回落,中國會不會陷入通縮,目前已經成為關心中國宏觀經濟的焦點。不過從目前看,至少從CPI指數看,中國短期內沒有“通縮”隱憂,除非這些價格指數在后期繼續上半年以來的走勢。

  從各項經濟數據看,目前企業利潤已經穩定,信貸速度和企業各種融資工具正在迅速發展,企業利潤基本企穩,工業生產仍然保持高速增長,貨幣供應量也一路走升,出口規模短期內仍居高不下,這一切都決定了

中國經濟短期內仍然向好。

  當然,目前通縮的陰影仍然存在。如工業品出廠價格中的生活資料價格仍然沒有企穩,而更奇怪的現象是,雖然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在反彈,但是工業品出廠價格仍在回落,而企業的利潤雖然已經企穩,但隨著各種生產要素價格的波動,是否繼續回落仍需觀察。

  目前中國消費品的終端產能依然龐大,而且相關產業沒有壁壘,進入門檻很低,即使是部分價格上漲也將引來各路資本紛至沓來。另外,服務類價格和重要的生產要素價格控制基本掌握在政府手中,所以這種價格上漲很難形成氣候,但仍然必須加以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宏觀經濟處于非常敏感和微妙的時候,許多政府官員和經濟學家都把注意力放在通縮上,就像去年所有的經濟學家和市場人士都把注意力放在通脹上。這種一邊倒的思維局面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無論是經濟CPI增長總量和結構的背離,或與核心CPI增長的背離,決策者要在政策上予以慎重把握,而不要輕信一些經濟學家捶胸頓足的“通縮論”。如果宏觀調控政策僅放在CPI增長的總量上,而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后的結果對中國的經濟肯定是火上澆油。

  值得慶幸的是,無論是上月底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是此前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官方對目前的經濟形勢仍是如履薄冰,對宏觀調控絲毫沒有懈怠,而且從政府的智囊機構來看,他們的論點對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保持樂觀。

  至少從各種經濟數據看,目前中國宏觀經濟各種指標都已經漸漸回落至政府調控范圍內、物價也節節回落,GDP高速增長,中國基本已經步入“高增長、低通脹”的良性通道,短期內看不出有變局的因素。因此,對于政府下一步的宏觀調控政策來說,注意力應該是防止導致通縮因素的抬頭,同時又要防止通脹死灰復燃。

  作者:陳旭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837,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