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高位震蕩下做好人生理財規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 16:43 南方日報
“死了都不賣,不給我翻倍不痛快;就算深套也不賣,不等到暴漲不痛快。”最近,這首《死了都不賣》的股民之歌可謂風靡大江南北。“十歲小學生炒股半年賺萬元”、“60歲老菜農炒股賺三輛車”……股市前所未有的“財富效應”,也讓不少股民把《死了都不賣》奉為真言秘訣。 但經歷了“5·30”之后的連續暴跌,股市在艱難地重回4000點之上后,始終在4300點這一敏感高位之下震蕩不止,再加之央行加息預期強烈,是“死了都不賣”還是“舍股票而取其他理財產品”,對眾多散戶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問題;股票?權證?基金?QDII?……面對眾多令人眼花繚亂的理財產品,究竟應該如何選擇,這也是一個問題。 但無論如何,我們應該看到,這輪大牛市,盡管現在已經走到一個高位敏感區,不過在這一過程中,百姓的理財意識正在被喚醒。“5·30”讓很多股民經受了一次痛徹心腑的風險教育,那么,除了股市,我們是否應該靜下心來,分析自身所處的人生理財周期,并配置一些與自身所處階段相吻合的理財產品和理財結構。 對此,本報記者采訪了中意人壽廣東分公司資深理財規劃師唐珺。他認為,在目前“全民皆股”的浪潮中,就連退休的老人都將畢生積攢的“養命錢”投入股市,實不可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人們對自身資產進行配置的時候,應考慮所處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特性,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對資產進行動態的配置,在資產配置的過程中做到“虎頭、豬肚、豹尾”。 隨著年齡的增大,高收益的資產在理財組合中的比例應該逐漸降低。對于年輕人來說,因為其理財目標多為長期性,可以采用“進取型”策略,將大部分資產配置在風險相對較高的理財方式上,如股票、股票型基金等,即“虎頭”;步入中年后,則應該采取“穩健型”策略,降低高風險理財方式的比例,把年輕進取投資累積的財富積淀下來,即“豬肚”;在即將退休時,就應該更加偏重資產的流動性和安全性,高風險理財方式的比例要更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保守的固定收益的理財方式,享受過往的財富積累,即“豹尾”。 本報記者 孫君成
【發表評論 】
|