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凱 制圖
編者按:
三年半時間,如白駒過隙。如今,資管新規過渡期的結束只剩下4個月時間,銀行理財市場的凈值化轉型進入最后沖刺。
2018年,對中國理財市場的發展、銀行理財業務的蛻變,是一個特殊的年份——4月27日,《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正式發布。3個月后,《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理財新規”)浮出水面。6個月后,《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一系列新規頻頻亮相,開始為這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高達25萬億元的巨大市場立規矩、定準繩、明方向。
三年半時間,彈指一揮間。當打破剛兌、凈值化轉型成為大勢所趨,當壓降存量、潔凈起步成為立下的“軍令狀”,這1200多個日夜,對理財領航者是什么樣的全新挑戰?當沖鋒號響起,理財子公司“掌舵人”傲立潮頭,他們的所思所想又是什么?
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銀行理財公司的全面參與;老百姓的財富增長,期待銀行理財公司的全情投入;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亟待銀行理財公司的全力助推。自今日起,上海證券報將推出銀行理財子公司“掌舵人”系列訪談,聽這些理財領航者聊一聊中國理財市場變幻風云,盤一盤理財公司面臨的機遇挑戰。
經營戰略 修訂完善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落地方案,按照中銀集團“一體兩翼”戰略格局,積極融入集團“八大金融”戰略,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產品體系 抓牢“十四五”開局轉型結構化調整帶來的業務機遇,圍繞“八大金融”整合產品體系,加大“八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提升產品競爭力,打造業務新的增長點。
投研建設 將按照集團“十四五”規劃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并將公司投研能力建設納入集團投、貸、債、股、險等綜合化投研建設體系。
◎記者 張瓊斯 ○編輯 陳羽
在中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東海看來,近幾年,銀行理財市場經歷了“脫胎換骨”的過程。隨著資管新規頒布,打破剛性兌付、實現凈值化轉型成為銀行理財發展的必經之路。在這條路上,中銀理財“破舊立新”,在敬畏規則中前行。
截至目前,中銀理財與中國銀行的理財產品規模約1.6萬億元,其中,中銀理財公司產品規模已超萬億元,存續產品超過800只,均為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凈值型產品,實現了“潔凈起步”的初心使命。
“理財公司只要堅持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參與主體,努力發行滿足老百姓需求的產品,投入到以高質量發展服務實體經濟中,市場和發展機遇巨大。”劉東海表示。
目前存量資產整改進展良好
風險暴露壓力較小
根據資管新規,對不符合要求的老產品和存量資產要有序壓降。當前,距離資管新規過渡期到期僅余數月,銀行理財機構對于存量“包袱”的化解與整改進度如何,備受市場關注。
劉東海表示,存量資產整改是中銀理財資管新規過渡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監管機構和中國銀行總行的支持下,目前進展良好。
去年四季度,中銀理財向監管機構報送了有關整改方案,明確了壓降進度目標。按照整改方案,中銀理財在產品端大力推進凈值型業務發展、控制老產品發行數量和規模;在資產端綜合運用市場化轉讓、新產品承接和回表等措施進行處置,依法合規、穩妥有序地推進存量理財整改工作。
“中國銀行存量理財資產回表帶來的風險暴露壓力較小,存量理財安全墊也吸收了回表壓力。”劉東海表示,策略上,中銀理財積極盤活存量資產,根據市場情況不斷優化持倉資產結構,提升組合收益,提高風險資產化解能力,為落實產品轉型整改夯實財務基礎。回表的資產均符合監管要求和銀行表內授信政策的要求。
圍繞“八大金融”整合產品體系
加大創新力度提升競爭力
“清舊”和“立新”并行。2019年7月4日,中銀理財在北京開業,作為中國銀行的全資子公司,承接其銀行理財業務,開啟了“潔凈起步、輕裝上陣”的新征程。
理財公司的設立目的之一,是在表內和表外之間建立“防火墻”,讓銀行理財業務真正獨立運作,與銀行傳統業務實現風險隔離,以此推動銀行理財回歸本源。
劉東海表示,中銀理財建立健全各項業務發展與風險內控規章制度,實現理財業務的獨立核算、風險隔離和自主經營,實現與中國銀行在業務、管理、人員、系統、營業場所和信息等方面的風險隔離,為持續穩健經營打好基礎。
“在‘十四五’期間,中銀理財將按照中銀集團統一要求,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推動理財業務提質增效發展。”劉東海表示。
在經營戰略方面,中銀理財根據集團“十四五”戰略要求,修訂完善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落地方案,按照集團“一體兩翼”戰略格局,積極融入集團“八大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消費金融、財富金融、供應鏈金融、縣域金融)戰略,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充分發揮服務國內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優勢;二是充分發揮中國特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在對外開放背景下的跨境市場優勢;三是充分發揮集團綜合化經營優勢;四是搶抓老百姓對財富管理需求的機遇,力爭建設一流的銀行系理財資管公司,滿足廣大老百姓的投資需要。
在產品體系方面,劉東海表示,中銀理財將抓牢“十四五”開局轉型結構化調整帶來的業務機遇,圍繞“八大金融”整合產品體系,加大“八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提升產品競爭力,打造業務新的增長點。
在投研建設方面,劉東海表示,中銀理財將按照集團“十四五”規劃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并將公司投研能力建設納入集團投、貸、債、股、險等綜合化投研建設體系。
一是圍繞“八大金融”戰略建立投研體系,尤其是權益、資本市場等投研能力建設,包括上市/非上市權益領域的投研體系建設;二是針對高質量發展和資產使用效率提升,加大ABS、ABN、公募Reits等資產的投研能力建設;三是加強數字經濟、信息化轉型、人工智能、現代物流、縣域金融、普惠金融、供應鏈金融等新業態的投研能力建設;四是強化綠色金融、高端制造業、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的投研能力建設;五是將合作機構投研體系納入公司投研能力建設,并加強全面風險管理。
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參與主體
發行滿足老百姓需求的產品
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1年上)》顯示,我國銀行理財市場高質量發展進程不斷推進,呈現穩中向好態勢。截至6月末,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25.80萬億元;投資者數量達6138萬,較年初增長47.45%,同比增長137.71%。
“伴隨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財富管理行業蓬勃發展,理財觀念深入人心,理財產品成為老百姓首選的投資理財工具。”在劉東海看來,銀行理財作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業態,更加符合老百姓的期待和認同。
投資者培育,是銀行理財轉型中的重要環節。如何讓投資者理解并接受銀行理財產品從保本保收益到存在凈值波動,考驗著各家理財公司管理層的經營智慧。
劉東海表示,伴隨理財凈值化轉型和投資者教育的深入,理財產品整體風格穩健,存在凈值波動的特征正逐步被投資者認可;但客觀上理財公司成立時間不長,在資管新規過渡期內,特別是新金融工具準則(IFRS9)實施后,凈值化轉型面臨挑戰。
劉東海認為,理財公司只要堅持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參與主體,努力發行滿足老百姓需求的產品,投入到以高質量發展服務實體經濟中,市場和發展機遇巨大。在這一過程中,理財公司一方面要通過黨建引領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另一方面要持續加強與基金、券商、信托等機構合作,充分利用市場資源,發揮自身優勢,滿足多層次的中國特色資本市場體系的要求。
劉東海表示,未來,中銀理財將以客戶為中心,以理財業務為載體,搭建連接客戶投資與融資兩端,覆蓋企業、個人和金融機構客戶的業務網絡,成為與傳統商業銀行業務聯動最緊密的綜合化解決方案平臺。
責任編輯:張玫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