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資本人物》:個人投資者系列之吳險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 17:01 全景網
一位分析師出身的職業投資人 在我離開國泰君安之前 我在彭博上的排名 薦股一直排名第一的 游走在估值線上與市場博弈 我們的投資理念是估值加博弈 估值是核心 兼顧博弈 他希望洞穿股市背后的邏輯 做投資 人性的弱點一定要克服 我們沒有這方面的障礙 看錯了 還是可能去做正確的事情 他渴望戰勝市場 我們是戰士,投資的樂趣在于我們是否能像戰士一樣 能一直保持戰斗力不束手就擒 資本人物之吳險峰 吳險峰 1968年生 1996年進入蔚深證券,從事行業研究、策略研究 2001年進入蔚深證券自營部,從事投資業務 2003年進入國泰君安(香港)公司,從事行業研究。 2006年開始成為職業投資人 經典案例: 2005年成功推薦蒙牛乳業 海螺水泥 2005年投資中信證券 投資策略:估值+博弈 2007年,中國股市,4000點附近,大幅震蕩,投資者普遍感覺今年的投資,沒有去年那么輕松了。吳險峰,一位出身證券研究員的投資者,他的投資策略是在估值的基礎上進行市場博弈,用這套方法,他在今年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在市場的震蕩期,他是怎么進行投資的呢? 您覺得 近期市場比較疲軟 您有什么看法 我認為我們是估值加博弈 以價值為基礎 進行適當的市場博弈如果你不去博弈 我覺得就忽略掉它 不去管它 如果要博弈 那你當然得采取行動 比如說我們覺得 雖然這個企業長期很看好 但短期安全邊際不夠 在牛市中 在上漲的趨勢中 可能對安全邊際 你可以忽略一點 但是在市場的調整 在人氣比較渙散的時候那對安全邊際 就要更加嚴格地去考量 所以我們一個是從倉位 再一個是從個股的配置來說 我們會更嚴格 我認為 目前投資中國國內證券市場 盡管靜態估值可能是高過美國高過日本 高過新加坡 高過韓國 但是由于它的成長性 和可持續的復合成長性 高于這些經濟體 所以我認為 投資A股市場 它的回報率 應該還是高于國際大多數的主流市場的我覺得如果把投資看遠一點 雖然有些口號性的話 叫做黃金十年 對我而言 我認為至少有十多年的投資機會 當然這十多年 不是說每年都是漲 有可能在這十多年過程中 有一年或者半年是跌的這都很正常 但我們認為這個大的上漲趨勢 可以持續十年甚至以上 不奇怪 美國已經過來了 確實都是這么來的 而且只要一個經濟體 在持續地增長 持續地發展 其實他的股市總體都是牛市 您最近的成功的例子有哪些呢 我們理解這個市場 其實一個股票要上漲 最主要的是什么 這個企業的成長性要高 怎么樣能找到高成長的企業呢 除了這個企業本身治理結構好 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強然后這個行業 又處于一個高速成長行業 這樣也能找到一些企業 比如說像招行 萬科這種 但是 如果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考慮 靠一些外延式的增長 是否來得更快 比如說滬東重機本身就是一個很小的 不大的造船廠 但是大股東資產注入 它業績一下就翻幾倍的增長 這種增長我想靠內涵 這個是很難做到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思考 我們就認為 現在我們組合中一定要考慮整體上市這個東西 因為只有整體上市 我們認為能達到一個企業超常增長 才可能有相對更高的利潤 當然風險在哪里 風險就是確定性差 但也沒關系 我們就找母公司業績是確定的我們認為 只要母公司能夠持續發展 然后它又有這么一個上市平臺 而我們剛才又說過 股改以后 大股東的利益 和投資者的利益會一致起來 那有什么你不相信 未來至少會在資產方面有所整合 不是說一定整體上市 所以我們在這個前提之下 我們就找到一批這種企業 確實也都很有效果 確實都還不錯 比如說我們找的地產的 中糧地產 天鴻寶業 華僑城軍工行業的衛星 中國衛星 當然這些也波動比較大 我們是怎么對這個問題理解 我們認為 如果僅僅因為有個母公司 我們就去買這個上市公司的股票 我們認為 這個相對是有點盲目的 吳險峰的證券生涯是從研究員開始的。從1996年到2006年,他先后任職于蔚深證券,國泰君安(香港),從事行業研究。 剛入行你是怎么做分析研究的呢 我記得1996年的時候做研究 我們就比較泛了 也沒有估值 也不做模型 去探討這個公司的盈利預測 那時候 僅僅就是從一個行業前景 這個公司的治理去研究但是我覺得 那時候做研究比較欠缺的 就是沒辦法把它量化 或者說當時還沒有學會這種方法 怎么去估值 怎么去做盈利預測 當然那時候 我們整個證券市場的環境建設 我覺得也不如現在其實很多公司 它都財務不透明 這種關聯交易 這樣導致即使做盈利預測 我覺得也是很難準確地去把握 你后來去了香港是吧 香港三年多的分析師職業經歷 你覺得讓你最大的受益是什么 這段時間研究 對我個人最大的幫助 我認為就是開始學會 對公司要求估值 要去估一個企業值多少錢 要去做模型 知道這個企業 過去發生了什么事情 就三張表損益表 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 過去發生了什么事情 然后再一定的假設的前提下 未來可能發生什么事情 對 所以在一套比較規范的 研究體系和估值體系之下讓我可能對一個企業的估值開始覺得 開始認為 開始有所把握了 而且在投資中 我們認為 這個 還是更核心的東西 博弈只是兼顧 你剛在這邊做分析員的時候 你覺得和在蔚深做的時候 有什么不同之處 這可以說是大相徑庭 首先 我剛接觸這項工作 我發的第一個報告 我記得 是讓我基礎原材料這個行業 我第一個報告是關于江銅的 江西銅業 江西銅業 當時我們覺得好像公司銅礦有這么多 而且銅價 好像也開始有點啟動了 那時候香港真便宜啊 是在1.3港幣 然后我就認為這支股票 我們有幾個理由可以推薦 然后我只是定性的 說了一二三幾個理由 但是出這個報告的時候 我們報告有個格式 格式里面有幾年的盈利預測 盈利預測包括這個公司的股息收益率 凈資產回報率 有這么幾項指標 還有EPS的增長 有這幾項指標我根本都不會做 所以這個報告 當時我們領導覺得鼓勵我 還是讓我發了 但是完全這是一份 不符合國泰君安香港公司 正規格式的一份報告 從現在來看 當時推薦的時機也是非常好結論也是的對 但是我們確實在此之前 我沒有在研究范圍 和沒有做術語方面的一些研究 哪份研究報告是市場 認同度比較高 市場認同 蒙牛乳業 蒙牛乳業我大概是在2004年 2005年推薦 2005年是在它的戰略投資者 摩根斯坦利和公司的高管在減持他們股票的時候 對 當時市場可能覺得減持了是不是公司有問題了 而且前幾年高速增長 在摩根斯坦利的 他們有個賭局嘛 對 有個賭局 在這個對賭的壓力之下 所以是不是業績過分暴露了 現在是不是減持以后 這個公司可能業績就跟不上了 當時 一個是我們結合市場 這個股價其實在摩根斯坦利要減持它的可轉換債券的時候 股價實際上已經從最高的 當時到了7元附近 7.2元還是多少 已經跌到了5元 也就是說其實有些內控因素 市場總是提前反映了 對公司的基本面它已經進入下跌了 已經進入下跌了 然后這個公司 未來要發生什么事 這個是最重要的 我們認為這個公司 由于它的治理結構 它在中國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它的品牌的營造甚至他以民族為己任的 這種企業家精神 這種都非常值得我們推崇 所以我們認為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買入時機 你就給出一個買入評級 買入評級 而且市場當時是非常的給面子我記得我報告推出的當天 這個股價就漲了4% 對 然后我在出第二份報告的時候 又漲了4% 那你是給了買入評級 其他的機構呢 他們 分歧很大 這個股票 應該來說 在我離開國泰君安之前 我在彭博上的排名 薦股一直排名第一的 也就是說我在最低的時候 我寫了買入 這可能就比其他分析員在它相對比較確定8元 9元以后 再去買入 我再推薦這支股票的收益率 明顯的是更高的 所以我在這股票上 應該在我離開國泰君安之前做研究之前 一直是排名第一的 吳險峰認為,證券分析是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在對公司進行分析的時候,不能僅僅根據公司業績來做一個簡單的評級,而應該窮盡所有信息,綜合市場的博弈因素,來對公司未來進行一個合理的判斷。 當然我想 我能排這個第一 更多的時候 確實是考慮了一種博弈因素 在里頭 估值中的博弈因素 我們認為 在做研究的時候 你還要看看它這個不利因素 是不是在股價上已經反映了這只是其一 更重要的是它這個公司 后面將發生什么事情 這方面有什么成功的例子嗎? 舉個例子 海螺水泥 是在2005年一季度 公司公布了季報 是按照中國的會計準則公布季報 香港不要求披露季報 披露季報 應該是只取得一分多錢的收益當時應該來說多數的分析員 都認為海螺水泥年度的業績 都是應該在三 四毛錢 而一個季度才只有一分錢 顯然就沒有達到預期 業績下滑 也沒有達到預期 沒達到預期 那么當時就看到很多同行在它公布季報以后 給的評級就是要么中性 要么減持 甚至都看得很低 看到4元多股價 在香港是跌到了6元附近 可能國內還更低 跌到6元以下 吳險峰沒有人云亦云,他對海螺水泥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海螺水泥在行業低谷進行的整合,兼并收購,將會帶來產品成本的降低,銷量的增長以及定價能力的提高。結合水泥行業運輸半徑小,價格彈性大的特點,預測海螺水泥未來的業績很快將會出現拐點,于是他給了海螺水泥買入的評級。 我們當時的判斷 就認為 首先這個公司 一定是這個行業中的 最好的公司 那它只取得一分多錢的季度盈利 這只能代表過去 往后會有什么故事發生 2005年的一季度 應該來說國家對水泥行業 從2004年開始調控 2005年初 是整個行業最困難的一個季度 這個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 并沒有因為一季度的一分多錢沒達到市場預期 行業地位沒有任何改變 水泥一噸價格 大概才賣200元左右 這200元 首先這個行業一點屬性 就很清楚了 就是它的運輸半徑不能太長 因為可能一長的話 這個運費 就超過了水泥的出廠價了超過成本了 所以它的運輸半徑 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第二個 這個行業 它的價格的彈性空間也會比較大 因為我們想 在2004年 曾經出現過一個行業高峰 當時全國的平均水泥價格是達到了300元一噸 但我們在2005年年初的時候 那時候海外水泥的稅后的價格 只有200元一噸不到 就是它的價格彈性這么大 那是什么原因呢 是由于供給造成的就是大量的供給 而且它運輸半徑的限制 所以 大量供給必須在當地要銷售 它保質期又很短所以這樣的話 一旦供大于求的時候 必然的結果就是價格 不同廠家之間相互殺價 對 但這個行業 正因為它有這么大的價格彈性 那么這個產品 它的整合的價值就非常大了 對 如果說一個企業 它在一個區域性的市場 水泥的市場占有率 能夠達到一定的程度的話也就是說有定價權的時候 它完全可以把水泥的價格 由過去的200元不到 提到300元 400元 甚至更高 因為在美國 單噸水泥的價格 折合人民幣已經是800元之上了 對 而且這個行業 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 就是由于它運輸半徑的限制這種整合的價值就非常大 這就類似于彼德·林奇 曾經投資過的一個采石場 當時要說也是很普通 沒有任何技術含量 又很技術簡單的一個產業 但是為什么 他投這個股份能夠做到tenbagger(漲十倍的股票) 就是因為采石 石料跟水泥 其實是一個共同的地方 都是運輸半徑極小的材料 運輸半徑小導致它的價格 一直可以提升到外來的水泥 不能進來為止 成為一個壟斷 對 這行業的整合價值大所以我們認為 這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 當時我應該說果斷地 寫到了買入評級 當時市場給你面子了嗎 市場應該是很快就開始大漲 現在海螺水泥都多少了 50多元了 當時只有5元 現在市場為什么對海螺水泥竟然也是作為一個原材料行業 作為一個周期性行業能給這么高的估值呢 像海螺水泥業績 今年預期 2007年 頂多也就是1元來錢 但現在可以炒到50元去 50倍市盈率 這是什么概念 這是原材料不可能出現的 我認為市場已經在對這個企業 未來能對區域性市場整合水泥的價格未來還有較大的 區域性的水泥市場的價格 還有提升空間做了一個預期 我們就以海螺水泥 今年的產量而言 它今年產量 大概是可以達到8000萬噸 如果1噸水泥價格只提高10元其實對生產商而言 對水泥的使用者而言 根本是不會感覺提了多少價 特別在建筑行業 房地產這么景氣的情況下 不會覺得怎么提價 但是對這個企業的盈利 卻非常顯著 10元乘以8000萬噸如果提這10元 就能給它產生稅前利潤8個億 它現在的股本 也大概就是10億多一點所以這里面的整合價值 對企業的盈利增長 是非常顯著的 我還是想知道 具體的 您的選股方法是什么 我們選股 更多是從一個企業的趨勢 一個行業的趨勢去判斷 所以我們我覺得比較成功的有兩類 一類 我們是對一個長期成長的企業 我們會持續地看好 持續地持有 做分析員的時候 我們就是持續地寫買入 我們做投資的時候 就是持續的買入而不放比如說像蒙牛我們認為就是類似這種例子 因為這個企業的發展軌跡 是非常清晰的 這個行業的成長也是很持續的 它屬于一種快速消費品 就是說它相對 隨經濟周期的波動不會很顯著對 所以它的盈利 我們認為可持續成長 相對是可預期的 對 這是一類 還有一類 就是屬于一種行業的拐點 出現的時候 能不能把握 2005年,吳險峰敏銳地察覺,投資中國A股市場將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投資的機會已經來臨,鑒于對市場的強烈信心,他買入了中信證券這一靈敏反應市場變化的指標股。 這里面我們有兩個 應該說是比較得意的例子 一個就是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 我們應該是從這個公司股改以后 我們就開始介入這支股票了 那都是在4元 5元錢為什么買這支股票 這個實際上 我覺得是對一個行業的判斷 我們認為這個股改 是對中國證券市場 生產力的一個解放 它真正能夠做到 把投資者的利益 和大股東的利益結合起來另外 還有一個因素 就是當時人民幣開始升值 是2005天的8月份 人民幣開始升值2% 人民幣在可查的歷史上 日本 韓國 臺灣 無一不是在本幣升值的開始 就意味著股市上漲的開始所以我們當時就判斷 不管是從內在還是外在的多種因素 都可能預示著國內證券行業 大的機會要來臨了 那如果我們這個判斷正確的 什么行業最好 毫無疑問是證券 但是 你投資 你還一定要找一個萬一這個行業 如果說是沒有想象那么好的時候 有沒有一定的安全邊際 那我們就看得很清楚 中信證券 由于它是國內第一家IPO上市的 證券公司 所以 在幾年的熊市下來它活下來了 經歷了考驗 對 所以它應該來說 即使如果行業的復蘇 沒有我們預期來得這么猛烈 這么快的話 那想這個公司至少安全的 所以我們首先是要找到 最景氣的行業 再找到這個行業最安全的公司 如果研究到位,對行業的拐點能夠進行準確的把握,投資周期性行業往往能夠獲得巨大的投資收益,吳險峰近10年行業研究員的經歷,為他提供了巨大的優勢。 南方航空我們應該是去年 開始投資這支股票 對 當時我拿這個股票 跟不少人交流過 也跟一類 是比較注重價值投資的投資人 談論這個事情的時候 我記得當時他跟我開過過玩笑他說 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句話 你想讓它由一個億 變成一千萬嗎 那就去買航空股吧 就是絕對否定 我們這個投資標的了 但是我們又跟一類 他是屬于交易型的 一說就非常感興趣 向人推薦這支股票的理由 是什么 我們理由 就是對航空業 影響它盈利的因素是什么 特別是對于南方航空這種公司 南方航空公司的特點是什么呢 是銷售收入非常大 去年大概就有400多個億跟國航是差不多的 對 但是它的市值 當時還不到國航的三分之一 所以從市銷率來說 它是被低估的 但是適銷率 其實只是對一個企業的 潛在價值的判斷 但企業的價值能不能體現出來更多還是要盈利把它反映出來 那么我們就來分析 它的盈利 可能會有一些什么作用 會導致它表現出來 首先它大概有300多億港幣的 負債 外幣負債 這300多億港幣什么概念如果人民幣每年升5% 它就有15個億的財務收入 這非常厲害 這個人民幣升值 應該來說我們在買這支股票的時候 是很確定的了 還有國內消費升值 當時酒類的股票 服裝類的股票 都是因為國內的消費升級 一些好的藥類的股票 都開始炒 其實南方航空作為行業也是消費升級的一個行業 而且非常顯著 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 中國航空業的客座率 這幾年是連續在上升 還有一個因素 油價上漲成本的比例是最大的 油價這個相對是個不確定因素但是我們看到在去年 隨著油價上漲幅度比較大以后 至少我們認為 階段性的 已經進入一個調整時期 而且在國內航空業 有個燃油附加費 燃油附加費可以跟油價的走勢 進行部分的對沖比如說油價上漲的時候 燃油附加費又提得高 但油價前段時間跌的時候 像航空公司把燃油附加費 也就降下來了 像這兩者 只要油價不很離譜上漲的時候 它是可以對沖掉的 所以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之下 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之下然后不確定的就是油價的情況 又能相應對沖的情況下 所以我們認為這個企業的盈利 是一定能夠表現出來的 所以在國航的市值 高過南航是三倍多的情況下 而銷售收入 兩者又是很接近我們認為南航一定是被低估的 對 而且我們當時就已經判斷 未來南航的絕對股價 應該是超過國航的 現在大概已經開始接近 還沒有超過但是我們還是維持這個判斷 沒有人能長期戰勝市場,隨著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的加入,投資逐漸變成一種輸家游戲:“獲勝的最好方法是盡量少犯錯誤”。與市場博弈是否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吳險峰也不能肯定,因為從長期來看,沒有人能有必勝的把握,但是他還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取更高的收益。 回想起來 可能我說的考慮市場博弈 也有得有失 失的一面在哪里呢 對我們說的博弈 有時候得的一面在什么 我們能夠通過對市場博弈 可能把倉位降下來 市場跌了以后我們又去買 這是得的一面 失的一面 中信證券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我們看好這個企業持續看好 只要在這個股市的上漲 牛市周期里面 我們是持續看好的 但是我們又想 它如果漲快了以后 我們能不能博一下弈 結果我們就拋一下 我們在漲到一定程度再拋一拋然后跌下來再買 但結果實際上 我們是在做了很多次的低拋高吸 就是我們拋了 已經它跌不下來了 被迫我們又在更高位去買 這樣你就算過一筆帳 就是這樣操作跟你 這只就單支股票而言我們倒騰過幾次 不如一次持有 雖然我們自己做的 不是完全的價值投資者 但我們確實很羨慕 能夠真正做到價值投資者 投資人 他們投資起來確實非常從容 甚至不用看大盤的走勢不用看的個股的走勢 這種我確實很羨慕他們 那你為什么自己 不做他那樣的人呢 但是我們為什么要加個博弈呢 我們自己對自己想法 對自己的要求是 我們既然在我們的投資中 又要加上一套理念 我們就要想辦法 爭取在收益率方面 能比這種方式能比純價值型的 能夠做得高一點 雖然我們辛苦一點 如果能做到這點 那么我們這種理念 我們也確實有一個回報 但是如果說我們做不到 那確實是我們賠了夫人又折兵 又比較辛苦收益率還不一定有他們高 也許你們認為這樣做會比較快樂 我覺得投資是這樣的 它的樂趣根本在于 你是不是像一個戰士一樣的 能夠充滿戰斗力 從博弈角度 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如果你不能像個戰士 市場跌了以后 你全是滿倉 套住 你相當于向市場投降了 我們更多的認為 是自己有個假設 自己有個想法 然后通過市場驗證 這個是更快樂的事情 對 所以我們的快樂 可能至少很大部分 要建立在博弈的基礎上當然我們是價值為主線 這是前提 所以真正要跟市場博弈 有些人性的弱點一定要克服 比如說很多人 中信證券 我是5元買的 8元拋了 然后股價漲到20元我怎么辦 還買不買 我們沒有這種心理障礙 我覺得如果要想跟市場博弈 一定要克服這個心理障礙 我們沒有 我們看錯 我們會檢討自己 然后還是會去做 可能正確的事情 而不是說不會以后我們做錯了我們就回避這件事情 就回避掉一個很好的投資標的 我們不會的 投資和研究的區別 你對市場的感悟有哪些不同 做投資其實 因為涉及到更加的真槍實彈 所以 其實中國最早 有的說是叫知易行難 比如說我跟你說一些投資上的 基本的道理 誰都明白 10%止損 如果要跟市場博弈的話 但是真正要止損的時候 你發現自己還是 要行動起來 發現還是比較痛苦的 那么我們覺得 為什么能做到這一點我覺得其實這個 跟操作過大資金有關系 如果用一些普通人的觀點 就覺得 比如說這個股票 在第一天上市 不都是在換手的嗎 然后換手了幾天再跌下來 如果說有莊家 那都說莊家成本不就在那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出呢 對不對 很多投資人會這么想 其實我們做了幾個盤以后 我們就知道 當一件事情決定要去做的時候 很多時候是不會看你的成本 所以包括投資人也是這樣的你不要去認為 我的成本好像看看市場的 成交量堆在哪里 然后我的成本也沒比他高 就覺得跌到這個位置 就不會跌了 實不完全是這樣的 場它不會看你的成本的 個公司該漲個股 票該漲該跌 會說因為某些機構 某些人的成本 對吧 決定于整個市場的氛圍這個企業當時的一個價值 股市的什么特別吸引你 就我理解 股市可能是對一個人 對他的知識面 他的世界觀 還有他的一些人生閱歷 我覺得都可以在股市中 得到一個集中的體現 而且 再說一句更白一點的話就是君子愛財 那么股市 應該是一個既能有機會給你生財 又是取之有道的地方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