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尹娟 馮慶匯 陳婷
文前提要:本刊記者以多年采訪中遇到的案例和積累的經驗,為廣大讀者總結出以下“不可相信的十句話”,以專業的分析揭開“十句話”背后的障眼黑洞,還提出了應對的招術。目的其實就是一個,希望更多的投資者遠離“十句話”設下的陷阱,做到理性投資不上當。
No.1 : “我們的產品低風險,預期收益率×%,遠遠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
本刊忠告:預期收益率不等于實際收益率,能否實現有諸多前提條件
【典型案例】
“這個產品的收益多少?”幾次降息之后,對于定期存款利率越來越不滿意的潘女士,希望為自己的這筆養老錢找到新的投向。證券市場的低迷,讓潘女士對股票、基金望而卻步,“要穩當”是潘女士對投資的最底線要求,穩當的基礎上能夠多賺一點當然是好事。
“五個月產品,收益率3.51%,是定期存款的一倍半!”客戶經理的回答毫不遲疑。
潘女士戴上老花眼鏡,細細地查看銀行的存款利率表和手中的產品宣傳單頁,半年期銀行存款利率不過1.98%。“你們這個宣傳單頁上怎么沒有寫上的?”
“這個是預期收益,主要是現在有規定,不能宣傳預期收益率。不過,我們這個產品低風險,很穩健的,這個收益肯定能實現。不信,你看看我們這邊公布的剛到期的產品收益率,都能做到的。”客戶經理篤定地說。
【障眼黑洞】
從2004年光大銀行推出市場上首只人民幣理財產品以來,銀行渠道所發行的理財產品已經成為市場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對銀行“與生俱來”的信任感,投資者對于銀行理財產品有著先天的好感。去年以來的證券市場低迷,拖累了股票和基金兩大投資市場主力品種,而銀行理財產品依然供需兩旺。
不過,從理財產品誕生之日開始,引起的話題和爭議也從未停止過。經過銀監會多次對理財產品銷售市場的規范調整,理財產品的銷售過程中對于風險提示、收益率的規范宣傳已經有了顯著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在營銷人員的銷售過程中,類似于案例中的一幕,卻難以杜絕。對于相當一部分投資者來說,如何看待“預期收益率”也仍然是個一知半解的話題。
預期收益率的依據,是理財產品設計部門在相關數據的預期和趨勢判斷的基礎上做出的一種“預測”,最高預期收益率也僅在最理想情況下才能夠實現。當趨勢判斷錯誤,或是預期未得實現時,投資者實際獲得的收益就可能遠遠低于理想的水平。因此,就和它的名字一樣,預期收益率是一種“預期”,未必是它實際可以獲得的收益。
類似的還有“最高收益率”,也是吸引投資者做出投資決定的一個“誘餌”。投資資者更需要擦亮眼睛的是,最高收益率一般只有在最佳狀態下方可以實現,是理論上可以達到的收益率峰值。但是,投資市場上風云變幻,能否實現就要靠運氣了。其二,最高收益率的持續時間也是一個關鍵值,很多產品在設計時往往會加入“觸及最高收益后產品自動終止”的條款,如預計投資期為一年的產品可能在三個月內觸及最高收益率后自動終止,而投資者最終所能夠獲得的絕對收益往往低于預期狀況。
【溫馨提醒】
對于不同結構和不同投向的理財產品,要學會合理估計其預期收益率的實現能力。
相對而言,一些標的為貨幣市場或是融資計劃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可能并不起眼,但實現的幾率比較大。因此,投資者在選擇這種低風險的穩健型產品時,往往會不自覺地在“預期收益率”和“實際收益率”之間劃上等號。
但是,這一類型的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的實現并非毫無障礙可言。外在的市場變動,是投資者不可忽視的風險。如去年中信銀行所發行的一款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實際到期年化收益率為4.66%、4.92%(認購50萬及以上),而原本預期年收益率為4.85%、5.11%(認購50萬及以上)。之所以出現預期收益率“打折”的現象,原因在于產品的投資期內央行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導致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隨之縮水。利率風險,加上銀監會規定,商業銀行不得為信托貸款類產品提供擔保,使這一類型產品的風險有所上升。
對于掛鉤型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能否實現,往往是要取決于收益實現的前提條件,只有市場的走勢與前提條件的設定密切貼合時,投資者才有可能獲得預期的收益。反之,如果遭遇“最糟糕”的狀況,收益率很可能無法讓投資者滿意。這一點在過往的理財產品實際運行中,投資者已經有了比較深刻的體驗。
另外,在預期收益率中,是否已經將管理費用扣除,也是投資者們值得關注的問題。大部分銀行對于所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會扣除一定的賬戶管理費,管理費的比例通常是在產品合同中進行約定,將從投資者所獲得的收益中進行扣除。一些產品會采用是按收益率比例提取的方式收取管理費,即超過一定部分的收益,提取出一部分作為管理費報酬,這種計收的方式收取的費用就比較高,投資者實際可能獲得的收益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投資者也需要多加了解管理費用的信息,對實際收益率進行合理預估。
NO.2 :“信用卡免息期長達56天!”
本刊忠告:56天是理論上最長的免息期,實際免息期要看消費賬單日和還款日之間的期限,離賬單日越近消費,享受的免息還款期越短。
【典型案例】
時下,想辦張信用卡真是簡單不過,路上隨處可見銀行營銷人員喊:“先生,XX銀行的信用卡要辦嗎?我們的免息期比別家都要長!”“小姐,XX銀行的卡片可以有長達56天的免息期!提前消費很劃算的!”在營銷人員的話書中,除了當場贈送禮物、開卡免年費這些非常普遍的待遇外,必定額外加上了“免息期”這一條。你可別小看了這句話的魅力,不少人正是沖著這“比別家更長”的免息期而辦卡的。
可情況真是這樣嗎?
吳雨就嘗到了這56天免息期的“甜頭”。
論起消費,吳雨算是很“保守”的人,為了克制自己的購物欲望,他幾乎從來不用信用卡,他常說,用信用卡消費感覺不到用錢,等拿到賬單才會驚訝。因此,他寧愿選擇現金支付或刷借記卡,皮夾中唯一的一張信用卡是他為出國準備的雙幣卡。
辦卡時,面對各種不同卡片的誘惑,他選擇了免息期最長的這一張,工作人員告訴他,卡片的免息期可達56天,將近兩個月,讓他不必為大宗消費后短時期內還款擔心!皼]想到,這免息期其實大有文章,出國旅行,我根本沒法享受56天免息期。要不是朋友提醒,我大概早就被銀行狠狠罰息了!”
原來,吳雨一直深信卡片免息期為56天,國外旅行回來后也不進行還款,直到一起辦卡的女友提醒他已經到了還款日,他還一頭霧水!半y道卡片的免息期不是56天嗎?我才剛剛消費了一個月,怎么會要還款呢?”
事后他才知道,營銷人員口中的免息期56天是個上限,并非任何交易都可以享受這般長時間的免息期。由于自己刷卡的日期臨近賬單日,免息期也就大大縮短了。
對于自己這一次的“失誤”,吳雨真是“無語”了。
【障眼黑洞】
每張信用卡都有一個賬單日、一個還款日,持卡人的任務是在還款日當天或之前及時還上賬單日顯示的賬單金額,而持卡人每筆消費都會被計入下一個最近的賬單日,因此,離賬單日越近消費,享受的免息還款期越短。
例如,銀行賬單日為每月1號,還款日為25號,那么1月5日、10日、30日的消費都將被計入2月1日的賬單,持卡人必須在2月25日歸還。顯然,5日那天的消費可以享受53天免息期,而30日那天的消費只有短短27天免息期,相差幾乎一倍。理論上來說,賬單日出具后緊接著消費是最劃算的,而賬單出具前一刻消費是最不劃算的。對于賬單日當天的消費,就全憑持卡人“運氣”了。
【溫馨提醒】
我們可以發現,免息期最短不會短于賬單日與還款日之間間隔天數,換言之,兩者相距越遠,實際可以享受的“保證免息期”也就越長,對持卡人當然越有利。
因此,在選擇信用卡時,不僅要了解最長的免息期有多久,還必須知道這賬單日與還款日之間相隔幾天?蓜e被營銷人員那一句“享受長達56天免息期”給忽悠了。
NO.3 :“打新股產品包賺不賠!
本刊忠告:理財產品但看名稱有時會“以偏概全”,投資前需了解其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
【典型案例】
本以為為自己的資金找到了避風港,卻沒有想到“負收益”同樣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上海的投資者劉先生去年購買了一家銀行所發行的“增強型新股申購產品”,但是讓他訝異的是,新股申購產品運行幾個月之后就出現了“負收益”,至今這款產品的凈值仍然處于虧損的狀態。
劉先生說,正是沖著打新股產品“包賺不賠”的特點才在下跌行情中選擇了這款產品,他的出發點是為資金找個“避風港”。面對產品所出現的負收益,劉先生非常不解,雖說去年以來股市低迷,新股上市量小,打新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也出現了顯著的下滑。但是新股上市之后即破發的情況也不多見,為何自己投資的專打新股產品反倒出現了虧損?
原來,導致負收益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產品類型中的“增強”二字。與普通的專打新股的理財產品所不同的是,這款產品為了增強產品的收益能力,投資范圍中不僅包括新股的申購,還可以配置一部分資金進行基金的投資。雖說基金投資的比例非常小,但是由于去年以來新股中簽率極低,新股申購獲益較小;而由于二級市場上的大幅下挫,基金投資部分虧損嚴重,從而拖累了這只產品的實際收益。
而劉先生在選擇投資產品的時候,僅僅關注到這是一款新股申購產品,卻沒有仔細研究“增強”投資對產品所帶來的風險。
【障眼黑洞】
理財產品市場上總是不乏“潮流”和“熱點”,如在2007年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中,新股申購類型、股票掛鉤類型的理財產品就占據了大壁江山,2008年則是主打穩健和低風險的信托貸款融資類產品和債券市場產品就拔得頭籌。受到外部影響,不少投資者選擇理財產品時,不是從自己的需求出發,而是盲目“跟風”,哪種產品受熱捧,就要購買哪款產品。同時,勢所難免的是,為了迎合投資者的這種偏好,一些產品在銷售的過程中也容易出現“以偏概全”的狀況。像案例中的劉先生,就只看到產品主打新股申購的一面,卻忽視了小比例資金用于投資基金產品;同期一些銀行也發行了一些“新股申購”+“基金投資”的產品,其中基金投資的比例更大。記者對去年發行的這一類型產品的收益率數據進行了調查,其浮虧的比例達到了20%。當然,也有一些產品受益于其投資范圍,像民生銀行在2007年所發行的一款“好運套餐”產品,是一款結合了股票掛鉤型設計與新股申購設計的綜合理財產品,收益取決于A股和H股兩個市場,在2007~2008年的投資期內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投資成績。但是,如果投資者抱著低風險投資的目的,而選擇了這些多主題綜合的投資理財產品,就意味著承擔著自己未能事先明確的風險,當市場出現較大的波動時,會給自己的投資帶來極大的風險。
【溫馨提醒】
盡管主題都為“新股申購”產品,但是實質上產品的投資范圍并不完全一致。這就要求投資者需要仔細研究產品的投資范圍及比例。
同樣的例子在基金投資中也有不少。以去年銷售量較大的債券基金為例子,很多投資者只看“債券基金”這四個字就做出投資決定,但實際上債券基金也有不同的類型。如果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于債券,為債券基金。而另外的20%的投資方向又衍生出三種類型的債券基;如果另外20%仍投資于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的基金,那就是純債基金;只能投資股票一級市場即打新股的叫做一級債基;可以投資股票二級市場的就是二級債基。按照這些投資范圍的不同,我們就可以看出,同是債券基金,但是具體到不同的品種,其風險和收益也有一些差異,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之中,表現也就不盡相同。如在2008年,受到二級市場的拖累,二級債基的表現就不如其它兩種類型的基金,在債券基金收益稱王的環境中,一些二級債基的收益率也有為負的狀況。對于投資者們來說,以偏概全的投資方式顯然不可取,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適當的選擇。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