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理財理出官司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 05:40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本報記者 謝聞麒 哈爾濱尚志市市民劉鋒沒想到,自己購買的“保值升值”的外匯理財產品,帶給他的卻是兩年的維權路。 2004年9月16日,劉鋒在某國有銀行尚志支行購買了6.8萬美元的四年期理財產品。 該產品每半年為一個收益期,第一年固定投資收益率高達4.30%;第二年至第四年收益率與美元LIBOR掛鉤,具體做法是:為每個收益期設定一個LIBOR觀察區間,如果當天的LIBOR處于觀察區間內,就按4.30%的年率計息,否則當天收益為零。 劉鋒僅第一年收到了回報。此后,受美元加息等影響,美元LIBOR利率持續走高,沒有一日處于觀察區間。這意味著“日進斗金”變成了“年無寸金”。同時受人民幣升值影響,劉鋒6.8萬美元的本金也在不斷貶值。 而根據此前協議,產品四年內不能提前贖回。劉鋒只有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資產縮水! “按照合同約定,有賺有賠,我都認可。但是銀行不能不提示風險,還說這個產品‘保值增值’,現在我的錢還貶值了。這不是虛假宣傳嘛!” 對比尚志支行委托協議書和其總行對該業務的名詞定義。在總行106個字的介紹中,尚志支行刪除了其中僅有的兩處風險提示語句,即:“在向客戶充分揭示風險的基礎上……在客戶承擔一定風險的前提下”等30個字”。 劉鋒先后向尚志銀監辦、尚志市工商局等部門投訴,并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 2006年9月,尚志市工商局對尚志支行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其在產品的營銷宣傳上,背離和篡改了該銀行總行的產品收益設計,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有關不得進行虛假宣傳的規定,并對尚志中行處以20萬元罰款。 尚志支行則認為,“宣傳單僅是告知客戶我行推出了這一新產品,宣傳單上明確告知了業務垂詢電話,而且每位客戶來我行洽談投資‘匯聚寶’具體業務時,都經我行向其詳細介紹產品相關知識及風險,在雙方簽訂的合同上也明確風險提示條款! 2007年8月3日,尚志法院在一審判決認為,協議書“不能確保原告正確理解風險揭示的內容!蓖瑫r,“外匯資產能否‘保值升值’,是由外匯幣種權屬國家政府或國際金融市場的調節所決定,被告沒有資格作出此承諾”。 法院判決尚志支行存在虛假宣傳和欺詐行為,須向劉鋒返還本金6.8萬美元,賠償本金匯率損失人民幣37516元,投資收益損失4255美元。 目前,市場上不但有和Libor掛鉤的浮動理財產品,還有歐元對美元匯率、港股、農產品期貨等各種產品,銀行的營業大廳里隨處可見這些產品預期最高收益率12%、21%……的宣傳語。 “多數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沒有宣傳的那么高,很多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幻象’”。在對近900個理財產品進行綜合分析后,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結構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劍峰說。 他建議,應當公布這些產品的“預計的最低收益率”,還應效仿基金建立理財產品的評級機制。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