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羅奇:注資可能催生新泡沫 央行需重拳出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 03:4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7年后的今天,又一個資產大泡沫的破滅再次重創全球金融市場。但是,不管是在2000年時的科技股泡沫,還是在今年的信貸泡沫,都有一個共同點:央行沒能采取任何有效措施阻止泡沫的最終破裂。貨幣政策紀律的缺失,已經成為全速推進的全球化的一個標志,對于全球金融市場和日益構建于資產基石之上的世界經濟“大廈”來說,中央銀行沒能提供一個穩固的支撐。 苦果10年前已種下 當前的“后泡沫”震蕩絕非一次孤立事件,事實上,今天苦果的種子從10年前就開始種下。那時,各大央行都沉浸于打贏了一場反通脹戰役的喜悅之中,想當然地認為,是時候好好放松一下銀根了。 上世紀90年代末由IT推動的美國生產率大爆發,是對格林斯潘領導下的美聯儲的警示信號,然而,當局卻樂觀地認為,面對那時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流動性的迅速泛濫,央行無須過多插手。現在回想起來,那恰恰是上次泡沫興起的根源所在:美聯儲錯誤地容忍了上世紀90年代末股市泡沫的形成,進而也催生了當時由資產硬堆起來的經濟繁榮,但這樣的虛假繁榮卻使得泡沫接連產生,從股市到房地產,再到信貸市場。 而在時下,得益于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各種金融創新工具,特別是資產規模超過440萬億美元的衍生品市場,全世界正在形成一種新的“借貸和杠桿”文化。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壓力使得投資人都瘋狂地追逐高收益,在一個貨幣政策高度寬松的時代,“風險”二字早已被大家拋諸九霄云外。 次級債危機后果嚴重 但是,和以往任何時候一樣,風險和貪婪總有極限。正如網絡科技熱是2000年股市大跌的預警一樣,次級債危機恰恰是本輪全球股市動蕩的前兆。相比7年前,當前貨幣當局對于警訊熟視無睹的態度驚人地相似,不難想見,當資產泡沫轟然破滅時,不可避免而來的后果也會與7年前一樣慘痛。當科技股泡沫在2000初破滅時,一些樂天派仍在說“不用擔心”———畢竟,網絡科技股僅占當時美國股市總市值的6%左右。但結果呢,在隨后的兩年半時間里,標普500指數暴跌了49%,而美國和全球經濟也因此進入衰退。 同樣的道理,當今的樂觀人士也懷著同樣美好的愿望:為什么要擔心?!他們說,次級抵押貸款只占美國所有抵押貸款證券的10%左右。然而,隨著風險蔓延到更廣泛的信貸市場,許多人都開始憂心忡忡,更不用說主要短期融資市場(如商業票據)紛紛被迫臨時凍結,特別是在當前美國消費過度以及世界經濟仍主要以美國為中心的大環境下,這樣的狀況更令人憂慮。 眼下,中央銀行被迫向市場注入緊急資金,這樣的舉動幾乎肯定會增大誘發另一次金融危機的風險。現在的問題只是,到底這樣的舉動能否成功穩定住信貸市場,這是不是央行在現代經濟體系下的明智政策選擇?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在發生金融危機時,執政當局總是會指責金融機構,但在我看來,政府更應該從自身找原因,特別是要審視一下其貨幣政策的代理和監管機構———各大央行。 央行政策需作出重大調整 時至今日,各國貨幣當局已迫切需要采取新的政策路徑———即在制定政策時將資產市場重點納入考慮。不管怎樣,我們正處在一個“資產型”的世界,在資產泡沫苗頭不斷涌現之時,央行如果不能意識到資產市場和實體經濟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是一個非常可怕的錯誤。 當然,這也不是說央行就應該針對資產市場,而只是要打破一味盯住CPI衡量的通脹指標的思維模式,將資產價格的極端情況也考慮進去,這并非不能完成的任務。當股市出現上世紀90年代末同樣的過熱跡象、并使得“資產型”經濟受到扭曲的時候,央行應該實施比維持一個狹窄的通脹目標區間更為嚴厲的緊縮政策。同樣的,當房地產市場出現過熱,并且次級抵押貸款泛濫,抑或企業能夠輕易地以超低利率獲得融資的時候,央行也應該出手加以調控。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對中央銀行在新時期政策操作的一次預警,世界經濟不能承受一個泡沫接一個泡沫破滅的連續打擊,央行的疏忽可能引發巨大系統風險,進而對愈加一體化的全球經濟構成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政治干擾也可能介入,從而損壞央行的獨立性。中央銀行的政策操作已到了一個急需作出重大調整的時候,越快越好。(朱周良 編譯)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